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学年小学生同情心与共情能力培养的德育2024-2025设计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小学生同情心与共情能力培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小学三至六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0S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同情心与共情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关心他人,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和表达同情心,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感,培养合作和互助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情分析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道德观念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同理心,但同情心与共情能力尚需培养大部分学生善良、乐于助人,但缺乏对他人情感的深入理解和表达学生在道德素养、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时,仍显得力不从心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关心他人,提升人文关怀和道德素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1.部分学生可能对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概念理解较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互动活动来引导;
2.学生在表达和识别情感方面存在差异,教师需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指导;
3.学生可能对实践活动感兴趣,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同情心与共情能力教学资源准备L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小学生道德修养》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情感表达和识别的相关图片、图表,以及关于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短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将教室座位按照小组形式布置,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同时,预留一片空间用于小组活动,以方便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孩子帮助老人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思考问题引导提出问题“视频中孩子们为什么能感受到老人的困扰?他们是如何帮助老人的?”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他们对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兴趣
2.讲授新课(10分钟)概念讲解讲解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定义和区别,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能力的重要性举例说明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同情心和共情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情感体验教师提出情感体验任务,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同情心与共情能力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互相学习和交流学生分享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4,巩固练习(5分钟)练习题目布置一道关于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讨论解答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共同寻找答案,培养合作能力
5.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要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反馈学生分享他们对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家庭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总计用时45分钟教学创新在师生互动环节,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同情心与共情能力同时,通过情感体验任务,引导学生关注他人情感,培养同情心和共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双边互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指导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同理心的力量》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同理心的概念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同理心,适合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同情心与共情能力-《情感智商》介绍了情感智商的概念,以及如何提高情感智商,对学生培养同情心与共情能力有积极作用-《道德情操论》这本书探讨了道德情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道德行为和同情心之间的关系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观看关于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纪录片,进一步了解这两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过程,培养同情心和共情能力-学生可以进行情感日记的写作,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培养对他人情感的敏感度板书设计
①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定义和区别
②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重要性
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运用同情心与共情能力
2.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使用生动的插图和图标,如心形符号、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线等,形象地展示同情心与共情能力
②使用不同颜色和字体,突出重点内容,增加板书的吸引力
③设计有趣的比喻或例子,如将同情心比作阳光,照亮他人的心灵,激发学生对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兴趣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阅读材料《情感智商之路》、《同理心的艺术》等书籍,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理解-视频资源关于情感智商和同理心的TED演讲视频,如《情感智商的力量》、《同理心的秘密》等
2.拓展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拓展内容,进行阅读或观看,并做好读书笔记或观后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或观看心得,可以是口头分享,也可以是书面形式-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关于拓展内容的疑问,与学生一起讨论拓展内容中的重点知识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深入的拓展研究,如撰写关于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论文,或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参与线上或线下的情感智商和同理心相关的话题讨论,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拓展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拓展内容和要求,以保证拓展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作业布置与反馈-布置一道关于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运用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经历分享,可以是日记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情感智商和同理心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团队合作等,并撰写实践报告
2.作业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注意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思考过程-在批改过程中,关注学生对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反馈中,强调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学生继续加油-对于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激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共同提高-鼓励学生之间的互评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以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作业布置,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