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传染病专科护士汇报
一、疾病概述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等特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流感,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可呈季节性爆发流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影响人群范围广,包括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更易感染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传染病的病因主要是各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例如,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这种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细菌类传染病如肺结核,其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该菌可在人体肺部等部位生长繁殖-真菌性传染病如念珠菌病,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大量繁殖引发感染-寄生虫病如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2.发病机制-以病毒性传染病为例,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需要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可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然后病毒通过膜融合或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自我复制在复制过程中,病毒的基因表达会产生各种病毒蛋白,这些蛋白可能会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导致细胞病变甚至死亡大量被感染的细胞死亡后会释放出更多的病毒,进一步感染周围的细胞,同时也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细菌感染人体后,有些细菌可释放外毒素,如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痉挛毒素,它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痉挛等症状;有些细菌则依靠内毒素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如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可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导致发热、休克等全身性反应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发热是许多传染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不同传染病发热的热型不同,例如稽留热常见于伤寒,体温持续在39-40C左右,波动范围不超过弛张热多见于败血症,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可达2c以上-乏力、疲倦也是常见的全身症状在感染传染病后,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消耗能量,同时病原体对机体的损害等原因,患者会感到全身无力、精神疲倦-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在病毒性传染病中较为常见,如流感患者常有明显的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释放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2.局部症状-呼吸道传染病常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例如肺结核患者会有咳嗽、咳痰,严重者可出现咯血,咳痰可呈黏液痰、脓性痰或痰中带血等情况,这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对肺部组织的破坏和刺激,导致肺部的炎症反应,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增多并伴有血管损伤-消化道传染病则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像霍乱患者,由于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作用于肠道黏膜,使肠道黏膜细胞分泌大量的肠液,导致剧烈的腹泻,严重时可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四、治疗要点
1.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对于病毒性传染病,目前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可供使用例如治疗艾滋病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HIV的逆转录酶,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细菌感染时常用抗生素治疗但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例如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可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则可选用头抱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真菌性传染病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治疗念珠菌病的氟康唾,它可以抑制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合成,从而破坏真菌的细胞膜结构,起到杀菌或抑菌的作用-寄生虫病则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类型选择相应的驱虫药物,如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它对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有杀灭作用
2.对症治疗-对于发热患者,如果体温过高(一般超过
38.5℃),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以降低体温,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在严重呼吸衰竭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如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当患者出现呼吸窘迫、低氧血症时,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对于腹泻患者,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或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氯化钾等溶液,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五、实验室检查结果
1.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在不同传染病中有不同的变化例如,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通常会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高于正常范围,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刺激骨髓释放更多的白细胞到外周血以对抗细菌而在病毒性传染病中,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降低或略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相对升高,如在流感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往往正常或略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于传染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可产生乙肝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等,通过检测这些抗体的存在及滴度变化,可以判断感染的阶段,如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可能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可能是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反应,也可能是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并产生了免疫力
2.病原体检测-直接检测病原体是确诊传染病的重要依据对于细菌感染,可以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等方法检测如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涂片可进行抗酸染色,如果发现抗酸杆菌,则高度提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同时,痰液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则可确诊-对于病毒性传染病,可采用核酸检测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毒核酸在新冠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就是确诊新冠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采集患者的鼻咽拭子等标本,检测其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寄生虫病可通过粪便检查查找寄生虫卵或虫体例如在蛔虫病患者的粪便中可发现蛔虫卵,这有助于诊断蛔虫感染
六、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患者体温升高,可能会伴有寒战、出汗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增加机体代谢负担,严重时可能导致惊厥等并发症,尤其是儿童患者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许多传染病患者由于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原因,摄入的营养物质减少,而机体在感染期间代谢率增加,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多,从而导致营养失调如伤寒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肠道病变,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同时高热会消耗大量能量,如果不及时补充营养,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贫血等情况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常见于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传染病患者如霍乱患者由于剧烈腹泻,短时间内可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不及时补充,可导致脱水、休克等严重后果
4.焦虑-患者得知自己患有传染病后,可能会担心疾病的预后、传染给家人等问题,从而产生焦虑情绪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社会对艾滋病存在一定的歧视,患者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病情被他人知晓,同时也对疾病的不可治愈性感到担忧,这些都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心理
七、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休息与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休息环境,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对于发热患者,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8-22℃,湿度在50%-60%左右-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合适的饮食对于营养失调的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肺结核患者,由于身体消耗较大,可多给予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对于有腹泻症状的患者,应给予清淡、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对于发热患者,要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规律,如热型、发热的持续时间等;同时观察患者有无伴随症状,如头痛、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出入量,对于有体液不足危险的患者,准确记录患者的饮水量、进食量、呕吐量、尿量等,以便及时调整补液量和速度
3.对症护理-体温过高患者的护理当患者体温超过
38.5℃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在降温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出汗情况,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防止患者着凉-有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以利于呼吸;给予吸氧,根据患者的缺氧程度调整氧流量;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变化,及时发现呼吸衰竭的早期征象-腹泻患者的护理保持患者肛周皮肤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必要时可涂抹凡土林等保护皮肤;观察患者的腹泻次数、粪便的性状、量等,及时留取粪便标本送检
4.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预后等,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例如对于艾滋病患者,要向其强调艾滋病是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患者受到歧视
八、案例分析
1.现病史-患者李某,男性,35岁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39.5℃,伴有畏寒、寒战,自行服用解热镇痛药(具体药物不详)后体温可暂时下降,但数小时后又复升同时出现咳嗽,初为干咳,后逐渐有少量白色黏痰,咳嗽程度逐渐加重,无咯血及胸痛患者自觉乏力、疲倦,食欲明显减退,近5天来进食量较前减少约一半,伴有恶心,但无呕吐3天前开始出现腹泻,每日3-4次,为黄色稀便,无脓血及黏液,伴有腹部隐痛患者发病以来体重减轻约2kg,睡眠质量差,夜间易醒患者否认近期有外出旅游史,但回忆起发病前1周曾参加过一次大型聚餐活动,聚餐中有部分人有类似咳嗽症状
2.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咳痰、乏力、腹泻等症状,考虑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性疾病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略升高,初步考虑为病毒性感染进一步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最终诊断为甲型流感
3.治疗及护理-治疗-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按照标准剂量,每日2次,口服对于发热症状,当体温超过
38.5℃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治疗针对腹泻症状,给予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给予蒙脱石散止泻-护理-一般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单人病房,室内温度保持在20℃,湿度为55虬饮食方面,由于患者食欲减退,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水果泥等,鼓励患者少食多餐-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性状、量等,同时注意观察腹泻的次数、粪便的性状以及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对症护理患者体温升高时,给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当体温超过
38.5C时,遵医嘱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用药后观察患者体温下降情况及有无出汗过多等不良反应对于腹泻患者,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甲型流感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预后良好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担忧和焦虑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