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北京市大峪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232024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自其形成以来便持续遭受着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各种扰动这些扰动不仅包括能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还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传播、交通或通讯系统瘫痪等重大人为灾难这些扰动因素不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无法完全避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2002年,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将“韧性”的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有关韧性城市(又译作“弹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便应运而生通常认为,韧性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做好应对、吸收、化解重大突发性风险的准备;有效减少灾害发生时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效维持城市系统基本运转;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韧性城市理念主张以“预防—减缓一适应”的态度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强调接受挑战,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突发灾害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比如,为提升城市应对雨洪的“水弹性”,我国部分城市自2014年开始进入“海绵城市”试点,即对城市排水和集水系统升级改造,铺设渗水路面,增加市区水景和绿地的面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在下雨时能够渗水、蓄水、净水,同时又可实现蓄积雨洪的再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仅仅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还应当从更高层面的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各种突发风险的思路(取材于孙浩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城市突发扰动因素的一项是()•••A.供电系统严重受损B.持续暴雨市区内涝C.网络故障通讯中断D.建桥修路车辆绕行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韧性城市”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由于重大突发风险无法完全避免因而有必要开展韧性城市研究B.有关韧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C.建设韧性城市的目的是消除各种突发灾害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D.提升城市吸水性和蓄积水再利用能力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材料二建设韧性城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还应注重从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增强学习能力,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提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机遇的转化能力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了美国,灾后重建工作组为受灾地区的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69项建议,其中包括升级改造电网、重新规划燃料供应链、加强无线网络建设、提高防洪建筑标准等诸多方面韧性城市建设,在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2013年,洛克菲洛基金会启动了“全球100韧性城市”项目不过,由于每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方面差异显著,这就决定了很难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建立统一的发展模板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从工程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等维度制定不同的韧性发展策略在日本,地震频发的神户市将逃生避险功能纳入街道和公园的工程建设,将水、电供应系统从大型中央化改为小型社区化,用以分散风险从而强化社区的工程韧性;还通过引入年轻人群、举行防灾演习等方式,提升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社会韧性而位处中国西部干燥多风地区的银川市,则通过湖泊湿地保护、小微公园打造、城市绿化廊道建设,以及在城市周围大面积种植耐旱沙生植物用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极大提升了城市自身的生态韧性(取材于梁宏飞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韧性城市建设应从以往的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B.灾后韧性城市建设应当以增强经济韧性为中心C.地震频发城市应注重提升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D.干旱多风沙的城市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生态韧性
