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B.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C.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D.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解析选C抓住对话标志词“曰以及做宾语的代词“之”即可断句参考译文在这以后,因穆宁有的谋划未能付诸实施,颜真卿迫于形势严峻,放弃平原郡城,夜里渡过黄河向南溃逃,到达凤翔去拜见唐肃宗肃宗皇帝询问抵抗叛贼的情况,颜真卿说“因为没有采纳穆宁的建议,导致功业未能完成”肃宗惊奇这句话,就派人乘驿马快召穆宁入朝,打算委任他重要的职务恰巧颜真卿因为直言上奏违背皇帝的旨意,委任穆宁的事就停了下来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武帝即位,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上诏报答后为青、冀二州刺史,在政清勤,而谦卑下士,言议未尝及时事,上更以敬重之未几卒,上深加叹惜(选自《南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思启陈做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B.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C.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D.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解析选C句中,“启陈政事”是语意完整的句子,后需断开“太庙之南”与“司农以北”句子结构相似,“弘修文序”与“广开武校”相对,后面均需断开参考译文武帝即位,崔祖思上奏书陈述政事,认为“自古办事必须通晓事理以成就事业,一定要以教学为先导应该在太庙南面,大建学校,在司农以北,广开武校“皇上下诏答复酬谢后来,崔祖思任青州、冀州二州刺史,为政清廉勤勉,而且礼贤下士,言谈议论从未涉及时事,皇上因此更加敬重他不久后去世,皇上深深叹息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ZXZ\/\Z\Z\ZXZ\Z\ZXZ\Z\ZXZ\Z\ZX✓\Z\ZX✓\Z\Z\Z\ZXZ\Z\Z\Z/\/\Z^Z\Z^/\Z\Z\Z\ZXZ^/\Z\/S/\Z\ZXZ^/\Z^/\Z\/^\/\^Z\/\Z\Z\Z\ZSZKZVXZKZ\Z,KZKZ\ZSZV/\^SZKZ\Z\Z^/X/,\Z\Z,Xy,kZKZXy,Z\Z\Z,Z\Z\Z,\Z\Z,\ZV^ZXZ,\Z\Z\Z,\Z\Z,XZ,\Z\Z\^.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我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8.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C.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D.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解析选B“……者谓之……”两句句式整齐,应在“诽谤”后断开;“……于世”“……于胸”“……于耳”三句句式整齐,应在“世”“胸”“耳”后断开此乃……也”为固定句式,应在“此乃”前断开剩下的“虚美熏心实祸蔽塞”8个字,仔细研读,可以发现这是分别由“虚”“实”领起的两小句,应在“实”前断开参考译文我听说秦朝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其中一条现在还存在,就是负责审案的官吏违法判案的问题秦朝时,看不起文学,崇尚武勇精神,轻视奉行仁义的人,重视负责判案的官吏,正直的言论被认为是诽谤,阻拦犯错误的话被说成是妖言,所以那些尽忠于国事的大臣在那时不被重用,忠良恳切的言辞都郁积在胸中,称赞阿谀声天天响在君主耳边,虚伪的赞美迷住了君主的心窍,而实际存在的祸患被遮蔽、掩盖住了,这就是秦朝失去天下的原因如今天下靠着陛下的仁爱笃实,没有战争的危险和饥饿寒冷的忧患,父子、夫妻合力安家但是天下太平还未完全实现,原因就是刑狱乱加于人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利法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上下相循而古今这张琴的材料,是桐木桐木原本生长在深山幽谷,依靠着巨大的石头,经受着风雨的侵袭、云烟的蒸润,木质纹理像老虎、凤凰一样光彩焕发,质地像金玉那样完美,不能说不是良材如果制作者能按照标准制作,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上等的使君王得到,可以拿它献给宗庙,陈设在朝廷;下等的使士大夫得到,可以宣泄滞气,培养德行,引导情操,和睦心志怎么会变得黑黑的、弯弯的,成为腐朽而无用之物呢?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之遗,而腐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质即事鹰而理亦真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若此者其可废乎?解析从句式来看,“事真而理不鹰”与“事鹰而理亦真”对仗,“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句式相同,这些均是断句的依据当然,断句还得依据前后文语境,通译整个文句,检验断句正确与否参考答案事真而理不魔/即事腐而理亦真/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若此者/其可废乎?参考译文(作品中的)人不一定要在他身上发生某事,某事也不一定要附着在某个人身上那些真实的故事所阐述的道理可以弥补国家藏书的遗失,而那些虚构的故事所阐述的道理也一定会有一些慷慨激昂的劝诫诱导、悲歌感慨的意旨故事情节是真的,道理就不会假,即便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所阐述的道理也一定是真实的,不会妨害风俗教化,不会弄错圣贤所阐述的道理,也不会违背诗书经史所阐述的经义像这样的话,这些通俗小说难道可以废弃吗?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苻坚将南征,遣使者问王嘉嘉曰“金刚火强”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使者还告,坚不悟,复遣问之,目“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咸以为吉明年癸未,败于淮南,所谓未年而有殃也人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衣服在架,履杖犹存,或欲取其衣者,终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履杖诸物亦如之解析解答本题要借助文言虚词,特别是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等来判断;还可以参照文言句式的特点来判断本句说的是王嘉的一系列动作,比较紧凑,可根据“正”“脱”“弃”“下”等动词加以判断参考答案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参考译文苻坚准备南征,派使者向他询问吉凶王嘉说“金刚火强”说完便跨上使者的马,端正衣帽,慢慢向东走出数百步,然后策马返回,脱掉衣裳,丢掉鞋帽而归,下马之后盘坐在床上,一言不发使者回来后据实相告,苻坚不能理解,又派人前来问他,说“我们的国运如何?”王嘉说“未央”大家都以为是吉兆第二年是癸未年,苻坚在淮南被打败,这就是王嘉所说的未年有灾殃如果拜候他的人心诚,他就接见,心不诚他就隐藏起来不见只见他的衣裳挂在衣架上,手杖仍在原处如果有人想取他的衣裳,始终够不着,踮起脚跟去取,衣架会变得更高,但房屋却没有变大,鞋杖各物也是如此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解析断句时先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本题明显的语言标志是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一个句首发语词“且“,可先行断开再依据上下文的文意破解难点参考答案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参考译文正逢前丞相常衮做福建的观察使,他在写文章方面名气很大,又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他到任这一天,把欧阳先生比作“芝英O欧阳先生每写一篇文章,都会得到赞赏奖掖一有游戏娱乐和宴请,一定会叫上他欧阳先生谦虚有德行,行为不逾越礼节,常公对他的了解一天天加深慢慢地,欧阳先生的名声在江淮地区越来越大,甚至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当时人们都说常公能识英才不久陆相贽掌管科举考试,搜罗天下的好文章,选拔的人才之多前所未有,因此欧阳先生也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