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4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学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生态学的概念1866经典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居住环境的科学年德国海克尔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奥德姆现代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对象:生态系统2研究内容:生态系统内各层次、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
①个体生态学其基本内容与生理生态学相当
②种群生态学
③群落生态学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
⑤景观生态学
⑥全球生态学
3.生态学的分支学科1根据组织层次分类,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可分为: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3学和微生物生态学根据生境类型分类,可分为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可分为: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可分为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6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1.生态学的发展简史4一般地说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个时期动物利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毛发,往往能使其在少增加甚至不增加代谢产热的情况下就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③行为上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休眠和迁移两个方面,前者有利于增加抗寒能力,后者可躲过低温环境3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高温的致害机制主要是引起酶活性降低或紊乱、水分代谢失衡、有毒物质积累、细胞膜透性增加和功能降低,植物光和能力下降,呼吸作用加强高温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是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造成缺氧,排泄失调,神经系统麻痹、调解受阻等4生物对极端高温的适应
①一些植物生有密茸毛和鳞片,或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是植物体免受热伤害,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活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还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
②生理适应主要是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缓代谢速率和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力其次是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因过热受害;
③动物对高温环境的一个重要适应就是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的变幅第四节生物与水因子
1.水因子的生态作用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①生物起源于水环境;
②水是生物体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
③谁是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原料;
④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介质;
⑤水分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保持动物体水分平衡;
⑥水能调节体温2水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水量对植物的生长有最高、最适和最低个基点低于最低点,植物萎鬻、生长停止;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在水分不足时,可以引起动物的滞育和休眠3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33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个等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及荒漠区
2.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1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①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气的需要;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在水下的叶片多分裂成带状、线状,而且很薄,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C02盐和的面积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3物类3
②陆生植物:包括湿生、中生和旱生种类型a.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生长,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即抗旱能力最弱的陆生植物,可再分为阴性湿生植物和阳性湿生植物;b.中生植物:生长在水分条件适中的生境中的植物;c.旱生植物:生长在干旱环境中,能长期耐受干旱的植物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另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摄取旱生植物可分为少浆植物和多浆植物两类少浆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增加水分摄取,植物叶面积很小,叶片特化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多浆植物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如仙人掌科植物旱生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特征表现在它们的原生质渗透压特别局2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动物按栖息地划分可划分为水生和陆生两大类,前者媒介是水,后者媒介是大气
①水生动物:保持体内水分得失平衡主要是依赖水的渗透作用
②陆生动物主要是从获取更多的水分、减少水的消耗、储存水,发生形态、生理和行为变化等方面来适应旱生环境a.形态适应:各自以不同的形态结构来适应环境湿度,保持生物体的水分平衡,如昆虫的几丁质体壁、两栖类动物体表分泌黏液、爬行动物的厚角质层、鸟类的羽毛和尾脂腺、哺乳动物的皮脂腺和毛等;b.生理适应储水组织或器官,丰富的脂肪可消耗产生水,特殊的脂肪和蛋白质使之不易脱水;u行为适应:穴居、昼伏夜出、迁移等第五节生物与土壤因子
1.土壤的生态意义定义: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主要有营养库的作用,养分转化和循环的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的支撑作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等
