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一年级红旗渠小故事一年级红旗渠小故事在山西、河北、河南三界交界处,有一座县级市,叫做林州市,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六十多年前的林州叫做林县、林虑,以杨贵、李贵二贵为首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提出了用林县人民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言,于是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顺县把漳河水引林县,1960年三万七千多名民工来到了漳河边开凿,并且给这条渠命名为红旗渠红旗渠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文革的迷乱时期,修渠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民工每天只有6两粮食掺和着野菜、树皮来充饥三万七千多名林县民工克服种种困难,在太行山上劈山开石,架起了157余个渡槽,打通2n余个隧道终于修成了宽8余米,高6余米全长约71公里的总干渠林县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这个奇迹,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堪称为人力、人智、人气的绝笔不要说以当时的条件,即使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是相当困难的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如人工天河纵贯林县全境它的建成结束了林县水贵如油的历史,大大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还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一大景观你知道为什么要修建这条水渠吗?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从1436年到我们新中国成立,在这短短的514个年头里,光是林县发生的自然灾害就达到了100多次其中因为干旱而导致颗粒无收的情况,更是直接占据了自然灾害的三分之一大部分的时间旱灾一来就是几年,人们因为缺水而造成的饥荒,更是数不胜数为了摆脱这次灾难,在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开凿了这条红旗渠,也被人们叫做幸福之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内核所在,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要立足当下,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干好本职工作,积极的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一年级红旗渠小故事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林州市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林州土薄石厚、水源奇缺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共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为了解决吃水难的问题,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仅凭简单原始的工具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间削平1250个山头、打通2n个隧道,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起步,蜿蜒1500公里,把浊漳河水从山西引入林州大地1960年2月,太行山上的开山炮声,拉开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全国各地都在勒紧裤腰带度灾荒,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钉一双手,迎难而上向大自然开战张买江是当年最小的一名修渠人,如今已73岁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也是修渠大军中的一员,任南山村施工排排长然而,在1960年5月13日傍晚收工放炮时,因通知工友躲炮而被飞石击中头部不幸牺牲,年仅38岁张买江是次年正月初七进入工地的父亲牺牲后,身为家中长子的他,每天要和母亲分担挑水的任务一次,母亲去取水,人多拥挤,一下子被挤落到池塘里母亲穿着一身湿棉衣,扛着空桶,一进家就带着年少的张买江去了工地母亲对我说,你爹没有修成渠就走了,你得把水带回来,带不回来,你就不要回来了张买江回忆,在工地上,起初大家照顾他,让他做些轻活,但他偏要捡重活干,每天走七八十华里,在各工地之间穿梭,母亲给他做的布鞋不到一个月就穿破了,脚底被磨出血泡当年,像张买江这样的数万修渠民工涌到修渠工地,没有地方住,他们就自己动手解决住宿问题有的住山崖、宿石缝,有的垒石庵、挖窑洞、搭席棚几块篷布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总指挥部,三块石头支起一口大锅就是大伙房这一战,就是10年1969年7月,全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工程全面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
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工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从此,林州地图上多了一条代表水的蓝色曲线林县人民不仅把愚公移山的精神永远定格在太行山上,更把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镌刻在了这座太行丰碑之上一年级红旗渠小故事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西部太行山麓,是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建设起来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该渠1960年2月动工兴建,1969年4月全部竣工原名引漳入林工程,后更名为红旗渠由林县人民群众修建的红旗渠这一宏伟工程,曾轰动国内外,被誉为人定胜天的壮举,有人工天河之称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
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
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是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