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山西省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创建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碳中和路径,制定本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所称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综合运用节能降耗、零碳能源、低碳工艺、碳捕集利用封存、碳汇、绿证、CCER等手段,在煤炭矿山和以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开展零碳示范建设、在传统高碳行业企业开展深度降碳示范工程建设的活动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围绕煤炭矿山、以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和传统高碳行业企业开展多层次、多领域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创建,探索形成减碳效益突出、地方特色鲜明的新模式、新路专栏3传统高碳行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利用、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高炉热风炉自动燃烧和热均压、高炉淬渣余热高效回收、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低温余热多联供等余热余能梯级综合利用;钢化联产、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CCUS技术等有色行业电解铝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铝电解槽及氧化铝生产线大型化、电解槽结构优化与智能控制、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及余热回收等节能低碳技术;废镁再生节能、高温蓄热燃烧、高效节能炉窑、镁渣和燃烧余热利用、新能源替代技术等焦化行业节能型水泵、永磁电机、永磁调速、开关磁阻电机等高效节能产品使用;高效蒸镭和热泵等节能技术、工艺流程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焦炉精准加热自动控制、入炉煤调湿、智能化配煤、焦化生产全过程余热回收、CCUS技术;高导热硅砖、炉门预制件和同质火泥等新材料的应用等煤化工行业煤化工与绿电绿氢耦合降碳技术;大型先进煤气化、半/全废锅流程气化、合成气联产联供、一氧化碳等温变换和高效合成气净化等合成气制备;高效甲醇合成、节能型甲醇精镭、新一代甲醇制烯烧、草酸酯合成及乙二醇加氢等低碳合成;CCUS技术等建材行业节能型低氮燃烧器、新型梯度复合保温、低阻高效预热预分解系统、第四代篦冷机、窑炉智能控制技术、非碳酸钙的替代熟料、替代燃料协同处置、替代燃料预燃烧装备及技术、低碳水泥技术、富氧燃烧技术;浮法玻璃一窑多线、玻璃熔窑用红外高辐射节能涂料;自动化配料、熔窑、锡槽、退火窑等热工智能化控制;墙体材料窑炉密封保温;陶瓷干法制粉、陶瓷集成专栏3传统高碳行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制粉新工艺技术、薄型建筑陶瓷(包含陶瓷薄板)制造、原料标准化管理与制备、陶瓷砖(板)低温快烧工艺;可再生能源利用、全氧燃烧耦合低能耗碳捕集技术、水泥窑炉烟气CCUS技术等
三、支持政策
(一)强化资金支持省发展改革委统筹安排省级基本建设资金支持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建设,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方面支持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能源局、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专项项目予以支持鼓励省级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示范区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强化金融赋能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重点项目库,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鼓励金融机构充分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可持续挂钩贷款、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转型贷款等转型金融产品,为创建主体提供低成本、长期限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发行可持续挂钩债券、碳中和债券等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零碳(近零碳)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零碳(近零碳)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零碳转型
(三)提升创新能力各级各部门支持创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联合攻关,引导其以全职和柔性相结合的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按照相关人才政策给予支持鼓励创建主体联合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制定零碳矿山、零碳开发区和深度降碳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对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的单位,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经费补助
(四)倾斜要素配置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主体相关项目土地、用水、用能等要素保障力度,将其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列入环评审批三本台账和审批绿色通道引导开发区加大对零碳产业头部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对开发区内重点建设项目土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但不应低于实际各项成本费用之和专栏4重点支持方向零碳矿山存量机电设备节能改造,低碳节能环保设备购置;余热回收利用工程、低温废热资源综合利用;瓦斯抽采先进装备购置,低浓度瓦斯及乏风综合利用,煤矿瓦斯梯级利用等零碳开发区分布式新能源、储能、智能微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改造;园区能源供专栏4重点支持方向应中枢、集中供热;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加氢站、充电桩等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光储直柔和建筑光伏一体化,建筑节能改造;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等深度降碳示范工程煤电产业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