2.土壤的类型与分布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由于土壤形成烟花过程的不同,致使自然界的土壤多种多样,它们具有不同的3土体构型、内在性质和肥力水平.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是指土壤质地、结构、密度和孔隙度等
(1)土壤母质对生物的影响形成土壤的母岩不同,其土粒大小有差别,因而影响到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性,以及土壤的吸附性等比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母质是冲积物母质
(2)土壤组成对生物的影响土壤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质物质和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土壤液相)和土壤空气(土壤气相)三相物质组成
(3)土壤质地对生物的影响定义由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土壤的机械成分)的组合百分比即称为土壤质地根据土壤质地可把土壤区分为沙土、壤土和黏土三大类10%,
①沙土类土壤中以粗沙和细沙为主,粉沙和黏粒所占比例不到因此土壤黏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能力差,抗旱力弱60%85%
②黏土类土壤中以粉沙和黏粒为主,占以上,甚至可超过土壤质地黏重,结构致密,湿时黏,干时硬,因含黏粒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但因土粒细小、孔隙细微,通气透水性差
③壤土类土壤质地较均匀,是沙粒、黏粒和粉粒大致等量的混合物,物理性质良好即不太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土壤生物也较多4土壤结构对生物的影响定义土壤结构是指土壤固相颗粒的排列形式、孔隙度、团聚体的大小、多少以及稳定度
0.25mm土壤结构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团粒结构
0.25-10mm
6、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和片状结构种,其中团粒结构常称为水稳定性团粒,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最为重要5土壤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土壤温度对地面气温的滞后现象对生物有利,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与出苗,制约土壤盐分的溶解、气体交换与水分蒸发、有机物分解与转化6土壤水分与空气对生物的影响土壤中的水分不仅可被植物根系直接吸收,而且其适量增加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溶解和移动,有利于磷酸盐和有机磷的矿化,改善了植物的营养状况,还能调节土壤温度土壤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如大气稳定,常随季节、昼夜、深度、土壤水分条件等而变化
4.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1土壤酸碱度对生物的影响定义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PH6-7在的微酸条件下,土壤养分有效性最好,最有利于植物生长PH
6.5在酸性土壤中容易引起钾、钙、镁和磷等元素的短缺,而在强PH8碱性土壤中容易引起铁、硼、铜、镒和锌的短缺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和要求不同,可以把植物分为酸性土植物PH
6.5PH
6.5-7PH
73、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种类型作物中的养麦、甘薯和烟草等耐酸性较强,而向日葵、甜菜、高粱和棉花等耐碱性较强土壤动物依其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可分为嗜酸性种类和嗜碱性种类2土壤有机质对生物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可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非腐殖质,二是腐殖质99%腐殖质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土壤中以上的氮素是以腐殖质的形式存在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越多,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多3土壤矿质元素对生物的影响在长期的适应和进化中,农业植物对土壤养分形成相应的适应类型
①耐瘠型根冠比大,需要养分不很多,根系吸肥力很强,如豆科植物、养麦、糜、谷、向日葵、高粱等;
②耐肥型在土壤养分丰富甚至稍过量的情况下,能健壮的生长,对高水肥条件有较强的忍耐性,如玉米、甘蔗、叶菜等;
③喜肥型喜肥而不耐肥,如小麦、大麦、杂交稻、甜菜、棉花等氟含量过高的地区人畜常易患“克山病”等各种地方病
5.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1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作用土壤生物中种群最大的是微生物腐殖化作用和矿质化作用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土壤真菌与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共生体称为菌根;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同体称为根瘤第六节生物与大气因子
1.空气主要组成成分的生态作用
78.09%,
20.95%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氮约占氧约占1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CO2CO2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浓度的高低是影响植物初级生产力的CO2重要因素,缺乏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CO2长期生活在高浓度环境下,可导致植物光合能力下降,这种现象称为CO2对的光合驯化,导致植物光合能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过多的同化产物积累所造成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光合产物的反馈抑制2氧气的生态作用根据生物对环境中含氧量的适应范围,也可分为广氧性生物和窄氧性生物两类;根据微生物对环境中含氧量的要求,微生物分为厌氧菌、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2.风的生态作用1风的类型
①季风成因是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中增热与冷却的差异所致夏季气流从洋面流向大陆,成为海风;冬季则从大陆流向海洋,成为大陆风
②海陆风每昼夜变向两次,日间自海中吹向陆地,夜间则相反
③山风和谷风在山区出现的、方向有昼夜转换现象的地方性风,日间风从谷中吹出谷风,夜间则从山上吹入山风
④焚风: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的干热的风
⑤寒露风这种风对晚稻和其他作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影响很大
⑥台风
⑦干燥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植物受这种风影响后,体内的水分受到破坏2风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大范围的空气交换制约着不同地区的气候,小范围的空气交换制约着天气的变化风对大气污染物既有输送扩散作用,又有稀释作用3风对生物的影响
①风的输送作用
②风媒许多禾木科作物和森林树种的传粉是靠风作媒介的,这类植物称为风媒植物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风播
③风影响动物的行为活动:如取食、迁移和分布
