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课时达标
(四十九)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贪婪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德国外长皮洛夫(1897年12月)材料二西部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一些知识分子呼吁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联邦国家,联合对付外敌的侵略和殖民压迫由于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当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联合斯拉夫人、摆脱异族统治和建立斯拉夫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政治经济独立并且国际地位处于上升阶段的俄国身上,从而为沙皇政府宣扬和利用泛斯拉夫主义创造了条件……1867年在莫斯科召开了首届斯拉夫人代表大会,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出席大会的开幕式,会议上俄罗斯的学者和政客们大谈“没有俄国,斯拉夫民族不会得救”“俄语是斯拉夫统一的手段和基础”—张建华《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奥结盟的原因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解析
(1)根据材料一“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得出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力图夺取更多的殖民她或势力范围,夺取地区乃至世界霸权,再结合所学知识,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巴尔干激烈争夺,而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推动两国结盟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民族主义思潮使巴尔干她区成为“欧洲火药桶”,奥、俄在巴尔干激烈争夺;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导致了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答案
(1)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巴尔干的激烈争夺
(2)一战前夕,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民族主义思潮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导致了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8月13日签署《大西洋宪章》8月14日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民主的重建和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同年9月,苏联等国表示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材料二“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法案在1941年1月11日生效,为第1776号案,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在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已在1940年透过与英国达成的基地租用协议,向英国及加拿大提供驱逐舰,以换取使用英国在西半球的基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对当时世界局势走向所造成的影响2《大西洋宪章》和“租借法案”都发表在美国参加二战前夕,为什么不愿卷入战争的美国在道义和物质上不遗余力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答案1美国和英国共同发表的《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不仅有利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战后的和平重建;美国对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加速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美国在反法西斯过程中攫取的一系列权益,有利于美国战后取得世界的领导地位2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在二战中必然选择站在民主国家的立场;美国在支援反法西斯国家过程中可乘机攫取国家利益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1999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次数基本情况如下表:时段分布情况常任理事国分布情况合领域苏联俄罗1945〜1990〜中计19891999斯美国国英国法国和平解决争端与国1749646633218183内冲突会员国的加入59051620059其他47131120194660—黄海莉、门洪华《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材料二作为台湾当局的“邦交国”危地马拉自1993年开始,每年度在联合国与他国一起签署有关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在中国政府多次敦促和警告之下,危政府没有改变态度1997年1月10日,在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此后,经过双方多次协商,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1998年1月20日,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美国《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开始采取积极反对的立场”——赵磊《建构和平——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1否决权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概括1945〜1999年否决权行使情况的主要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对危地马拉决议否决权的行使解析1第一小问联系国际联盟的缺陷、二战的影响等史实归纳联合国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第二小问观察材料一表格的数据,可以发现1945〜1999年否决权行使以和平解决争端与国内冲突问题为主;苏联和美国投否决票最多,中国最少;冷战结束后否决权行使次数减少;英法常追随美国2由于危地马拉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在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随后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可以从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的角度对这一事件作出评述答案1背景总结国联失败的教训;二战改变了大国的力量对比;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特点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问题为主;苏联和美国投否决票最多,中国最少;冷战时期否决权使用次数远远大于冷战结束后;英、法与美国步调常常一致2中国行使否决权既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又尊重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宗旨;中国行使否决权体现了原则性与策略性相结合;中国慎用否决权,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和平运动从广岛、长崎起步,站在原子弹被害立场上的反战是战后和平运动的出发点1964年,美军空袭越南世界各国开展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日本没有出现大规模民众运动1965年3月,一些经历过二战的知识分子组建“越平联”即“越南和平联合会”,并在各地建立分支组织他们把6月9日作为统一行动日,发动全日本200多个地区的市民一起走上街头,抗议美国对越南轰炸,仅东京一地就有10万人参加8月,“越平联”邀请国家政要、社会贤达就越南问题进行彻夜讨论,东京多数电视台同时进行转播,引发日本全社会上下集体思考战争问题“越平联”领导人小田实经常向反战民众提出问题“难道不是日本给空袭越南的美军飞机提供基地么?难道这不是我们加害的责任吗?”领导人鹤见俊辅还提出“国家的原罪”概念他们由此进一步引导人们对曾经发生的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的情况进行思考90年代后,日本和平团体积极支援战争被害国民的战后补偿索赔运动——摘编自步平《跨越战后日木的战争责任认识》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日本和平运动的主要变化2根据材料,简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1依据材料中“站在原子弹被害立场上的反战是战后和平运动的出发点”“难道这不是我们加害的责任吗”归纳出立场从“被害”向“加害”转变;从“仅东京一地就有10万人参加”归纳出“规模大”;从“发动全日本200多个地区的市民一起走上街头,抗议美国对越南轰炸”归纳出“和平运动开始与国际反战运动相结合”;依据“引导人们对曾经发生的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的情况进行思考”概括出“引导民众开始反思本国侵略历史”⑵依据材料中“知识分子组建‘越平联(即越南和平联合会),并在各地建立分支组织归纳出“‘越平联的组织与推动”;从“国家政要、社会贤达就越南问题进行彻夜讨论”归纳出“日本社会精英阶层的积极参与”;依据材料“东京多数电视台同时进行转播”说明“新闻媒体的推动;依据‘越平联领导人小田实经常向反战民众提出问题”归纳出“国际反战运动的影响”答案
