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金峰小学“书香家庭”评选实施方案为促进我校首届“读书节”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积极打造翰墨飘香、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书香校园氛围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广泛开展家庭读书活动,积极营造温馨、友爱、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评选条件和办法
1、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建立有“家庭书屋”或“家庭书架”
2、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读物
一、二年级学生至少20册;三年级学生至少40册;
四、五年级学生至少60册定期为孩子购买一些有益的书籍、报刊
3、家长和孩子能共同拟订读书计划,按计划读书家长能教育并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4、“亲子共读”每周至少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5、每月至少有一次读书交流,家长与孩子共同讨论交流读书心得、读书方法经常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读书情况
6、家长能鼓励并督促孩子写读书笔记或做读书摘录,引导孩子在读书中思考人生,认识世界,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帮助孩子养成记日记,勤练笔的好习惯
7、家庭对学校、班级读书活动的支持力度大比如学校读书活动开展、班级图书角创建工作等
8、利用周末或其他休息时间,家长能带孩子到书店或图书馆买书、看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休闲时尚家庭读书活动能做到坚持不懈
9、孩子品行表现良好,学业优良,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读书交流会、阅读等活动
二、推荐方式
1、采用自愿报名、班级推荐、公开评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各班先进行初评,按班级人数10%的比例上报学校
3、学校将根据评选条件进行审定,评选出学校“书香家庭”,进行表彰
4、评选结果及先进事迹,将在学校“读书节”专刊上予以登载
三、报送要求
1、各班主任于5月26日前,将推荐的“书香家庭”材料交学校审核
2、上报材料包括
(1)“书香家庭”申报表
(2)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或事迹材料、读书笔记或读书摘录等
(3)家庭中开展的亲子读书活动资料(家庭书架照片、家庭书目单、亲子共读照片等材料)附
1、“书香家庭”申报表
2、彖庭教育优秀书籍推介2014年5月6日申报日期年—月—日学生所在班级姓名家父亲工作单位长姓母亲工作单位名家庭住址读书架()个藏书()本本学期新购()本每天阅读时间共约()小时环订报刊()种境读书格言家庭读书简要事迹家庭阅读特色活家庭动阅读感言家长签名班级推荐意见教导处审核意见审班主盖任年章年核月日月日学校审核意见意经审核,同意评为见盖章年月日彖庭教育优秀书籍推介
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2.《我的事业是父亲》(作者蔡笑晚)本书是一部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生动教育方法的长篇纪实作品,也是一部写给天下父母的励志书,更是一部以“父亲”的名义发出的棒喝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更是失败!本书作者蔡笑晚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他有六个小孩,孩子中学以前一直生活在乡村十多年后,六个孩子个个长大成才,功名赫赫这位平凡父亲的理念朴素而异样父亲,就是一生的事业!为完成本书写作,作者历经六年弹精竭虑,不断增删修改它使得本书既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子书,也是一部难得的贮满诸多教子实践、教育理念,可操作、可模拟、可仿照的家庭教育实践读本
3.《做最好的家长》(作者李镇西)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强意志的磨练、“代沟”的超越、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高三冲刺阶段的关照……为各阶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
4.《妈妈说话的智慧》(作者朴滋淑、金勇)“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再不听话就把你赶出去!”作为妈妈的你是否曾不止一次说过这些话?你是不是无意中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本书是一把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通过实例展示了妈妈的说话习惯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让妈妈理解孩子的想法,对症下药,使妈妈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更自然妈妈一句恰当的鼓励能让孩子更加努力,激发出孩子更大的潜能,一句不负责任的话能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影响到孩子的性格甚至未来的职场生活本书模拟了50多种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并分析妈妈的话对孩子的影响看一^看你是不是也说过其中一句或几句不应该说的话呢?是不是正确地鼓励过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