④风的不良影响风是促使土壤干旱、沙化、表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风能够造成土壤的风蚀;风也能传播植物病原菌包子,协助害虫长距离迁移;台风、干热风和寒露风等常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如长江流域夏季干热风和秋季寒露风是造成水稻空瘪粒形成的主要原因4生物对风的适应在多风的生境中,植株变矮主要原因是风力减小了大气湿度,破坏了植物水分平衡,使细胞不能正常扩大在高山、风口常可看到由于风力的作用,有些树木形成畸形树冠,常称为旗形树〃3植被的防风作用一般来讲,乔木防风的能力比灌木强,灌木又大于草本;阔叶树比针叶树强,常绿阔叶树比落叶阔叶树强防风林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林带类型,即紧密林带、疏透林带和通风林带第七节生物与地形因子
1.主要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1坡向不同的坡向因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有别,其水热状况和土壤理化特性有较大的差异由于光照的差别,常把南坡称阳坡,北坡称阴坡;东坡较接近于北坡常称为半阴坡,西坡更接近于南坡常称为半阳坡同一树种和森林类型的垂直分布在北坡常低于南坡同一地点,南坡的植物群落中常有较南喜暖的植物成分,北坡的植物群落中则有较北的耐寒的种类分布在树种的分布区内,北方树种在其南界可分布在山的北坡,南方树种在其北界可分布在山的南坡,南坡是南方树种的北界,北坡是北方树种的南界,这就是植物先期适应法则2坡度按坡面的倾斜度,通常可分为下列几个等级5°615°16°-25°2635平坦地以下缓坡-斜坡陡坡-急坡364545-险坡以上坡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坡度越大则水分的流失越多,土壤受侵蚀的可能性也越大,结果使土壤变得浅薄而贫瘠斜坡上,一般土壤较肥厚、排水良好,为林木生长的理想山区3坡位通常都把一个山坡划分为上坡包括山脊、中坡和下坡三部分;有时还可划分为山脊、上坡、中坡、下坡和山麓山谷五部分山坡有凸形的、凹形的和直行的三种基本形态从山脊到坡脚,坡面所获得的阳光不断减少因日照时间变短,水分和养分则逐渐增多,整个生境朝着阴暗、湿润的方向发展;土壤逐渐由剥蚀过渡为堆积,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和各种养分的含量,都随着相对高度的减少而增加4海拔高度海拔高度是山地地形变化最明显的因子之一
2.高原气候特征及植物对其的适应1高原气候特征强烈的太阳辐射、寒冷的气候条件和较大的昼夜温差及低气压,加之频繁的疾风、冰雹的袭击,这些严酷的自然生态环2境对与植物的生长、繁殖十分不利植物内部结构方面的适应性为适应高原光辐射强、气候干旱,植物表皮细胞具有多层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小、数量多,少数为等面叶,有利于增加光的吸收量,提高净光合速率,既增加光合面积以在同一时间内形成更多的光合产物,又能减少光在叶肉中的通透量,以避免强光对叶肉的伤害,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叶肉组织具有丰富的含单宁或胶状物质的异细胞,以增加其抗寒、抗旱能力为适应低压C02,C02而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来储存呼吸作用放出的形成的储库,用以弥C02补大气中的不足
(3)植物形态方面的适应性多数具有旱生植物的特征,如多被柔毛4C02细胞角质膜厚等()植物生理方面的适应性则为适应分压低而表现出气孔导度增加、数目增多而有利于气体交换和光合碳源的提供;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并由花色素苗形成以吸收高原增多的紫外辐射;叶绿素a/b值增大;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光合反应适宜温度降低高寒植物能够成功地适应高原逆境的关键,是发育和代谢系统能够在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行,以及在有限的生长季节内摄取、储存和利用能量的能力第八节生物对环境的综合适应及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综合适应定义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从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作出有利于生存的改变叫生态适应
(1)生态适应方式及机制
①形态适应
②行为适应植物的向光性、趋肥性、落叶休眠等;动物的觅食行为(最常见、最基本的行为)、生殖行为、社会行为、防卫行为、领域性行为迁徙行为等
③生理生化适应
④适应组合生活在最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生物,适应组合现象表现得最为明显
(2)生态适应的类型
①趋同适应与生活型定义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生活型系统(丹麦植物学家饶基耶尔)将植物分为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只包括有花植物,后来法国的布朗-布朗喀把生活型系统扩大到所有植物)
②趋异适应与生态型定义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就植物来说,可以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将植物生态型分为三类: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和生物生态型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森林植被的生态效应森林是生物圈内数量最大的植物群落,故是地球上的最大初级生产者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调节气候,增加雨量;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保护环境,净化空气;
⑤减低噪音,美化景观;
⑥提供产品和燃料,增加肥源2海洋生物的生态效应海洋生物是地球上最大的环境净化者3土壤生物的生态效应土壤动物是最大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①促进成土作用;
②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
③提高土壤质量;
④改变土壤表层局部形态,增加生物多样性第三章种群生态第一节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种群的概念定义生态学上把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PS种群是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种群除了与组成种群的个体具有共同的生物学特性外,还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某些群体特性117生态学的萌芽时期世纪前217191866生态学的建立时期世纪至世纪年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科学名词3202030生态学的巩固时期世纪初至世纪年代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出现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叫渗透交叉;生态学学派分化420301935现代生态学时期世纪年代至今年坦斯利首先提1939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年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2.