4.围绕“韧性城市建设”,以上二则材料中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出发,各有什么侧重?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平山在丰陵之北三里,今杭郡守杨君温甫蚤岁尝读书其下丰人之举进士者,自温甫之父佥宪公始,而温甫承之温甫既贵,建以为书院日“使吾乡之秀与吾杨氏之子弟诵读其间,翘翘焉相继而兴,必■无亡吾先君之泽”于是其乡多文土,而温甫之子晋,复学成有器识,将绍温甫而起,益书院为有力焉温甫始为秋官郎,予时实为僚佐,相怀甚得也温甫时时为予言平山之胜,耸秀奇特,比于峨嵋*望之严厉壁削,若无所容,而其上乃宽衍平博,有老氏宫焉殿阁魁桀伟丽,闻于天下;俯览大江,烟云奋霭;暇辄从朋侪往游,其间鸣湍绝壑,拂云千仞之木,阴翳亏蔽书院当其麓,其高可以眺,其邃可以隐,其芳可以采,其清可以濯,其幽可以栖吾因而望之以‘含远’之楼,蛰之以‘寒香’之坞,揭之以‘秋芳之亭,澄之以‘洗月’之池,息之以栖云’之窝四时交变,风雪晦暝之朝,花月澄芬之夕,光景超忽,千态万状而吾诵读于其间,盖冥然与世相忘;若将终身焉,而不知其他也今吾汩没于簿书案犊,思平山之胜,而庶几梦寐焉,何可得耶!既而某以病告归阳明,温甫寻亦出守杭郡钱塘波涛之汹怪,西湖山水之秀丽,天下之言名胜者无过焉噫!温甫之居是地,当无憾于平山耳矣今年与温甫相见于杭,而叠亶⑴于平山者犹昔也吁,亦异矣!岂其沉溺于兹山,果有不能忘情也哉?温甫好学不倦,其为文章,追古人而并之方其读书于平山也,优游自得,固将发为事业以显于世及其施诸政事,沛然有余矣,则又益思致力于问学,而其间又自有不暇者,则其眷恋于兹山也,有以哉!温甫既已成己,则不能忘于成物,而建为书院以倡其乡人处行义之时,则不能忘其隐居之地,而拳拳于求其志者无穷已也古人有言“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二温甫其仁且知者欤!又日“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温甫殆其人也,非欤?温甫属予记,予未尝一至平山,而平山岩岩之气象,斩然壁立而不可犯者,固可想而知其不异于温甫之为人也以温甫之语予者记之(取材于王守仁《平山书院记》)注释【1】叠(wei)蹙谈论动人,不知疲倦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温甫既贵贵显贵B.将绍温甫而起绍继承C.风雪晦暝之朝晦月末D.而建为书院以倡其乡人倡激励*A.温甫之居是地不知老之将至■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隐居以求其志*C.温甫时时为予言引以为流觞曲水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无亡吾先君之泽从而不丢弃我们先辈的恩泽B望之严厉壁削平山看上去悬崖峭壁,势如刀削C.吾因而望之以“含远”之楼我于是能够在“含远”楼远望D.予未尝一至平山我不止一次到过平山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家三代人读M成名,他们的成功都有赖于平山书院的荫庇
8.平山自然人文之美兼具,在此间读书可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C.在作者看来,钱塘和西湖之美当可慰藉杨温甫对平山的思念D.作者在文末借写平山巍峨的气象,表达对杨温甫为人的赞美
9.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今吾汩没于簿书案牍,思平山之胜,而庶几梦寐焉,何可得耶!
10.第三段画线句“温甫其仁且知者欤”是作者对杨温甫的评价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这样评价的依据
三、名著阅读(10分)
(一)(5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②子日“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
③子贡日“有美玉于斯,温棱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日“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
11.解释加点词“谷”
12.结合上面的材料,概述孔子对出仕的看法
(二)(5分)
1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三染法”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这里所说的“三染法”,是指先对人物进行定基调式的介绍与描写;后随情节的展开,不断对人物形象加以充实,从而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请从下列《红楼梦》中的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三染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一)(12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醉中作行草数纸S陆游还家痛饮洗尘土,醉帖淋漓寄豪举石池墨沉如海宽,玄云下垂黑蛟舞太阴鬼神挟风雨,夜半马陵【2】飞万弩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钗股【3】丈夫本意陋千古,残虏何足膏砧斧驿书驰报儿单于卬,直用毛锥惊杀汝注释
[1]65岁的陆游多次上疏力主北伐,却因言论“不合时宜”被削职罢官,返乡后作此诗【2】马陵地名,齐将孙膑曾在此设伏,射杀魏军,魏将庞涓兵败而死【3】折钗股一种书法中的转折笔法,圆润且有力【4】儿单于此处指新即位的金章宗
1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池”二句多用比喻,其中“黑蛟舞”表现了草书之形与势,极具力量和动感B.“太阴”句气氛沉郁,“夜半”句作者自比庞涓,表达了英雄末路的遗憾和悲凉C.“堂堂”句写笔阵自天而下,语意与“玄云”“风雨”“万弩”相承,气势连贯D.“陋”意为轻视,“丈夫”句表达了作者自视无人能比的气概,为后面三句蓄势
15.陆游钟情草书,也留下了大量关于草书的诗作下列陆游诗中,其创作草书的意态与本诗不一致的是()A.手挹冻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飞B.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D.有时寓意笔砚间,跌宕奔腾作诙诡
16.请结合全诗,分析“醉帖淋漓寄豪举”一句有何意蕴
(二)(13分)
17.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乌鸟私情,(李密《陈情表》)o
(3),万籁有声(归有光《项脊轩志》)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5),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7),秋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8)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
(9),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10),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11)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o
(12)盘飨市远无兼味,(杜甫《客至》)
(13)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o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寻声楚吟缓缓归
①听见一声“到了”,应声望去,种归就到了这句话猛然唤醒了我那场处心积虑的返回,将将抵••••达路上,我一直在深究的,正是“神归”这个地名“稗”,《广韵》中称“千亿”“归”,即返回,扩展为反观、反思所谓“种归”,便是万千人生的返回、反观与反思
②屈原必深谙于此,他的一生是对“返回”最好的注释,而导引这一切的就是诗屈原本质上先是个诗人,以文辞与辩才名世,“诗”与“策”,是他生命的两翼他曾极力以他的“策”去报效他的国,可惜君王既不懂他的“诗”,也无视他的“策”当“策”的翅膀被折断,便只能返回去做他的诗人
③我要赶回去过神归的端午节,参加乐平里的三闾骚坛诗会,向屈原故里、中国文脉源头致意我到的那天,是端午前一天我不敢确认,迁址重建的稗归新城,屈原和无数归人是否找得到这些年,我在异域他乡身心俱疲,每时每刻都在渴望着归去如果“返回”“归”是种归的一大属性,漂泊与流浪,则是种归的又一大属性没有远离、漂泊与流浪,何来“返回”与“归”?
