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典籍里的中国写作素材
一、金句素材
1.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尚书》的光芒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或伏生,都是用生命去接续和守护这盏灯火的人适用主题历史典籍、文化传承
2.中国典籍字句中,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篇目里,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在告诉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而又将去向何方适用主题典籍文化、思想传承
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其实重视记录和传承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为什么要写史?因为我们要“以史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因为我们要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适用主题尊重历史、中华传统
4.历史真的是最好的教科书,《尚书》在传承过程中,几经波折,但还是传至后世,为无数的读书人、护书人所传承他们的这种精神,也为时代所坚守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适用主题历史传承、文化创新,
5.牧野一战,庞大的商王朝轰然崩塌新生的周王朝强势崛起牧野一战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人心向背,德政兴替,不仅决定战争的胜负,也决定政权的兴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适用主题以人为本、历史兴衰
6.感谢司马迁给我们留下这么一部信史,创造了纪传体这样一种写法,它不仅写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同时它还有刺客、有游侠、有货殖、贩夫走卒其实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以人民为视角,把人民作为核心,才能够写出这样的精彩的青史,也才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青史适用主题历史文化、人文历史
1.伏生汉经学者
二、人物素材事例适用主题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伟大情操等事例伏生是秦朝的一位儒学博士,在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的背景下,他冒着被诛杀的风险,以命护书,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后为逃兵荒,伏生流亡异乡,直至刘邦平定天下,伏生返回家中,凿壁取《尚书》,却发现《尚书》早已严重腐坏,仅剩28篇,但庆伏生早已熟读心中,于是他广收门生,传书讲书,后传至汉文帝耳中,于是便派晁错到伏生家中听书后回宫传书,将伏生胸藏《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补叙出所失篇章,才使《尚书》得以完整流传伏生用其一生“护书”、“讲书”、“传书”的事迹广流人间,后人颂日“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2.宋应星明末清初农学家、博物学家事例适用主题匠心精神,实践出真知等事例宋应星在经历了几次科举失意之后,最终打消了走仕途的念头,放下包袱,安心地回到家乡,一边侍奉老母,一边开始了为未来的《天工开物》进行田野调查、收集撰写素材和资料的工作但其程数万里,他沿途都在考寻访和记录,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实,早在先后数次从南方到北方的应考往返途中,他就没有闲着,行业生产状况,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用他自己的话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意思是说,来去行程数万里,没有什么事情和物件是我不想知道的而他在奉新乡居的日子里,更是走遍了田野和村镇,遍访打谷场和手工作坊的各类匠人和艺人,以及店铺、窑场、工地等等他的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并将所搜资料编著成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开工天物》
3.徐霞客明朝末地理学家、探险家事例适用主题爱国情怀,执着追求,不畏困难,尊重实践等事例1608年,从小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徐霞客正式出游,他的出游与一般人的旅游不同,徐霞客是出于对祖国山河热烈的热爱,以地理研究为己任,即便已“手无一文”,需把“袜裙三事悬于寓外,冀售其一,以为行资”,来顾及一饱;即便路途遥远,湘西遇盗,被洗劫一空,友人劝归,他仍坚定表示“不欲变余去志”他把重重困难踩在脚下,对传统的地理观念和结论投以批评的眼光,敢于用实践出真知反驳儒家经典《禹贡》关于“岷山导江”的错误结论以三十余年的游历著成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热烈赞颂伟大祖国壮丽山河的长篇颂歌;是记录徐霞客一生献身科学事业的不朽传记;也是徐霞客通过实践探索科学奥秘的经验总结徐霞客留给我们爱国献身、挚着追求、勇攀科学高峰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4.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事例适用主题价值追求、伟大气节情操、不屈不挠等事例公元前99年,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专心著述《史记》之时,李陵事件发生,因司马迁对李陵表以道义上的支持,汉武帝怒将其打入大牢在牢中,司马迁“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槿,幽于圜墙之中”,受尽了残酷审讯入狱第二年,司马迁被迫决定接受腐刑腐刑乃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人,司马迁悲愤至极,曾一度想过自刎,但每曾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司马迁便“就极刑而无愠色”,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只为完成他父亲遗愿完成撰写《史记》公元前91年,《史记》终于完成,这是一部闪烁着正义和人性之光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蘸着血泪谱写的生命之歌,亦是其矢志不渝、坚持理想之体现,鲁迅曾如此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时评素材写作角度一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历经磨难的《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口头禅?为什么有人从《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的影子?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你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护书人”与“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写作角度二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谁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在我们的古汉语词典里,韦编三绝、汗牛充栋、洛阳纸贵……中国古人往往用赞美、敬佩的词语,称颂典籍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我们坚信,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话”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啧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益智增德,如沐春风《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章,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1年2月12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之后立即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响应与高度评价节目展现了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是传递文化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材料提供的真实情境是年月日央视《典籍里2021212的中国》第一期播出的情况,主要考查考生对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栏目所反映出的现象的认知和思考能力抓住材料首句“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响应与高度评价”作整体理解,这句话不仅是对栏目的总评,与下文构成总分关系,而且是考生作文的思考点,为什么会引起积极响应?高度评价的又是什么?作文议论的起点正在于此考生可从“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发散思维,也可从“文化传递与继承、演绎中华典籍精神”等角度切入,还可以就阅读经典与当代新科技发展的关系综合论述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从“典籍、中国、文化传承”展开自由联想和思考片段示范历史典籍,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中必有“中国”因素,抓住“中国心”才能找到打开它的总钥匙比如《尚书》,开篇讲尧舜禅让之事,隐喻着中国政治的最高理想“王治”,说白了就是以德服人、世界大同;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则会让人联想起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孔子每每回望的那个圣王时代,都不难在《尚书》中找到源头,“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评价名不虚传!以至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如此评说:“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央视节目组之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原因就在于此阅读其他典籍何尝不然呢?抓住核心精神,方能提纲挈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