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四、文言文阅读盲点排查与考向预测
(一)盲点排查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日“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辞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亲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近,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阙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日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黄重在农且三里叁人有熊则至三^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节选自《墨子・尚贤上》)材料二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节选自《韩非子•有度》)
1.(文言断句)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故古者国圣王闻之为政©列德回而尚贤国虽在农国与工肆之人回有能回则举之
2.(文化常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墨子”,前一个“子”指先生、老师;后一个“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B.“射御”,为古代六种技艺中的两种,另外的四艺指礼、乐、书、易C.“社稷”常代指国家或朝廷“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D.“仇法”是指依法办事,“仇”意为“校对,以……核对”
3.(文言词语)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同“避”,与《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中的“辟”用法相同B.“鄙”,指边邑,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鄙”用法不同C.“务”,从事,致力于,与《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中的“务”词义相同D.伏”,潜伏,隐退,与《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中的“伏”词义不同
4.(文意概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从王公大人“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的为政愿望与现实国情不相符谈起,引出观点B.墨子以上行下效为起点,以不同人的反应为线索,反复究诘,不厌其烦,使“举义”的观点无可辩驳C.墨子的尚贤,要求不避富贵贫贱、亲疏远近,这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可见墨子思想高远宏达D.韩非子说理冷峻深刻,在对比中指出君主根据声誉和朋党关系提拔任用人才会直接导致国家走向灭亡
5.(文言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考向预测练预测点呼应教材,重视试题与教材的显性关联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事有可以过者,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则胡可以过?此贤主之所重,惑主之所轻・••••••••••••••••••••••也所轻,国恶得不危?身恶得不困?危困之道,身死国亡,在于不先知化也吴王夫差是•••也子胥非不先知化也,谏而不听,故吴为丘墟,祸及阖庐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夫吴、越之势不两立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狷,虽胜之,其后患无央”太宰豁曰“不可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者,齐、晋也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J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豁之谋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夫差不听子胥两袪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子胥将死,曰“吾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入吴也?”乃自杀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ZSZ\Z\Z\Z\ZKZ\Z\Z抉其目著之东门,曰“女胡视越人之人我也?”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螟以1••冒面而死(节选自《吕氏春秋•知化》)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惑主之所轻也”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惑”字含义相同B.”国恶得不危”与“较秦之所得”(《六国论》)两句中的“得”字含义不同C.“不苦其已也”与“去日苦多”(《短歌行》)两句中的“苦”字含义不同D.“女胡视越人之人我也”与“女也不爽”(《氓》)两句中的“女”字含义不同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夫差因兴师回伐齐©战于回艾陵回大败国齐师同反而回诛国子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吴王夫差伐齐的问题上,伍子胥认为齐、吴两国风俗、语言有别,伐齐对吴没有益处,且齐国对吴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所以伍子胥极力反对B.伍子胥认为吴、越两国疆土毗邻,风俗相同,彼此互为心疾,吴伐越就可称霸中原,放弃伐越,则后患无穷夫差拒绝伍子胥的建议,后来被灭国C.太宰豁认为齐、晋两国是吴国称霸中原的阻碍,他以伐齐胜利就能一举两得、降服齐晋、称霸中原为愿景劝说吴王夫差,让夫差对齐宣战D.伍子胥在将死时表示想留下一只眼睛看着越军入吴,伍子胥死后,夫差就把伍子胥的尸体投到江中冲走,把伍子胥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国都的东门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有可以过者,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则胡可以过?译文
6.“事有可以过者,有不可以过者”吴王夫差“过”在何处?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具体事件答预测点文本互织,重视文言文复合性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材料二上念山林川泽,皆与民共,命自居庸以东,与天寿山相接,禁樵采,余俱弛禁工部奏修军器,请征布漆于民上命给钞市之上曰“古者土赋,随地所产,不强其所无••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不究物产,概下郡县征之小民鸠敛金币,博易输纳,而吏胥因以为奸其一切禁止”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进户部尚书郭资太子太师,命致仕蹇义、夏原吉言其偏执妨事,且多病上问杨士奇,对日“资强毅能守廉,人不得干以私但性偏执,甚至沮格恩泽,不得下究”上问其故对曰“诏书数下蠲免灾伤租税,不听开除,必令有司依额征纳,此其过之大者”上颔之青州民刘中等奏“自永乐中岁歉,流徙畿南枣强县凡二百余户,居二十年,已成家业今有司遣还山东,乞附籍枣强”上谓夏原吉日“彼此皆吾土,但得民安即已唐宇文融括流民,过期不首者谪边州县承风劳扰百姓逃窜尔其申饬有司以此为戒”上御文华殿,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日“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车驾巡边,发京师,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帅师从驻阵虹桥,谕诸将日“朕深居九重,岂不自逸,但朝夕思念保民,故有此行今渡河道路所经,皆水潦之后,秋田无获,朕甚悯焉其将士有扰民者,杀无赦!”(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州县承风因劳扰回百姓©逃窜回尔国其申饬国有司回以此间为戒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指给予,与《六国论》中“与嬴而不助五国”的“与”字意思相同B.修,指修治、修造,与《过秦论》中“修守战之具”的“修”字意思相同C.市,指买,与《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市列珠矶”的“市”字意思不同D.卒,指最终,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卒获有所闻”的“卒”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上认为主管官吏不去调查出产的物品,全都令郡县向百姓征敛,官吏趁机行奸作恶这些要全部禁止B.杨士奇认为郭资不遵诏书,令地方官员仍按旧额征税,这是他为政最大的过错皇上取消他晋升的任命C.青州百姓请求将已成家业的二百多户附入枣强户籍,皇上认为都是自己的国土,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即可D.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他认为户口繁盛是因为休养生息,户口减少一定是因为大兴土木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