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设计-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2023-2024主备人备课成员《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本章节内容源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5单元《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学
1.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包括气象观测、数据分析、预报发布等环节;内容
2.学习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如温度计、湿度计、风向仪等,并掌握基本的气象数据读取方法;
3.探究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如晴天、阴天、雨天等,以及这些现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本节课围绕《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心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学习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和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实验、养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标
2.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了解现代气象预报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其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析的能力;核
3.环境意识关注天气现象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责任意识;素目
4.合作与交流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其表分达与倾听的能力重点掌握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和天气预报制作过程难点理解气象数据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天气解决办法重点
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加深对重难点点知识的掌握及解
2.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气象数据时,相互交流想法,突破难点决办
3.利用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气象数据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法数据分析预测天气的方法
4.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天气预报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重点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学具多媒体准备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步骤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教学方法学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讲解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方激发学生兴趣;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气象数据,培养学生合作与交与流能力;手
3.实验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气象观测工具,观察天气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手段L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视频等展示气象观测工具、天气预报制作流程,增强视觉效果;段
2.教学软件运用气象数据分析软件,让学生直观感受气象数据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3.网络资源整合网络天气预报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1.导入环节(5分钟)-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展示不同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它又是如程何帮助我们的?设
2.讲授新课(15分钟)一-介绍气象观测工具展示温度计、湿度计、风向仪等气象观测工具,讲解其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气象数据的收集过程-天气预报制作过程通过PPT讲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包括气象数据分析、预报模型计算、预报发布等环节-突破重难点以图表形式展示气象数据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分析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
3.巩固练习(10分钟)-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根据气象数据预测天气,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课堂提问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提问,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实践操作(10分钟)-动手实验指导学生使用气象观测工具进行实际操作,收集气象数据-数据分析让学生根据所收集的气象数据,尝试预测天气,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象观测和数据分析在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学生反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6.作业布置(5分钟)-观察作业让学生课后关注天气变化,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数据,并尝试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气象知识的书籍,了解更多的气象现象和预报技术
7.教学反思(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和过程,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总用时45分钟教学双边互动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提问、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互动中掌握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制作的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核心素养知
1.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温度计用于测量气温;识-湿度计用于测量空气湿度;-风向仪用于测量风向和风速;占-雨量计用于测量降雨量;
八、、-气压计用于测量大气压力梳
2.气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理-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气压等;-通过气象观测工具收集数据;-分析气象数据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3.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收集气象数据通过气象观测工具、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数据分析利用气象预报模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预报发布将分析结果以天气预报的形式向公众发布
4.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晴天大气中水汽含量低,云层薄;-阴天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云层较厚;-雨天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形成云层并产生降水
5.天气预报在生活中的应用-指导农业生产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交通安全了解天气状况,预防恶劣天气对交通的影响;-生活出行合理安排日常出行,避免受天气影响;-灾害防御提前预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6.气象信息技术-气象卫星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气象数据;课后
1.观察记录作业作业-请学生记录连续一周的天气情况,包括日期、天气状况(晴天、阴天、雨天等)、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等-不例答案2023年11月1日晴天,最高气温15C,最低气温8C,无降水
2.数据分析作业-根据观察记录的天气数据,分析一周内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示例答案一周内气温波动较大,最高温度出现在11月3日,为17℃,最低温度出现在11月6日,为6℃降水量主要集中在11月4日和11月5日,分别为5mm和8mmo
3.天气预报制作-学生根据自己所记录的天气数据,尝试制作一次天气预报,包括天气状况、温度范围、降水概率等-示例答案11月8日天气预报阴天,最高气温12c,最低气温7℃,降水概率60%o
4.探究天气现象原因-选择一种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示例答案晴天形成原因大气中水汽含量低,云层薄,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地面
5.气象信息技术应用:-让学生了解气象信息技术在现代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示例答案气象卫星应用于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气象数据,通过卫星云图可以观察到云层的分布和移动情况,从而预测天气变化
6.生活实际应用-结合天气预报,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活动,以应对不同的天气状况-示例答案预报显示明天将有大雨,我会提前准备好雨具,避免上学迟到内容
①知识点关联逻辑逻辑-知识点L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为数据收集提供手段;关系-知识点2气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是天气预报制作的基础;-知识点3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展示数据如何转化为具体的天气信息;-知识点4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帮助学生理解气象数据与实际天气的联系;-知识点5气象信息技术,介绍现代天气预报的技术支持
②教学活动设计逻辑激发学生对天气预报制作的好奇心;-活动1导入环节,依次介绍气象观测、数据分析、预报制作等知-活动2讲授新课,识点;通过讨论和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亲自收集和分析气象-活动3巩固练习,数据,体验预报制-活动4实践操作,作过程;回顾所学,强调重点知识-活动5课堂小结,
③板书设计逻辑-板书1:气象观测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直观展示;-板书2气象数据收集与分析流程,条理清晰;-板书3天气预报制作步骤,重点突出;-板书4天气现象形成原因,简洁明了;-板书5气象信息技术应用,体现现代技术的重要性板书设计应遵循以上逻辑,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板书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