④多年前的一个端午,我去过老种归那年的端午诗会是在一个幽暗的礼堂进行轮到我上台时,浑身都在哆嗦“近乡情更怯”,紧张,突然意识到了那个时刻的庄严诗是稗归的骨与血只有那时,你才会真切地想起你面对的,是中国最古老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直颠沛流离于江河湖海的诗人在他••••身后,世界迷失了方向,至今还在迷失着,我们都在流浪汉唐以降,诗早成了仕途进阶攀附的云梯,诗的价值断崖式跌落人沦为徒具肉身的躯壳,灵魂无家可归比如我,多年漂泊异乡,以为浪迹天涯阅尽春秋有无尽豪迈,其实无非是一种极致的自我迷失,潇洒中隐藏着的唯有深切的孤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与屈原一样,一直处于无尽的流放与漂泊之中……
⑤翌日清晨我醒得早,沿乐平里盘山小道爬上去,来到屈原庙前奉上三炷香转身一望,唯见云山苍茫只有在乐平里,才能感受到屈原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整整走过一部中国文明史说屈原只知忠君报国的论者,他们忘了屈原终其一生都是个追寻真善美的诗人在他那里,美政与美人同为一体,二者不过是“美”的不同形态他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美”为终极目标的歌者以为他只是为自己被黜而痛苦,透露的只是论者自身的狭隘与浅薄美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她高踞于山河之上,与日月同光
⑥祭奠屈子的招魂仪式即将开始在高高的屈原庙脚下,一张普通条桌,铺上一幅深红色绒烽凝眸处,“三闾骚坛”四个稚拙可亲的隶书字,让整个乐平里顿有千钧之重条桌上,供着显见是出于民间手笔的灵牌“楚三闾大夫屈原之魂魄位”,两边“清烈千秋师”“忠贞万古存”两行小字,点点滴滴都是淋漓的民心烛灯、香炉、酒盅、点心一溜排开,轻烟缭绕,人世静穆纸扎的引魂幡以它素雅的清白,••在屈原庙前陡峭沉郁的深色背景里,时而低垂,时而轻场由一面鼓、两面锣、一副大钺组成的乐队,四个乡人,把阵阵锣鼓敲打得叫人热血盈沸三个吟诵招魂诗的乡人开始了吟唱那是始自屈原的道地楚吟,来自大地,悲悯悠扬,深切跌宕,上天入地,忧而不伤置身在那样的气氛里,异样的肃穆让人既振奋充盈,又虚脱无力屈原若魂魄来归,必可听见乡党的声声呼唤
⑦招魂之要义不在召回肉身,而在以吟唱呼唤、重现他的诗意诗,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唱”紧紧相连三闾骚坛的诗人,一代代地读诗写诗唱诗,那既是为怀念屈原,也是他们自身生命的需要来自俗世的吟唱者们,肉身沉重,尘埃满身,没有翅膀,无法飞翔,只好以吟唱代替飞翔他们的吟诵,率真的粗砺一如裸露的山野,无饰的挚拙恰似未耕的田园,有无名山花之清纯,有在山之水的凛冽••
⑧坐在身边的朋友悄悄问我,能不能也朗诵一首自己的诗作久不为诗,我只在去乐平里的路上,用记下过一些思绪头天在县城吃过的粽子状若小喇叭,凝视良久,总以为它在吹奏什么,讲诉什么解开紧紧缠裹着粽子的道道绳索,一如解开屈原身上的左徒官服,方可见屈原作为一个大地诗人的真身,向世界奉献他几经煎煮早已熟透的椽糯之心,顿时诗意汹涌,蜜汁涟漪流溢,九州为之庆幸不如此,我们将痛失《九歌》《天问》,失去那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乐平里的乡亲、农人,则在千年之后,继续为大地招魂,为诗意招魂,为生命招魂
⑨骚坛诗会朗诵间隙,我与从台上走下来的乡亲悄声聊天,问他们的写作,他们的吟唱刚才参与招魂吟唱的三位乡人,没有一个职业诗人在乐平里,在稗归,诗性的日子已成常态,诗,伴随着他们的日常,伴随着他们的油盐柴米欢乐悲辛⑩离开种归的路上,我记述下看见过、思索过的一切,一首仿楚辞的习作适时而生三十五年辗转,我终于在聆听了那场楚吟后,完成了身与心的同时返回,肉与灵的共同抵达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场处心积虑的返回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探寻B.颠沛流离于江河湖海的诗人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谋生C点点滴滴都是淋漓的民心淋漓饱含深情的(取材于汤世杰的同名散文)D.率真的粗砺一如裸露的山野粗砺未经打磨的质朴••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对“桃归”地名含义的阐释,既有文化意味,又为后文做了铺垫B.第
③段结尾说,正是有了漂泊和远离,才有了“返回”与“归”,颇富哲理C.第
④段“近乡情更怯”写出作者久别家乡,回来时已无家可归复杂心情D.第
⑧段用“粽子”作比喻,表达了对还原屈原诗人本真的思索,耐人寻味
20.本文题目“寻声楚吟缓缓归”意蕴丰富“楚吟”包含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阐释