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1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系统分析方法成为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2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理和定量研究3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4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5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第三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迄今尚难以或无法使自然现象全面地在实验室内再现,故野外调查仍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实验研究:包括控制实验和实验室分析3模型模拟研究:主要通过系统分析来研究生态系统,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的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ps:系统分析指有步骤地收集系统信息,通过建立与系统结构、功能有关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综合,从而能解释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现象,对系统的行为和发展作出评价和预测,并对系统作出适当调控的一种方法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L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1环境的概念:影响生物的各种外在因素的总和2环境的类型种群的主要特性1空间特性: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布方式2数量特性种群具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3遗传特性: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而且随着时间进程改变其遗传特性,进行进化和适应种群的研究对象是生物种群及其环境,研究内容是群体属性包括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统计特征、数量动态及调节规律、种群内个体分布及种内、种间关系
2.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内分布型、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种群的迁出率与迁入率、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的性比1种群的密度定义: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某种群的个体数目Ps:很多情况下采用相对密度来表示种群数量的丰富程度,即种群相对D n/a*密度=个体数目地区面积时间o种群密度有粗密度指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和生态密度指单位栖息空间内的个体数之分a.种群密度的高低在多数情况下取决于环境中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b.c.多少、种群对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的高低;生物种群营养级的高低;种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2种群的内分布型定义种群个体在其生存环境空间中的配置方式,称为种群的空间分布由于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以及种内个体之间的竞争,每一种群在定空间中都会呈现出特定的分布形式3种群分布形式有种类型
①随机分布每个个体的位置不受其他个体分布的影响所形成的分布格局环境条件相当一致,且生物没有群集的要求,如蜘蛛类、一些蚌类
②均匀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上呈等距离分布种群生物个体间竞争激烈,对抗作用强,如有领域现象的动物类、为争夺水分而竞争的森林树木类
③集群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的分布格局,也称成群分布或聚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式,这种分布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结果,成群分布的原因是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尾扩散中心、动物的群居性和社会行为及环境资源贫富分布不均检验空间分布的方法有n x分散度法:假设取个样方,为各样方实际的个体数,每个样方中个体平m,S2(均数为则其分散度方差)S2=0若(即绝大多数样方的个体数稳定接近于平均数),为均匀分布;S2=m(若即每一个体在任何空间的分布概率是相等的),为随机分布;S2m(若即分散度大于平均数),为集群分布I空间分布指数法由方差和平均数的关系决定的,即空间分布指数二V/m方差平均数I=L若为随机分布;IL若为均匀分布;IL若为集群分布
(3)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种群出生率是描述任何生物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或速率出生率还可分为
①绝对出生率(新产生的个体数/时间增量)
②相对出生率〔新产生的个体数/(种群的总个体数*时间增量),一般情况下人口出生率用之表示】
③生理出生率(又称最大出生率,即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率)
④生态出生率(又称实际出生率,即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种群的死亡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个体数与开始时种群个体数之比来表示死亡率还可分为
①生理死亡率(又称最小死亡率,指在最适条件下所有个体皆因衰老而死亡)
②生态死亡率(又称实际死亡率)
(4)种群的迁出率与迁入率迁出率是指离开种群领地的个体数占该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迁入率是指进入种群领地的个体数占该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迁入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比例(增长率)和增长的个体数(增长速率)5()种群的年龄结构定义种群内各个年龄或年龄组的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结构年龄结构直接关系到一个种群当前的生育力、死亡率和繁殖特点,对种群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比如可以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若种群处于生育年龄的个体越多,这个种群的增长率会越高年龄结构越复杂,种群的适应能力越强3根据种群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种类型
①增长型种群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幼、中年个体除了补充死亡的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②稳定型种群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比例适中,每个年龄级死亡数与新生个体数接近相等种群大小趋于稳定
③衰退型种群种群中含有大量的老年个体,即老龄化种群数量趋于减少
(6)种群的性比定义种群雌性个体数量与雄性个体数量的比例,即性别比例种群的性别比例同样关系到种群当前的生育力、死亡率和繁殖特点1:1,(高等动物性比多为多数两性花植物种群没有性比问题)第二节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1.基本概念
(1)K环境容量定义某种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即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系统或环境对该种群的容量环境容量的大小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温度、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二是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
