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答题时间分钟)30下图为清代台湾岛西北部地区聚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就清代初期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A.山地区和丘陵区C.丘陵区和平原区B.平原区和台地区**
2.到清代中期,开拓聚落的重点是(A.由河流D.台地区和山地区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丘陵区B.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台地区C.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台地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D.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丘陵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问答下题
3.
①②③三处聚落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A.靠近河流,地势平坦B.靠近铁矿产地,原料丰富C.植被良好,环境美丽D.地势高峻,气候凉快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第4题*
4.依据“地势平坦、取水便利,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依据图中供应的相关信息,完成5〜7题*
5.图中居民点分布在()A.河流三角洲平原B.山地半山腰C.河谷阶地D.河流冲积平原
6.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聚落布局充分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生物
7.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
②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态可能是()A.团聚型B.带状C.网状D.棋盘状**
8.图1是某校爱好小组对图2四条线路中的两条线路沿线聚落调查后作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哪一条?分析其自然缘由
(2)分析a、b两条曲线最有可能是沿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中的哪两条线路调查所得的结果?并说明推断理由
(3)分析a、b两条曲线所代表的聚落特征的不同并分析其缘由*
9.某地理爱好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探讨性学习活动,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依据所学学问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攻位于泗”(洒河水内湾环绕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相识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学问,试从聚落平安、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洒位”布局的缘由
(2)利用气候有关学问说明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坐北朝南修建?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觉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其缘由l.B
2.C解析第1题,沿海地区和河流中下游河谷平原区和台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暖和,水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相宜居住,有利于形成聚落第2题,由图可知,清代中期以来,开垦者起先从河流的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带沿河谷上游向山地区转移,在山间河谷地带形成聚落
3.A解析读图可知
①②③三处聚落均靠近河流,位于100米等高线旁边,地势平坦
4.B解析乙地地势较高,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且靠近河流,取水便利
5.C解析河谷阶地就是由于河床的下切作用而形成的阶地,大部分河流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河床是不断下切的,就会形成在河床与河的两岸形成类似阶梯状的阶地图中居民点位于河谷阶地上
6.A解析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7.B解析
②位于河流两岸,沿河发展,一般形成带状聚落
8.
(1)乙线路人口密度最小乙线路经过的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有,温带沙漠气候不相宜人类居住
(2)a是沿线路丙,b是沿线路丁调查所得的结果甲、乙线路旁边人口稀疏且聚落出现频度改变不大;丙线路穿过沙漠、黄土高原直到东部沿海,聚落出现频度改变大;丁线路穿过江南丘陵和长江沿岸平原,聚落密度大且改变大
(3)北方地区聚落出现频度改变大;江南丘陵和长江沿岸平原聚落分布集中,出现频度高聚落受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解析该题组通过两幅图对比建立关联性分析第
(1)题,考查人口密度的影响因素,既有自然环境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而该题依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乙线路自然条件最差,人口密度最小第
(2)、
(3)题,聚落的分布、规模大小与其地理条件亲密相关,就我国而言,一般南方聚落规模小、密度大,北方则相反
9.
(1)平安凸岸有自然水面围绕,有利于军事防卫;农业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有利于泥沙沉积形成土壤
(2)我国多数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天空,利于采光(光照条件好);冬季盛行偏北风,利于避寒
(3)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剧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解析
(1)“泊位”指的是河流的凸岸,凸岸是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利于军事防卫,且泥沙沉积,土壤肥沃
(2)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来线以北,房屋坐北朝南的缘由需从采光和避风的角度进行分析
(3)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剧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人流量大,渐渐形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