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浙江论语高考题【2009年6月】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日“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J子日“子欲无言”子贡日“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4.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俳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25.默写题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K评分参考力
24.
(1)举一反三
(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评析略
25.
(3)不义而富且..于我如浮云【2010年6月】
(三)(4分)
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弓I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选3小题)
(1)谨庠序之教,,(《孟子》)K评分参考I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25.
(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2011年6月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
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孔子韩非子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25.默写题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o,于我如浮云(《论语》)K评分参考力
23.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
24.(4分)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该相互补充
25.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2012年6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1)
(2)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K评分参考力
23.
(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2015年高考浙江卷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23.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2分)
24.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答案:
23.(2分)浩然之气
25.(3分)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2016年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
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
②不劳,其兴利多矣”【注】
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
②德通“得”
26.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口(不超过6个字)(1分)
27.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答案】
23.(1分)去无用之费
24.(4分)
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
②合理地节约用度
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