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内蒙古大豆生产现状分析SWOT大豆是世界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也是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物资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优势产区集中,属于我国典型的绿色大豆产业带,近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大豆生产,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全面落实大豆振兴计划,稳定发放大豆生产者价格补贴,持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着力优化大豆种植区域,稳步提升大豆产量,进一步挖掘大豆生产潜力,为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和保障新时代粮食安全贡献内蒙古力量
一、内蒙古大豆生产现状
(一)大豆产量企稳回升近十年来,内蒙古大豆总产量屡创新高,生产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内蒙古大豆总产量从2013年的
128.6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
245.4万吨,达到近十年的产量峰值,增长了
90.8%,年平均增长
7.4%,同期粮食产量从
3070.5万吨增长到
3900.6万吨,增长了27%,年平均增长
2.7%,大豆产量增速远高于全区粮食产量增速大豆总产量2016年突破150万吨,达到
150.8万吨;2019年突破200万吨,达到
225.97万吨,2021年掉至200万吨以下,2022年突破历史新高,达到
245.4万吨从大豆总产量在全国排名来看,内蒙古自治区稳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黑龙江省,从2015年起,内蒙古大豆产量占全国大豆总产量连续保持在10%以上,2022年内蒙古大豆产量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
12.1%
(二)大豆面积稳中有增近十年来,内蒙古大豆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常年播种面积保持在700千公顷以上内蒙古大豆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
796.3千公顷增加到2022年的1222千公顷,增长了
53.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4.9%,同期粮食种植面积从
6253.1千公顷增长到
6951.8千公顷,增长了
11.2%,年平均增长率为
1.2%,大豆种植面积增速远高于全区粮食种植面积增速除
2013、2014年外,大豆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800千公顷以上,2018年突破1000千公顷,达到
1094.2千公顷,2022年创历史新高,达到1222千公顷从大豆种植面积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常年稳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黑龙江省内蒙古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比重稳定在10%以上,2018年占比最高,达到13%
(三)大豆单产稳定提高近十年来,内蒙古大豆单位产量稳定提高,是大豆种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内蒙古大豆单产从2013年1615公斤/公顷增长到2022年2008公斤/公顷,每公顷产量增加了393公斤,增长了近
24.3%,2022年单产达到最高水平,为2008公斤/公顷
二、内蒙古大豆生产分析SWOT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策略性分析工具,用于评估一个项目、组织或个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一)大豆生产优势
1.区域聚集优势明显区域聚集是发展高蛋白大豆,延伸大豆全产业链的天然优势,这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种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内蒙古大豆核心产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兴安、通辽和赤峰东部四个盟市东四盟(市)的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区大豆种植面积、产量的比重稳定在九成以上,其中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面积占东四盟(市)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在八成左右,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地区又主要集中在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近十年这一区域的大豆生产竞争力不断增强
2.大豆优良品质有保障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非转基因绿色优质大豆主产区之一东部四个主产盟市的气候和土壤等资源条件优良,同时工业污染少、生态环境好、病虫发生轻、农药化肥投入水平低,属于优质绿色大豆产业带,可以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有着发展绿色食用大豆的天然气候和环境优势生产的绿色大豆产品生物活性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高、外观品质优良,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食品品质,其市场潜力巨大,利于打造以呼伦贝尔、兴安盟为重点的绿色有机大豆产业带此外,内蒙古同时拥有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两大区域性大豆良繁基地,为良种大豆供种提供了保障,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豆产量,优化大豆品质
3.政策扶持助力大豆种植近十年来,内蒙古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大豆振兴计划”,陆续出台了《促进内蒙古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在推动大豆生产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政策因素起到关键性作用按照国家政策要求,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建立大豆补贴机制,将通过价格实现的补贴改为对大豆种植者的直接补贴2017年开始实行大豆生产者补贴,大豆生产者补贴有效保障了农民收益,调动了农户大豆种植的积极性同时在大豆优势主产区东四盟(市)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推广玉米一大豆轮作,发放耕地轮作补贴,一系列鼓励大豆种植政策保证了近十年来内蒙古大豆种植面积平稳增长
(二)大豆生产劣势
1.大豆价格波动大影响种植积极性近十年来,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大豆价格波动较大根据全国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数据显示,2012—2022年期间,全国大豆集贸市场价格最低价为2012年的
5.85元/公斤,最高价为2022年的
7.8元/公斤2012—2022年内蒙古大豆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
110、
111.
5、
101.
6.
91.
9、
98.
3、
97.
1、
97.
3、
90.
