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山东省北镇中学高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69时长分钟,满分分150150
一、现代文阅读(分)35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如果圣人为王,他的治道就叫做王道照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说,有两种治道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道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在这一点上,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后来的中国政治哲学家一贯坚持王霸的区别用现代的政治术语来说,民主政治就是王道,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自由结合;而法西斯政治就是霸道,因为它的统治是靠恐怖和暴力圣王的王道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这意味着他的国家一定要建立在殷实的经济基础上由于中国经常占压倒之势的是土地问题,所以据孟子看来,王道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于平均分配土地,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理想的土地制度,就是以“井田”著称的制度按照这个制度,每平方里土地分成九个方块,中央一块叫做,,公田,,,周围八块是八家的私田,八家合种公田,自种私田公田的产品交给政府,私田的产品各家自留O孟子进一步描绘这个制度说,各家在其私田中五亩宅基的周围,要种上桑树,这样,老年人就可以穿上丝绸了各家还要养鸡养猪,这样,老年人就有肉吃了这若做到了,则王道治下的每个人都可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不过仅仅是王道之“始”,因为它仅只是人民获得高度文化的经济基础还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人人受到一定的教育,懂得人伦的道理,只有这样,王道才算完成行这种王道,并不是与人性相反的事情,而恰恰是圣王发展他自己的“恻隐之心”的直接结果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思想中,“不忍人之心”与“恻隐之心”是一回事我们已经知道,照儒家所说,仁,只不过是恻隐之心的发展;恻隐之心又只有通过爱的实际行动来发展;而爱的实际行动又只不过是“善推其所为“,也就是行忠恕之道王道不是别的,只是圣王实行爱人、实行忠恕的结果孟子对宣王所说的一切,没有别的,就只是“善推其所为”,这正是行忠恕之道在这里我们看出,孟子如何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成为“外王”之道(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材料二孟子的政治哲学与孔子的政治哲学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孔子讲政治的中心学说是“政者,正也”,他的目的只要“正名”“正己”“正人”,以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的政治孟子生在孔子之后一百多年,受了杨墨两家的影响(凡攻击某派最力的人,便是受那派影响最大的人孟子攻杨墨最力,其实他受杨墨影响最大荀子攻击辩者,其实他得辩者的影响很大宋儒攻击佛家,其实若没有佛家,又哪有宋儒),故不但尊重个人,尊重百姓过于君主(这是老子、杨朱一派的影响有这种无形的影响,故孟子的性善论遂趋于极端,遂成“万物皆备于我”的个人主义)还要使百姓享受乐利(这是墨家的影响,孟子自不觉得)孟子论政治,不用孔子的“正”字,却用墨子的“利”字但他又不肯公然用“利”字,故用“仁政”两字他对当时的君主说道“你好色也不妨,好货也不妨,好田猎也不妨,好游玩也不妨,好音乐也不妨但是你好色时,须念国中有怨女旷夫;你好货时,须念国中穷人的饥寒;你出去打猎,作乐游玩时,须念国中的百姓有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痛苦总而言之,你须要能善推其所为,你须要行仁政”这是孟子政治学说的中心点这可不是孔子“正”字的政治哲学了若用西方政治学的名词,我们可说孔子的是“爸爸政策”;孟子的是“妈妈政策”爸爸政策要人正经规矩,要人有道德;妈妈政策要人快活安乐,要人享受幸福故孟子所说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牟”这一类“衣帛食肉”的政治,简直是妈妈的政治这是孔子、孟子不同之处(孔子有时也说富民,孟子有时也说格君心但这都不是他们最注意的)后人不知道这个区别代表一百多年儒家政治学说的进化,所以爸爸妈妈的分不清楚一面说仁民爱物,一面又只知道正心诚意这就是没有历史观念的大害了孟子的政治学说含有乐利主义的意味,这是万无可讳的但他同时又极力把义利两字分得很严他初见梁惠王,一开口便驳倒他的“利”字他见宋樱,也劝他莫用利”字来劝秦楚两国停战细看这两章,可见孟子所攻击的“利”字只是自私自利的利大概当时的君主官吏都是营私谋利的居多他所主张的“仁义”,只是最大多数的最大乐利所以孟子反对“利”的理由,还只是因为这种“利”究竟不是真利(摘编自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道与霸道是中国古代的两种治国之道,它们分别采用德行和暴力作为治国的策略B.孟子认为“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是因为实现王道还需要道德指示和教育C.孟子的思想不仅来源于孔子,而且还有受到其他学派思想的影响,比如杨墨、佛家D.孟子对君主的个人喜好没有进行道德评价,而是希望君主从个人感受出发施行仁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主张实行“井田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土地问题,让民众免受阶级压迫B.孟子认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君王只要用爱的实际行动去推广,就能实现王道C.胡适认为孟子在不知不觉中借用了墨家乐利的观点,在使用时,对“利”又有区分D胡适认为,不能区分孔孟之间的不同,就不能准确分清“仁民爱物”和“正心诚意”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孟子“乐利”观点的一项是()(3分)A.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孳此率兽而食人也!B.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C.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D.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4.冯友兰和胡适在引用《孟子•梁惠王上》中“五亩之宅”的材料时,有何不同?(4分)
5.冯友兰和胡适二人都对孔子和孟子的政治哲学进行了分析,请结合材料谈谈二人观点的异同,(6分)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卖白菜莫言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④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⑤“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搬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搬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它一直长得不旺,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⑥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我哭得真诚,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也没有再骂我,她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⑨“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拜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⑩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旗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⑫“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⑬“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⑭“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磅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抽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人终生难忘的声音说⑯“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⑰“娘,”我哭着说,“我……”⑱“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⑲X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即推出一组特写镜头,用母亲的神态、动作、眼神,把家境的贫困和母亲的愁苦含蓄地表达了出来B.文中详细地交代白菜的棵数变化,一方面是为了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另一方面表现了“我”因白菜可以卖钱以缓解贫困而高兴C.前文写“我”和母亲侍弄白菜,用大段文字写那棵最小的像和尚头的白菜,写出对劳动果实的珍爱,更为下文“我”对老太太的厌恶提供了情感缘由D.小说结尾写了母亲第一次流泪,这眼泪既是对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到位的感伤,也是对生活困苦的无奈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刻画,展现了“我”童年时的一段记忆,体现“我”深刻的反思
