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理响中国】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作者向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底色,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依据“五个突出特性“尤为重要在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过程中,“五个突出特性〃尤为重要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需要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从历史连续性出发来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有利于世界认识和理解一脉相承的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讲求创新性须采用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体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在数字时代,文学艺术、文物文创、国风服饰等都可以通过数字艺术形式传播跨越国界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在内容上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的民间叙事和公众阐释,在”日用而不觉”的生活实践中,挖掘和提炼能够与世界人民“说得清、道得明〃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需要立足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文化统一性和政治统一性〃一体”结构的文化和大一统特征的政治,是中华民族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泉文化上的中国是政治上的中国〃维护统
一、防止分裂的重要基础,在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时,着力讲好中国家国同构天下一家〃多元一体〃的故事,传递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传播更具通解度”的文明观和国家观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需要弘扬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内部多支文化和谐共存、多个社会发展子模式相互借鉴,外部则始终坚持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传统,吸纳外来文化和异质文明中国从来都不会自立于世界之外,中外文化交流始终频繁,并在碰撞交融中革故鼎新基于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需要展现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故事,以共情的方式抒发中华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主张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需要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亘古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文明的和平观通过哲学、艺术、礼仪等途径渗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融入天下太平”的政治理想之中提炼人类命运共同体〃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类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有利于突出和平性这一全人类共同价值,树立中国始终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形象,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引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三方面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曾被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从器物之变、制度之变到思想之变如今,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划分对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提炼,即物质文明(器物)、精神文明(思想)、制度文明(制度)在物质文明方面,近年来一系列重大考古项目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文明历经了时空、王朝、社会性质等变化,但文明形态具有稳固的连续性农业、玉器、青铜器、建筑、丝绸、”四大发明〃等文明要素,均在考古属性和物质形式上呈现清晰的前后承继关系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化、外延式的呈现,重在形〃文化遗产是文明历史的见证与结晶,也是精神标识的重要来源天坛、故宫、长城、马踏飞燕等是常用的跨文化传播符号,能够以其精湛工艺、恢宏气象、美学意境激发跨越国界的共鸣,让国外民众感受文明瑰宝的魅力,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中国日常的饮食、服饰、瓷器、乐器等将中华文化隐于日常叙事,突破地域、语言的藩篱,润物无声地向各国人民传达丰富的中华文明内涵在精神文明方面,语言文字、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小说戏曲、书法绘画、天文历法、节庆民俗、医药养生、武术体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地体现了人文精神、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倡导和而不同”助力消弭不同文明之间的分歧昌导亲仁善邻〃为破解全球治理和大国外交难题发出中国倡议;倡导“天人合一以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有益参考通过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增强国际社会认同在制度文明层面,中国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形成了诸如郡县制、科举制、监察制度等蕴含多元一体〃格局的制度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得到不断激发,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国古代文明中政治思想的人文精神和民本主义的价值取向深刻关联,并在当代中国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文化资源,给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丰厚土壤在向世界阐明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时,应立足于三个有机统一,即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有机统
一、多数民主与少数民主的有机统
一、刚性民主与柔性民主的有机统一这将有助于国际民众了解中国民主制度所蕴含的中国智慧,理解中国民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贯通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世界意义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当代价值需要与世界意义贯通起来,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共情共构通过全球性媒介事件中的共享传播来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一是价值理念共享可以借助全球性体育赛事来实现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同时,把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巧妙地编织进国际叙事之中,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立春节气短片,传达了中国的生态观和道法自然的民间智慧,闭幕式上则以折柳寄情”意象展现惜别怀远、和平友谊的中国式浪漫二是文化资源共享可以通过国际间文明倡议和合作来实现年,中法两国将联合开展巴黎圣母院与秦始皇帝陵木质遗存和土遗址2保0护24研究,无论是在此过程中的鉴定、评估、保护等方面的合作研究,还是共同培养文化遗产科技保护人才,都将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达成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提炼展示通过共情传播促发国际叙事的双向情感连接与互动共鸣在国际传播中诉诸情感,来突破时空局限、跨越文化差异、弥合意识形态鸿沟拥有真实感、细致化、人情味的具象化叙事,能够激发国际受众的共鸣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社会,以小故事体现大关怀,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才能在中华文明标识与国际受众之间搭建起情感联结,融通中外,相知相悉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可以选择亲情、爱情、友情等最容易共情的情感体验来拉近彼此的情感距离比如,中国古代就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千古佳话,西方也有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凄美故事爱情蕴含着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世界共通的情感内核,在国际叙事中就能自然达成情感性共情和认知性共情通过共构跨传播共有经验来跨越交流互鉴障碍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提炼、翻译和展示,难免会因为文化和语言差异形成理解鸿沟,在跨文化传播中产生文化折扣甚至误读误解,比如中国龙尊贵祥瑞的象征与西方龙“邪恶贪婪的象征,形成了中外认知错位,因此龙的传人”所凝聚的中华民族向心力意涵,也难以被西方社会所理解在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提炼展示中需要弥合共有经验范围的缺失,在新媒体环境下用好全媒体手段,让中华文明“走出去利用大数据和算法推荐技术,进行分众化、精准化国际传播,通过在地化、个性化的内容分发,与国际受众长期共构共有经验,实现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