21.作者参加祭奠屈原的“三闾骚坛诗会”,在庄重的仪式中获得了情感共鸣和心灵感悟举行仪式的特殊时间地点、具有象征意义的会场布置细节、震撼人心的仪式流程,给作者带来强烈的触动和深刻的思考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通过郑重的仪式来寄托情感、昭示意义、宣扬理念、洗礼心灵的例子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仪式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仪式场景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7分)
22.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①2022年10月1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由此,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北京中轴线”)申报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了冲刺阶段
②“北京中轴线”是并然有序、气势恢宏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③它全长
7.8公里,北起鼓楼钟楼,南到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
④古代皇家建筑、居中历史道路和现代公共建筑等是其主要构成部分
⑤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让北京具有了独有的壮美秩序
⑥它是北京的脊梁和灵魂,是北京的空间之轴,更是文化之轴
⑦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⑧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标志性成果,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①句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B.
⑥句中的“空间”和“文化”应互换位置C.
⑦句中的“是字不能删去D.
⑧句中的“法治”不可以用“法制”替换
(2)根据画线处的内容,用一句话给“北京中轴线”下定义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二)
2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义愤填鹰养麦青青(jl)*会稽吮吸(yhn)••逮奉圣朝(dai)B.更相为命笙萧伶傅(pin)C.偃仰啸歌趣舍万殊(qu)••■先妣凌侮(WU)垣墙周庭(huan)••D.有所希翼*叱骂长篙(hlo)••
七、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4.微写作近日,北京举办首届“全民晒书节”活动,书友可以带自己的藏书来展示,可以分享阅读心得,还可以用旧书交换图书、鲜花、咖啡等请你为此活动写一段宣传语要求语言简练得体,有吸引力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25.微写作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词汇量匮乏、内容干瘪有人把这种现象归咎于网络的发展,也有人认为这是阅读太少造成的……请你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26.微写作请以“绿树长到了我的窗前”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题目自拟,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将所选题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7.根据要求写作“各就各位”,是运动场上最响亮的口令,它提醒运动员到各自位置上,比赛即将开始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各就各位”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28.完成下列作文演讲精彩、成绩优异、行为动人……往往能收获掌声;但有些时候,掌声会意外地响起请以“意外掌声”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答题卡上不透露学校及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