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3.10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题L科目班级课时计划课时教师单位
一、教材分析
3.10秦末农民大起义”是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农民起义的原因、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等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提图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通过分析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原因,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释能力;通过讨论陈胜、吴广等历史人物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通过考察农民起义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学习了秦朝的历史背景,包括秦始皇的统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他们可能也已经了解了些关于秦朝的法律和政策,如焚书坑儒和严酷的法律制度此外,学生可能对之前学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如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和过程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根据对学生的了解,他们对历史故事和人物可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那些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人物学生可能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可能对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还需进一步引导他们的学习能力因个体而异,有的可能擅长记忆,有的可能擅长理解和应用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听讲解,有的可能喜欢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和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感到困惑他们可能难以理解秦始皇统治下的秦朝为何会迅速崩溃,以及农民起义如何成为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此外,学生可能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不足,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讨论陈胜、吴广等历史人物时,学生可能需要进一步培养批判性思维,区分史实和观点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白板、教学挂图、历史书籍、文具等
2.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在线学习平台,用于上传教学材料和作业,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
3.信息化资源历史纪录片、图片、音频资料、网络文章等,用于辅助教学和提供额外学习材料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引导、案例分析、课堂提问、小组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故事在开始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关于秦朝的历史知识?谁能告诉我秦始皇是如何统一六国的?又是如何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文内容探究(15分钟)“好的,同学们已经回忆起了秦朝的历史背景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看第
3.10节的内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3)农民起义对秦朝的影响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探究秦朝暴政的表现、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3.分组讨论(10分钟)“请同学们按照小组座位,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是
(1)你们认为秦朝的暴政是导致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吗?如果不是,那么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起义?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从这场起义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小组代表发言(5分钟)“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发言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给予学生展示讨论成果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5.总结与反思(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场起义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哪些历史教训?”(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以下课后作业
(1)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3)农民起义对秦朝的影响有哪些?请同学们在作业中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知识点梳理
1.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焚书坑儒事件-严酷的法律制度-徭役和赋税的沉重负担
2.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起义的直接原因雨天不能按时完成征召任务-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3.农民起义的过程-陈胜、吴广在大梁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抗力量-起义军攻占咸阳,秦二世投降
4.农民起义的影响-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结束了短暂的秦朝历史-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奠定了基础-农民起义的英勇斗争精神,鼓舞了后世的人民反抗压迫
5.历史教训-统治者应该爱惜民力,减轻民众的负担-人民应该勇于反抗压迫,争取自己的权益-社会应该倡导和平、仁爱的价值观,避免暴政和暴力
6.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展示了农民阶级的斗争精神和力量-为后来的农民起义和民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七、重点题型整理
1.简答题题型示例请简述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秦朝的暴政表现在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焚书坑儒事件、严酷的法律制度和徭役赋税的沉重负担等方面
2.论述题题型示例请论述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和原因答案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是秦朝的暴政和人民的反抗情绪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雨天不能按时完成征召任务,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3.分析题题型示例请分析农民起义对秦朝的影响答案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结束了短暂的秦朝历史,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奠定了基础同时,农民起义的英勇斗争精神鼓舞了后世的人民反抗压迫
4.比较题题型示例请比较秦朝的暴政和隋朝的暴政的异同答案秦朝和隋朝的暴政都表现在中央集权制度、严酷的法律制度和徭役赋税的沉重负担等方面不同之处在于,秦朝的暴政还包括了焚书坑儒事件,而隋朝的暴政则包括了过度征战和修建大型工程等
5.应用题题型示例请根据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提出一条对现实生活的启示答案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在于展示了农民阶级的斗争精神和力量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是,我们应该勇于反抗压迫,争取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应该倡导和平、仁爱的价值观,避免暴政和暴力
八、教学评价与反馈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讨论中能够较好地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农民起义的背景和原因代表发言的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小组的观点,并提出有深度的见解
3.随堂测试随堂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关于秦朝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原因和影响的问题但仍有少数学生在区分秦朝和隋朝暴政的异同方面存在困难
4.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对秦朝暴政和农民起义的影响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作业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方面的表现,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予以表扬,鼓励其继续保持;对于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提出改进建议,指导其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九.内容逻辑关系-重点知识点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焚书坑儒事件、严酷的法律制度和徭役赋税的沉重负担-重点词中央集权、焚书坑儒、严酷、徭役、赋税-重点句秦始皇通过中央集权制度,强化了皇权,实行了严酷的法律制度,使得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和原因-重点知识点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重点词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反抗情绪-重点句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雨天不能按时完成征召任务,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3.农民起义的过程和影响-重点知识点起义的过程和影响-重点词起义过程、影响-重点句陈胜、吴广在大梁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抗力量,最终攻占咸阳,秦二世投降
4.历史教训和意义-重点知识点历史教训和意义-重点词历史教训、意义-重点句农民起义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爱惜民力,减轻民众的负担;其意义在于展示了农民阶级的斗争精神和力量,鼓舞了后世的人民反抗压迫
5.板书设计-秦朝暴政中央集权、焚书坑儒、严酷法律、徭役赋税-陈胜、吴广起义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反抗情绪-起义过程大梁起义、各地响应、攻占咸阳、秦二世投降-影响和意义历史教训、斗争精神、鼓舞后世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通过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秦朝暴政、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其影响和意义等关键知识点十.反思改进措施-特色与创新
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历史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
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二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在参与讨论时不够积极,可能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部分学生在理解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和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时存在困难,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3.部分学生在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上有所欠缺,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三)改进措施
1.设计更多有趣的案例,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讲解秦朝暴政和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时;采用更多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在课堂上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史料解读和分析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