8.文章中对白菜的描写具有象征意义,白菜不仅是家庭经济的一部分,也是个人成长的隐喻C.文章运用了补叙,中间补述“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白菜来历,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D.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但通过对话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9.小说写“我”与老太太关于买卖白菜的对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0假设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你将以“我心中的小说”为题向同学们推荐莫言的《卖白菜》请结合文本,从这篇小说的主旨、选材、内容等角度写出你的推荐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分)35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日“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材料二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当令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Z\Z\y\Z\/\Z\Z\Z\Z\/XZ\Z\ZXZSZ\ZXZZ\/\Z\Z\/\/\Z\Z\ZKZ\/\ZSZ\/\Z\Z\/w/\Z\/SZKZ\/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庆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节选自《韩非子•有度》)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故A当今之时B能去私C曲就公法者D民安E而国治F能去私行G行公法者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部吏,是指古时候征收田赋的官吏战国时赵国设置,掌收租税B.因,指趁机,与《侍坐》中的“因之以饥僮”的“因”词义相同C比周,指结党营私;又指集结、联合在文中的意思就是结党营私D.“弊指被埋没,与“戍卒叫,函谷举”中的“举二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奢在收取租税的过程中,秉公执法,处决了平原君家族的九位具体管理者,这种行为符合韩非子“奉法者强”的标准B.赵奢和韩非都认识到法治强弱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但两人侧重不同,赵奢侧重制度执行,而韩非强调君王奉法治国的重要C.君主要以法治国,制定法律条文明确衡量标准,以此治理群臣百官;群臣权贵亦不能徇私枉法,损害国家利益D.忠臣没有罪过却遭难而死,他们就会设埋伏反抗;奸臣没有功劳却安然得利,他们就会争相进用这就是国家衰败危亡的根源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14.材料二中,韩非认为以法治国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其具体举措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5〜16题春夕崔涂
①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
②烟景有谁争?【注】
①崔涂是江南人,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②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官,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绘了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之景,点明了诗人春归时节身在异乡的境况,渲染出凄凉孤愁的气氛B.颈联诉说了思乡之苦,“动”“绝”两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的复杂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C.尾联运用了反问和用典的手法从暗用五湖典故来看,这里的“归”字,表达的就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D.这首诗感情真切,意境深婉,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自慰自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
16.颔联“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表达巧妙,历来为人称赞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两句,间接地勾勒了阿房宫的建筑走向
(2)在《师说》中,韩愈对比分析了童子和成年人对待从师的不同态度,然后用“,”两句,做了态度鲜明的总结评价
(3)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就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每到雨季,各种山鲜纷纷上市,云南人却对野生菌(A),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①,有二百五十多种,占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以上其中松茸、鸡板等为人熟知,但被称为“高山牛肝菌之王”的网盖牛肝菌却(B),因为它只在大山深处静静生长它之所以被称为“高山牛肝菌之王的原胤首先是因为它分布的区域海拔高,最高可达4300米以上目前已知它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西藏、湖北和台湾等地的云杉和冷杉林中其次,z\z\/w*\zv*\z\z,
②—,菌盖直径可超过30厘米,菌柄长可超20厘米,且外形醒目,菌盖表面呈网状,形似龟背不仅如此,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抱子也比同属的其他物种更大从形态上看,“大”已被网盖牛肝菌表现得(C),而这种“大”的特征,或许正是它适应高寒地区的完美表现研究发现该种分化时间较早,其演化可能同时受横断山脉的快速形成和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网盖牛肝菌是研究亚高山外生菌根真菌演化规律及中国大陆——台湾物种间断分布机理的理想材料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指升官,与《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字的意思相同B.刘兖州,称谓的一种,即称官地同样的称谓还有贾长沙、柳柳州、韩昌黎等C.学校,不同朝代称呼不同,夏代称“校殷商时代称“序周代称“庠先秦学校则有国学和乡学之分D.博士,古学官名,始于战国汉武帝时,《诗》《书》《礼》《乐》《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土
22.下列各选项中实词的解释有两处错误的选项是()(3分)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靠着)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威严)*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告)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触犯)A.\,
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侥幸)■
③召有司案图(书案)
④皆日秦贪,负其强(背负)
④相如夺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地)、♦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比较)
①舍相如广成传(宿舍)■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于是、就)
②相如奉璧奏秦王(上奏)c,
③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一定)
③臣等不肖,请辞去(才德、才华)
④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敬、喝)
④秦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送、送给)
23.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求人可使报秦者C.君何以知燕王
四、写作(60分))(3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是又在六国之下矣料一《老子•第六十三章》认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强调细的重要B.以勇气闻于诸侯础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材料二性《鸿门宴》中,刘邦不争一时之短长,从全局考虑,鸿门赴宴,奠定了楚汉之争胜利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