(1)变化立场从“被害”向“加害”转变;更有组织,规模更大;和平运动开始与国际反战运动相结合;引导民众开始反思本国侵略历史,影响深远
(2)原因“越平联”的组织与推动;日本社会精英阶层的积极参与;新闻媒体的推动;国际反战运动的影响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意志帝国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歌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引自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1890年7月1日)材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制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引自本哈第将军著《我们的前途》(1911年4月)材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入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引自《泰晤士报》(1911年7月14H)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说明英国对德关系发生的变化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中,英国对德关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认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木质特点?解析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可知,英德两国关系的变化即英国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材料二中文字“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制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说明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地位,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联系德国统一后的史实可以直接归纳出原因
(2)从材料三中的文字内容可以看出英国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是在利用法国制衡劲敌德国;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内容从中提炼出有关帝国主义国家关系的实质和变化的规律特征即可答案
(1)变化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问题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地位,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原因德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超过英法,对外扩张的野心急剧增强
(2)实质表面维护法国殖民地,实际上是勾结法国抵制劲敌德国,以维护其既得利益及殖民霸主地位本质特点错综复杂,既互相争夺,又相互勾结利用的关系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以本国资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
6.下表是《凡尔赛和约》和波茨坦协议比较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接受战争罪责条款,波茨坦协议则无此要求赔偿割地裁军《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以现金作赔偿,波茨坦协议则要求德国工业设施作赔偿波茨坦协议规定将德国分成四个占领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德国来说,《凡尔赛和约》与波茨坦协议哪一个更为苛刻?为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凡尔赛和约》及波茨坦协议,哪一个在防止德国再次发动战争及维护世界和平上更为有效?为什么?解析
(1)选择一种情况说明即可,选择《凡尔赛和约》的可以从条约要求“德国承担战争罪责,赔偿巨款”的角度说明;选择波茨坦协议可以从“德国被分区占领,主权受到侵害”的角度说明
(2)第一小问结合题干中“防止德国再次发动战争及维护世界和平”的问法可知是波茨坦协议更为有效;第二小问从“《凡尔赛和约》促进德国民族主义兴起,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波茨坦协议根治了法西斯主义基础”的角度说明原因答案
(1)示例一《凡尔赛和约》更苛刻德国要承担战争罪责,赔偿巨款示例二波茨坦协议更苛刻德国被美、苏、英、法四国占领,主权受到侵害
(2)有效波茨坦协议更为有效原因因为《凡尔赛和约》令德国人感到受辱,为希特勒上台铺设了道路,从而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波茨坦协议根治了法西斯主义基础,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并进行严密监督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伴随克林顿先生的论调,西方世界响起了一片“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人道主义干涉有理”的鼓噪有人甚至把科索沃战争吹捧为一场外交“革命”这可能是第一场不以国家利益为名,而以道义和价值观为名所发动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因此被树立为“新干涉主义”的典范北约的“战略新概念”为执行“新干涉主义”使命做好了准备北约将成为捍卫“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的政治军事组织,它的军事行动将扩大到成员国范围之外美国还大肆宣扬它在科索沃打了一场“零伤亡”战争,不损一兵一卒实际上,北约凭借技术优势,在科索沃打了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为了躲避炮火,北约的飞机从不敢低于1万英尺高度飞行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南联盟军队的损失;另一方面却能把难民车队和中国大使馆当成目标此外,还给公众制造一种错误印象,以为美国有能力“零伤亡”地取得胜利今后美国决策者面对公众的高期望值,恐怕反而不敢贸然动武——《科索沃战争周年之际再论“新干涉主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索沃战争“零伤亡”的理解解析
(1)依据材料中“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人道主义干涉有理”等信息可以得出是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向南联盟发动的战争;依据材料“北约将成为捍卫‘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的政治军事组织,它的军事行动将扩大到成员国范围之外”信息可以得出这是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
(2)依据材料中“不损一兵一卒”“凭借技术优势”等信息可以得出北约军队凭借高科技装备,使自己尽量避免伤亡;依据材料“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南联盟军队的损失;另一方面却能把难民车队和中国大使馆当成目标”信息可以得出空袭的误差却给许多无辜平民带来伤亡答案
(1)特点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向南联盟发动的战争这是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
(2)理解北约军队凭借高科技装备,使自己尽量避免伤亡;但是空袭的误差却给许多无辜平民带来伤亡(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