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延安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诗歌,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语言艺术特色
2.抓住关键句,学习这首诗是如何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
3.整体把握文意,体会诗歌字里行间所深寓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我们会想起什么呢?对,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延安老一辈的革命家呀,都对延安怀有深切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着怎样的情谊
二、教学新课
1.作者及作品背景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峰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再见曾经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一时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
2.民俗文化知识简介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奔放热烈目标导学一品读诗歌,概括内容
1.反复朗读诗歌,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本的五个层次各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明确全诗的感情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各层次应读出的感情色彩第一层激动、跳跃;第二层深厚;第三层真挚、亲切;第四层热情、明快;第五层激越、昂扬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层的内容明确第一层抒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第二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第三层描绘与亲人欢聚一堂的盛况;第四层喜看延安新风貌;第五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目标导学二品读诗歌,深入体会情感探究这首诗生动形象,热情奔放,意蕴深刻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表现出自身对延安最浓烈的深情,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写作技法表现了哪些情感
2.善用修辞表达情感如第二节中,“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孔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诗句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正为能投身于其中倍感自豪第三节中,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第四节中,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诸句,综合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表达自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延安焕然一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选取延安独有的风俗民情表达情感在第三节中,诗人通过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盛情接待的情景来表达炽热的感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时,突出描写了烧热的炕、地上生起的木炭火,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
4.运用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情感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地方色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是陕北的一种民歌形式;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同时也借此看出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目标导学三理解“信天游”在文中的体现1,请同学们结合以前学习诗歌的经验,说说本文在形式上与以前学过的现代诗相比有何特点明确1格式上每两句一节,有时一节就表现一个意思,有时多节共同表示一意2节内押韵,未必全然押韵,也可能存在隔句押韵的情况3两句一节的事中,善用比兴手法,通常为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
2.试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比兴”这一特点明确1“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备课笔记3“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上句起兴,又兼有描写环境的作用小结《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深刻体会文本感情材料一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材料二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材料三“花篮的花儿香,听我们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一首《南泥湾》早已家喻户晓,人人都会哼唱上两句而作为中共中央在陕北的重要活动之一,正是因为有了南泥湾的大生产,才有了革命军民的情谊材料四正在抗战时期,贺敬之到了延安,抗战的残酷教育了他,并使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延安,贺敬之进入鲁艺,与丁毅执笔创作了《白毛女》,也创作了《南泥湾》等经典歌曲的歌词在延安,贺敬之还主动请求到前线去,但没有被批准朱德总司令听说后,亲自接见他们,鼓励他们说“你们的思想是很好的,但是延安后方也需要人”1945年日本投降,实践毛主席《讲话》和讲演精神的鲁艺大批师生,走向了新的“大鲁艺”就在此时,贺敬之参加了以艾青为团长的华北文工团,东渡黄河,走向了广大的华北解放区……70年后,再次回顾往事,贺敬之说,最使他心潮难平和深思无已的不是平凡的个人经历,而是身心所系的伟大时代,那个时代的当时、后来和未来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诗歌内容,以“贺敬之与延安”为话题,尝试写一篇小文章
三、板书设计内容诗人情感重见亲人的喜悦之情回延安赞美延安当年火热生活对延安忆延安回延安《话亲人相见时的热烈、喜悦,无限怀念延安观延安见延安新貌的无比喜悦热情赞美「祝延安展望前程的自豪喜悦教学反思在诗歌分析的过程中,对延安的历史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要详可取之处加介绍,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诗的主题由于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所采用的形式又不是学不足之处生所常见的,因此应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导入,对信天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