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学习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培养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朗读理解、讨论感悟、点拨引导【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李大钊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有人说,一个进步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应该忘记英雄当我们尽情地享受着明媚的阳光时,当我们忘情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时,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那就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今天,就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共同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一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2.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点明回忆录)
二、简介李大钊(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参考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清自然段,注意字词读正确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主要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
(1)认读生字新词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严峻、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如军阀指当时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课文中的张作霖就是当时北方北洋奉系军阀的首领宪兵旧时国家的政治军事警察
四、指名朗读,感知大意,理清结构
1.指名分节次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思考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
(1)2-7自然段(被捕前)写父亲被捕前的局势变化;
(2)8-17自然段(被捕时)写父亲被捕的经过;
(3)18-29自然段(法庭上)写我们在法庭上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
(4)30-32自然段(被害后)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悲痛的心情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生字和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出示重点词语,讨论学习书籍书的总称慈祥和蔼、安祥僻静偏僻、安静勉强使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在本课中的意思是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严峻严厉、严肃一拥而入(人群)挤着走进去文中指许多警察一下子挤过来幼稚字典中是年纪小的意思在本课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是知识见解浅薄,缺乏经验的意思学生查字典时,要指导他们正确地选择比喻义轻易随随便便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恐怖惊慌、害怕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二、简要回顾,细节探究
1.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先驱?他的高尚品格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指导感情朗读结合起来,描写李大钊神态、语言的句子,要读得坚定有力)
①抓住人物语言,学习“被捕前”着重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A.“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结合上下文体会局势的严重)B.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抓住词语“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和两个反问句朗读品析,让学生体会李大钊不顾局势严重,誓死留在北京,他把革命工作看得高于自己的安全和生命,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
②抓住人物神态,学习“被捕时”引导学生抓住两句描写人物神态的话,从中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A.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把“不慌不忙”换成“匆匆忙忙”行不行?为什么?(不行,不慌不忙显示出父亲在生命受到威胁的面前依旧淡定自若,表现出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而匆匆忙忙则不能表现出这一点,使父亲的形象受到一定的影响)B.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惯有”“严峻”两个词去掉行不行?(扣住“惯有”一词,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平时对待革命工作的态度体会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
③抓住学法迁移,自学“法庭上”放手让学生按以上的方法,讨论、自学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通过品读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分析、体会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家人深沉的爱
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读了在“法庭上”的内容,你有什么认识?(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对重点句“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句,体会正是因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定会取得胜利,才使他在敌人面前镇定自若,将生死置之度外O)
三、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参考“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被捕前,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突出了局势的严重被捕时,父亲的“不慌不忙”与敌人的来势汹汹、父亲和我两个人与敌人兴师动众、便衣侦探的粗暴态度和父亲的严峻态度、“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都形成了鲜明对比,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
2.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
①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的悲痛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3体会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现在我们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参考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
五、朗读碑文,课后拓展
1.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共中央这样的评价(齐读)——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在争取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讲给大家听吉鸿昌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父亲影响,吉鸿昌幼年即具有爱国思想1913年秋天,不满18岁的吉鸿昌弃学从戎,投入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1930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吉鸿昌烈士纪念碑上书写着“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十个大字,他在面对敌人威逼利诱时写下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和所有为新中国事业献身的先烈一样永垂不朽,死了,却还活着,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