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淄川实验中学田淑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德育目标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教学难点・
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两篇文章手法独特,表意含蓄蕴藉,含而不露,不读难以领悟,教学时宜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创设学习氛围《陋室铭》为骈体文,句式整齐而变化有致,是体现朗读音乐美的绝好材料;《爱莲说》也讲究骈句、散句交错运用,读来顿挫有致,铿锵悦耳教师应指导学生读骈句注意骈句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不为六一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2则又更号六一居士3常置酒一壶4将退休于颍水之上5六一何谓也
3.醉翁指的是
4.翻译“是为五一尔,奈何?”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语段的内容板书设计・的节奏特点,四字句一般为二二节拍,五字句多为二一二节拍,上下句节奏一致,韵脚要读出长音;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较长停顿;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努力以声表情,以音达意,声情并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与“乐”,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激活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品评鉴赏
3.比较阅读法可将两篇短文比较,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铭”与“说”两种古代文体的特点,同时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写法的妙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研读《陋室铭》作者及文体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整体感知文意,着重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发现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风、明月一所简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的传世佳作《陋室铭》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多媒体显示~~刘禹锡
(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官〜至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参照注释,粗知文意教师分发文字资料,为学生积累词语提供帮助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辨音识字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教师提示
(1)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
(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
(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4)“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
3.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或找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他同学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4.学生根据朗读提示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韵味
四、师生共同研读课文,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问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请一位同学找出句子,并作讲解学生明确从山水写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请一位同学找出文句,并作解释学生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但因为我品德高尚而芳香四溢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教师引申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教师板书山水比兴引陋室
3.提问陋室究竟是如何的简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其简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选三位同学找出相关文句,并依次作解释学生
(1)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一一可见居住的环境是多么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方法教师点拨还有拟人的修辞方法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赋予苔辞、草色以人的灵性“苔S”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葬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得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反而觉得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主人喜悦之情教师板书对偶拟人描环境学生
(2)明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说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这是写陋室的人物,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教师点拨除了对偶,还有衬托作者没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师板书对偶衬托夸朋友学生
(3)明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是写主人的生活情趣教师点拨这两句中,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师板书虚实正反话生活学生质疑作者既然喜欢“调素琴”,又如何理解“无丝竹之乱耳”的那份轻松?教师点拨古人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诗人有志不得伸展,采取消极的办法,避而不与庸俗官僚来往“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厌恶教师总结作者是从三方面表现陋室之陋的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4.提问经过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了,作者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选一位同学读相关文句,并作讲解学生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教师点拨作者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如此吗?除此之外,似乎还隐含着自己的远大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教师板书类比隐含立志向
5.提问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学生明确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教师点拨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教师板书引经据典表态度
6.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五、探究思考在充分领略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学生思考、交流明确性格、志趣的产生与时代是密切相关的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权;朝廷上,牛、李两党互相倾轧,妒贤害能,任人惟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土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独善其身,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特立独行,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至于“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的意义”这个问题,学生可肯定,也可否定教师不可规定统一答案,学生思有所获就是创新
六、课堂小结《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文辞蕴藉、语言精辟,我们不但感受到作者坦荡乐观、洁身自好的文人情怀,而且品味到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确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在学生背诵声中结束学习
七、布置作业
1.预习《爱莲说》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生自主阅读《爱莲说》疏通文意后由学生自主品评这篇课文美在何处,然后逐步品析文章,突出文章精辟的语言美、精妙的形象美、隽永的意蕴美背课文,对照阅读《陋室铭》与《爱莲说》,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写法的妙处[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是由哪种花构成的?莲花,那是因为澳门莲多、莲美,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的纯洁、高尚的心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大家想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吗?请让我们一同走进《爱莲说》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多媒体显示:周敦颐
(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的诗文多抒怀之作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学生读课文,粗知文意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积累一些文言字词资料内容如下
(1)辨音识字学生自主阅读后,小组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通译全文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教师提示
(1)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2)第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以下依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
(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
(4)“菊之爱”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意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其他同学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4.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美感
四、赏析本文的艺术美
1.先对本文进行美点大追踪,要求学生畅谈读文章后的感受,说出这篇课文美在何处
2.教师分类归纳,明确这篇文章美在语言,美在形象,美在意蕴
3.教师引导学生分步品味赏析本文的艺术美1品析文章的语言之美
①教师提问课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明确简洁、生动、形象,有韵味教师点拨文章的语言美,表现在语音美、句式美、表达方式美语音美在听读课文时已充分感受到,文章音调和谐,节奏明快;句式美表现在句子长短错落,整散结合,既凝练流畅又错落有致表达方式美表现在仅仅百字短文中,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一个“爱”字连贯全文,文笔简洁,情感丰富
②学生齐读课文,集中感受本文的语言美2欣赏文中的形象之美
①多媒体显示莲的形象有莲池,有莲的特写;有月下之莲,日中之莲;有盛开之莲,有含苞待放之莲学生观赏画面
②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莲形象描绘的句子,结合自己的想像进行描述
③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些语句,明确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作者通过对莲的外在姿态的描绘与赞美,赋予莲一种高洁的品格,不仅写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飞翔提问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提示学生这是一种艺术概括方式,用联想把莲的形象与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不要对号入座
④学生带着情感背读课文3涵泳文章的意蕴之美
①提问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学生明确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教师点拨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在污浊尘世间保持高洁品行的情怀;二是这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崇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写花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蕴
②学生质疑“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如何理解“菊之爱”与“莲之爱”的不同?教师点拨“晋陶渊明独爱菊”“陶后鲜有闻”,联系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知人论世,我们发现“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保持独立的人格再联系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主张入世,不赞成避世作者写“菊之爱”的本意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写菊是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③学生带着对“莲”的赞美之情读课文
五、通过比较阅读《爱莲说》与《陋室铭》,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写法的妙处,总结全文
1.学生齐背两篇课文
2.请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学生讨论明确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不同的是所托之物不同,所言志向不同《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现自己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向和追随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爱莲说》以莲喻人,将莲人格化,这正是作者心志的写照,是作者理想的寄托此外,《陋室铭》引用孔子的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爱莲说》运用正衬反衬的手法将自己独特的爱好表现无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六、课堂练习投影显示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举例我喜爱梅,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任选几位同学交流
七、布置作业
1.默写两篇文章
2.课外阅读《六一居士》附资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日“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有藏书一万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