(2)rm内禀增长率定义是指在环境条件(食物、领地和邻近其他有机体)没有限制性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值速率有时又称为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是种群固定增长能力的唯一指标
2.种群增长型1()指数增长定义在无限环境或近似无限环境条件下,一些种群的数量按指数增长,J J其增长曲线像型,所以也叫型增长A)
①世代分离种群的增长呈不连续状态(周限增长率
②世代重叠种群的增长呈连续增长
(2)逻辑斯谛增长种群增长实际上都是有限的,因为种群的数量总会受到食物、空间和其他资源的限制(或受到其他生物的制约),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率S就会下降,当种群大于或等于环境负荷量的时候,种群就会停止增长,也叫型增长K-N)/K逻辑斯谛方程中的逻辑斯谛系数(也称为剩余空间或增长力可实现程度,它的生物学含义是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最大环境容量中种群尚未利用的剩余空间,实际上也是环境压力的度量rK/4,按逻辑斯谛方程增长的种群的最大持续收获量是获得持续最大收K/2获量时种群数量保持在5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个时期
①开始期:也可称为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②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K/2
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时),密度增长最K/2
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K
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值而饱和
3.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1K S种群增长有指数增长型型和逻辑斯谛增长型型o2季节消长由于环境因子如光、温度等有规律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种群数量的季节性波动,如硅藻3不规则波动:一些种群的数量波动没有周期规律,呈不规则波动,如4我国的东亚飞蝗周期性波动:种群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是多年周期因素与种群间影响造成的,如棕背鼠、黄鼬5种群爆发或大发生短时间内种群数量猛增会造成种群爆发或大发生,具有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大发生,如虫害、鼠害、赤潮等6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如蹄类、肉食类、蝙蝠类动物、蜻蜓成虫、红蚁、黄墩蚁等7种群的衰退与灭绝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或在人类过度捕猎或栖息地被破坏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灭亡8生态或生物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4.种群调节定义当种群数量偏离平衡水平上升或下降时,有一种使种群数量返回平衡水平的作用,称为种群调节,它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的增长势和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这两个反向力之间的平衡而达到的种群调节的机制
①密度制约作用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与种群密度相关,包括生物间的各种生物相互作用,如捕食、竞争以及动物社会行为等这种调节作用不改变环境容量,通常随密度逐渐接近上限而加强
②非密度制约作用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那些与种群本身密度大小无关的因素,包括温度、光照、风、降雨等非生物性的气候因素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环境的变动而影响环境容量,从而达到调节作用从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而言,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即内源性因子和外源性因子内源性因子是指来自种群内部的调节因子,如种群的生理、生化、行为和遗传;外源性因子是指来自种群以外的调节因子,如种间生物作用、气候等非生物作用关于种群动态机制,生态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说;
①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的强烈影响;
②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
③食物因素;
④自动调节学说其特点包括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异质性可能表现在行为上、生理特征上或遗传性质上,主张把调节看成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又分为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第三节种内、种间关系
1.种内关系1植物的密度效应
①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种群的密度如何,其最后产量几乎相等
②-2/3自疏法则在初始高密度播种下,植株的继续生长,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由于产量恒定,随着种群中单株的增重必然出现密度下降2动物的领域性和社会等级种群中个体间或小群间产生隔离可以减少对生存需求的竞争,产生隔离的原因:一是个体之间竞争缺乏的资源,二是个体间直接对抗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个区域就称为领域高等动物的隔离机制是行为性的或神经性的,而低等动物或植物则是化学性的,即通过抗生素或他感作用物质〃产生隔离社会等级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其形成的基础是支配行为,或称支配-从属关系,表现是个体地位的不平等
2.种间关系正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原始合作、偏利作用;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偏害1竞争生态位与竞争排斥原理定义:竞争指两个或多个种群争夺同一对象的相互作用一般可把竞争区分为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两种类型干扰竞争是指一种生物借助行为排斥另一种生物使其得不到资源,如动物的斗殴;利用竞争是指一种生物所利用的资源对另一种生物来说也非常重要,亦即两种生物同时竞争利用同一种资源,如与水稻一起生长的稗草对阳光、水分、养分的竞争竞争排除原理也叫高斯原理中心内容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不可能经久地共存在一起推论:
①在一个稳定群落中,占据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必有一个物种终将被消灭;
②在一个稳定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
③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种群之间趋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的竞争K
1.K2从理论上讲,两个物种竞争的结果是由两个种的竞争系数、氏4比值的关系决定的,可能有以下种结果
①aK1/K20K2/K1,或两个物种都可能获胜;
②aK1/K20K2/K1,12和物种将被排斥,物种取胜;
③aK1/K2pK2/K1,21和物种将被排斥,物种取胜;
④aK1/K20K2/K1,和两个物种共存,达到某种平衡2捕食定义指所有前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害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