5、
114、
110.8,
105.7,可以看出大豆价格波动区间较大,价格波动大、种植风险高、收益不稳定,较大程度上影响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2.优质大豆品种少导致单产水平偏低内蒙古大豆主产区的单产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豆单产水平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大豆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农民习惯于自留种子,导致良种推广难度大,优质品种更换周期长,同时内蒙古优质专用的大豆品种偏少,影响大豆总体的种植质量和单产水平提高
3.比较收益低使得农户偏向种植玉米玉米和大豆都属于同季节种植的农作物,一直以来存在相互“争地”的矛盾玉米相对收益较高,近年价格持续攀升,且玉米生产者补贴稳定发放,玉米种植难度小,投入的时间成本较少,而且产量较高,相较而言玉米的比较收益更高,所以农户在大豆和玉米的选择上更加倾向种植玉米,老年人选择相对种植简单的玉米,精力投入少,年轻人也大多选择时间投入小的玉米,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
(三)大豆生产挑战
1.大豆单产再提升难2022年内蒙古大豆单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单产再提升难度较大2022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费特旗推广“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管栽培技术”,历时三年研发大豆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升大豆种植单产,不断刷新东北地区大豆单产纪录,但内蒙古大豆适宜种植区集中在东部盟市,中西部地区大豆单产偏离,拉低全区大豆单产水平由于大豆种植区域跨度大,大豆品种相对较杂,使得优质专用的大豆品种很少,内蒙古专用品种的种植规模无法形成同时受制于耕地零散化、碎片化等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无法发挥规模种植优势,大豆单产提升难度较大
2.大豆产业发展落后目前,内蒙古大豆加工产业较为落后,加工企业主要产品为豆油及豆粕,其中一部分小型加工企业只生产豆腐、豆酱等豆类传统制品,未建立起完备的大豆产业集群及加工体系,增值链较短大豆收购调研过程中发现,外省粮商收购的比重较大,本地大豆加工龙头企业不足,加工转化率较低,没有建立完善的品牌保护体系,较难将大豆产业链附加值留在本地
3.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难度大2022年国家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目的是增加大豆产量,提升大豆自给率但从目前种植情况来看,复合种植除草技术掌握难度大,大豆、玉米产量均与预期有较大差距复合种植投入成本高,即使加上种植补贴,复合种植与清种玉米的净收入比较也没有明显优势,且二者投入的精力差距巨大,尤其是复合种植打药施肥技术非常繁琐,技术操作稍不熟练就会造成减产,部分农户种植意愿下降
1.饮食结构调整增加大豆需求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居民改善食物营养结构的愿望迫切,对高蛋白食品的需求加大,越来越多的大豆加工产品走上人们的餐桌大豆作为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素有“田中之肉、营养之王”的美誉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质40克左右,是小麦的
3.6倍、玉米的
4.2倍、大米的5倍,大豆还含有异黄酮、卵磷脂、皂甘、可溶性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重要保健功能,因此国产大豆的食用市场广阔,大豆食用量将会大幅增加
2.畜牧业发展增大豆粕饲料缺口内蒙古要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提升重要农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离不开对大豆的需求豆粕作为高蛋白质,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豆粕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能够促进牲畜饲料营养的吸收大豆加工后产生的豆粕作为重要的基础性饲料原料,饲用豆粕需求缺口较大
三、内蒙古大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策补贴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完善补贴方案,充分发挥补贴政策对提高种植户收益、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的推动作用,打破单一的补贴模式,将大豆补贴政策与其他惠农政策挂钩协作,改变农民种植作物的盲目性和跟风行为,降低大豆种植的市场风险同时,进一步压减各环节补贴发放时间,加快补贴到户时间,让补贴发放更精准、更及时积极探索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稳定农户种豆收益
(二)持续提高大豆产能水平加大大豆育种主体的科研投入,开展多用途、多类型品种的选育,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推动科企融合,加快优良品种的快速推广,充分发挥大豆育种基地功能,从大豆种质、种源入手提高大豆单产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适度向大豆生产保护区倾斜,改善大豆生产基础条件,建成一批旱涝保收的大豆生产基地,组织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开展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大豆产业发展探索先进种植技术
(三)进一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破解耕地资源制约,推动玉米和大豆兼容、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选配适宜复合种植的大豆和玉米品种,积极探索最佳种植模式和种植带型,加快配套或者改装种植、喷药、除草、收割专用农机,加快解决复合种植各个阶段技术难点,广泛开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技术培训统筹考虑不同地区情况,深入调研农户技术需求,整合多部门多主体资源力量,及时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