①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
②植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
③拟寄生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通常杀死猎物
④同种相残:捕食者和猎物均属同一物种按环境的主体可分为以人为主题的人类环境和以生物为主题的生物环境按环境的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按环境范围大小可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2.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
(1)生态因子的概念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定义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生活条件)2()生态因子的分类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归纳为五大类
①气候因子(指光、温度、湿度、降水量和大气运动等因子)
②土壤因子(指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营养状况等)
③地形因子(指地表特征)
④生物因子(指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⑤人为因子(指人类活动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根据有机体对生态因子的反应和适应性特点,将周期变动的生态因子又分类为
①第一性周期因素(指由地球自转或公转形成的光、温度和潮汐的日、月、季节、年的周期性变化的因素)
②次生性周期因素(取决于第一性周期因素引起的周期性变化,如大气湿度、降水量等)
③非周期性因素(指突发性或间断性出现因素,如暴雨、山洪、地震等突发性灾难)
3.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1()综合作用:各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综合作用于生物Ps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2主导因子作用因子的作用有主有次定义在一定条件下起综合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中,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其他的因子则为次要因子Ps:生态因子的主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某特定条件下的主导因子在另一条件下会降为次要因子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有的因子直接影响生物,有的通过其它因子间接作用Ps:直接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等,间接作用的因子如地形因子中的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4阶段性作用:因子在生物的不同发育时期的作用及效果不同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具有阶段性特点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各因子同等重要不可代替,但可以相互补偿6限制性作用及生物的耐受性当因子超过生物的耐性范围或不适于生物,就会限制其它因子的作用,限制生物的生存发展
①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
②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生态学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称为生物的耐性范围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和范围的大小即为生态幅,生态幅较窄的因子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随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的耐性也不断变化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不同,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也不相同同种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多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繁殖期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最严格、耐性范围最窄生物耐性限度的改变往往遵循用进废退原则生物的耐性范围还可以通过人为驯化的方法来改变生物的最终分布区域决定于该生物对多种因子的耐性范围
③限制性作用:限制性作用源于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性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这个因子就是限制因子限制因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当原来的限制因子比较适合时,其他相对缺乏或过量的生态因子会上升为新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并不等于主要作用因子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限制因子,得到的效益是最大的第二节生物与光因子光的生态作用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殖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太阳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的强度、质量机器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光对生物的作用主要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谱成分三个方面
1.生物与光质1生理辐射380-760nm,单色光的波长范围是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就是在可见光区内定义红橙光主要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因此,把这部分光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40%-50%占总辐射的绿光很少被吸收利用,被称为生理无效辐射Ps: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蓝紫光和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是植物矮化;红光与远红光是引起植物光周期反应的敏感光质2红外光和紫外光红外光能被动物组织中的水吸收,主要作用是产生热效应,吸收红外光能使体温升高紫外光主要引起化学反应,它有杀菌作用、产生红疹、引起皮肤癌和促D进抗软骨病佝偻病的维生素的合成紫外光能被原生质吸收,大剂量紫外光能使植物致死昆虫对紫外光产生趋光性
2.生物与光照强度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影响定义: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太阳光辐射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但到达一定强度若继续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再增长,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在光照不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之处,成为光补偿点光补偿点的光照强度就是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光合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光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叫光的形态建成作用弱光下植物色素不能形成,细胞纵向伸长,糖类物质含量低,植株为黄色软弱状,发生黄化现象2生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植物长期适应一定光照强度便形成了不同的生态适应类型
①阳生植物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而在隐蔽和弱光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叶子排列稀疏,角质层较发达,在单位面积上气孔增多,叶脉密,机械组织发达如乔木、旱生植物、蒲公英等
②阴生植物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高强度光照的植物枝叶茂盛,没有角质层或角质层很薄,气孔与叶绿体比较少,光补偿点较低,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比较低如苔辞类、部分蕨类、连钱草、铁杉、人参、三七等
③耐阴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但最适应的还是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如叶菜类、一些豆科植物等
3.光照与日照长度定义日照长度是指白昼的持续时间或太阳的可照射时数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使生物具
(1)有昼夜节律和光周期现象昼夜节律生物对昼夜交替周期性变化的24适应形成了昼夜节律,即小时循环一次,又叫日节律Ps:在生物机体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节律,因为这种离24开外部世界“时间线索的内源节律不是精确的小时,因此称为似昼夜节律如生物钟
(2)光周期现象指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各自光周期环境中,在自然选择和进化中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
①长日照植物:在光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才能进行生殖诱导并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进行生殖生长转化如牛著、凤仙花、冬小麦、大麦、油菜、甜菜和萝卜等
②短日照植物通常是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否则在长日照下就只进行营养生长,在早春或深秋开花如牵牛、苍耳、菊类、水稻、玉米、大豆、烟草、麻和棉等
③日中性植物只要其它条件合适,在任意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如黄瓜、番薯、四季豆和蒲公英等一般认为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北半球的南方),长日照O植物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北半球的北方)短日照植物可在北方获得加长的营养生长期,北方品种在南方种植可提前进入生殖生长动物对光周期的适应形成了长日照兽类和短日照兽类第三节生物与温度因子
1.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1)温度与生物的生长Q10)定义生物学常用温度系数(表示温度对生物生长或生化反应10℃速度的影响程度,及温度每升高生长或反应速度增加的倍数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称酶活性的三基点温度生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也服从三基点〃温度2温度与生物的发育生物的生活周期包括个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重要的发育阶段,生物只有通过生殖阶段才能繁衍后代某些植物如冬小麦、油菜等一定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诱导进入生殖期,进行花芽分化,这个低温阶段称为“春化〃过程生物发育调节对温度依赖性的最普遍表现是对有效积温有严格要求每一个发育阶段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有效积温,才能完成该发育阶段3温度与生物的地理分布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绝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分布的总格局4有效积温法则定义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个总热1735量可用有效积温表示又称有效积温定律,年雷米尔概括的植物在生长发育期间的温度低于一定临界值时,植物生长即停止,这时的温度是无效的,这个最低的临界温度称为生物学零度,即发育起点在一定生育期内,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温度叫活动温度,有效温度是活动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是一定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Ps:意义是植物熟制的安排;农业生产和虫害预报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栽培的植物,其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少,反之则较多
2.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1温周期现象定义:植物对温度有节奏的昼夜变化的反应称为温周期现象变温对种子萌发、个体形态分化和协调生长有促进作用多数植物,日温差越大,干物质积累越多,产量越高,而且品质越好,表现在蛋白质、糖分含量提高等2物候节律定义温度的季节变化形成相对稳定的年周期性变化,生物长期适应于这种节律性变化,形成相应的生长发育节律称为物候3休眠和滞育定义休眠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大多数冬眠、夏眠是对极端温度的适应休眠能使动物最大限度的减少能量消耗植物种子的休眠现象和后熟作用是植物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采用低温和潮湿的环境增加种皮透性以及打破休眠的措施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林业上常常使用的层积法〃就是以此为依据的
3.极端温度的生态作用定义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贝格曼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被称为阿伦规律1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
①零上低温对喜温动物造成冷害,使生物生理活动光合、呼吸、吸收和蒸腾等机能降低和生理平衡状态遭到破坏;
②冰点以下低温造成冻害,使生物体内结冰,细胞原生质膜破裂和酶蛋白失活与变性2生物对极端低温的适应:
①在形态方面,植物的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有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恒温动物为了适应寒冷地区和寒冷季节,增加毛和改善羽毛的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从而提高身体的隔热性能;
②在生理方面,植物常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分、脂肪和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动物则靠增加体内产热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但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