模式,拓展冷、热、电、汽等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示范;钢铁产业富氢或纯氢气体冶炼、二氧化碳利用及固碳等技术示范;有色产业设备和装备升级改造;焦化企业全流程、全方位降碳技术应用示范;煤化工与新能源、氢能产业耦合工程示范;建材产业低碳化改造综合示范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金融办、省能源局、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等相关部门建立省级协调推动机制,定期调度、一体推进,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智库支撑省发展改革委组建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省级专家咨询组,采取“一事一议”“一园一策”等方式为创建主体提供全过程技术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持续评估示范创建成效,及时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深化与国内智库的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和跟踪国际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推动信息资源共享,适时提出重大政策建议
(三)做好宣传推广各级各部门对推进工作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创建主体予以通报表扬,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重要意义和支持政策,及时总结宣传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推广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的阶段性成效径,为全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二)基本原则立足省情,突出特色立足我省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阶段,支持大型先进产能煤炭矿山打造全国零碳矿山样板,支持以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打造零碳开发区,支持传统高碳行业重点企业实施深度降碳工程先行示范,标杆引领遴选自主意愿强、基础条件优、减排潜力大、示范效应好的创建主体,支持其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理论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打造全省“双碳”示范典型全力保障,注重实效营造良好的示范创建环境,强化财政、金融、科技、生产要素等全方位政策支持和全过程服务指导,提高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确保示范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初见成效,形成一批成功的经验做法以大型先进产能煤矿为重点,创建5个左右零碳矿山,其吨原煤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较2020年下降20%以上;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或其产业组团为重点,创建5个左右零碳开发区,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力争较2020年下降20%以上;以煤电、钢铁、有色、焦化、煤化工和建材等主要碳排放行业企业为重点,创建5个左右深度降碳示范工程,其主要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力争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到2030年,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成熟可靠的示范经验逐步向全省推广零碳矿山吨原煤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80%以上,力争全部实现零碳排放;零碳开发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2020年下降60%以上,力争全部实现零碳排放;深度降碳示范工程企业主要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先进产能煤矿,打造零碳矿山遴选5个左右大型先进产能煤矿,通过数字化、智慧化手段,整合节能降碳、零碳供能、瓦斯利用、减污降碳协同、生态碳汇等多领域技术与管理创新实践,通过生产系统减碳、能源系统去碳、生态系统固碳等途径,推动创建主体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目标推进矿区节能降碳增效开展存量机电设备节能改造,选用节能推广目录中低碳节能环保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及高耗能工艺、装备对负荷变化大的机电设备,实施变频等调速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交流无极变频驱动技术提升矿井提升机传动效率,推广采用直联传动和电力电子调速技术,鼓励采用低速直驱和高速直驱式永磁电机强化矿井主通风机节能改造,推广应用电力电子调节和液压风叶调节技术到2025年原煤生产电耗降至20kWh/t以内,到2030年原煤生产电耗降至18kWh/t以内推动矿区低碳零碳供能实施乏风氧化、低浓瓦斯氧化供热及瓦斯电厂余热、空压风机余热回收利用等工程探索矿井(坑)水、洗浴废水及回风井回风余热等低温废热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广应用污水源热泵、空压机余热利用和空气源热泵等技术,实现清洁取暖提高煤矿余热供热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水平,提升余热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工业场地、排土场等空间资源和配套设施,配套风电、光伏、地热等新能源项目,推进煤炭生产与绿电协同发展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矿区内运输逐步采用清洁能源车辆到2025年矿区零碳能源使用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30年零碳能源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推动矿区瓦斯利用减碳应用定向钻机、煤层瓦斯增透技术等瓦斯抽采先进装备、工艺和技术,提升瓦斯抽采浓度和稳定性推广成熟典型经验做法,促进高浓度瓦斯在发电、工业燃料、提纯、居民生活等领域多元化应用鼓励煤矿通过氧化、提浓等方式开展低浓度瓦斯和乏风综合利用推动矿区生态增汇固碳通过土壤重构、植被重建、减损开采、碳汇监测计量、碳汇交易等具体工程技术手段,构建矿区生态碳汇扩容技术体系、矿区生态碳汇防损技术体系、矿区碳汇管理技术体系,有效利用矿区植被固碳作用,提升矿区生态碳汇能力专栏1煤炭矿山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节能降耗减碳]落后低效电机淘汰、机电设备匹配性节能改专栏1煤炭矿山低碳零碳负碳技术造和运行控制优化、变频调速改造、低速直驱和高速直驱式永磁电机应用、传动系统直联传动和电力电子调速技术、电能监控信息系统、集中自动控制、动态无功补偿和就地无功补偿等[低碳零碳供能]煤矿瓦斯冷热电联产、矿井排水水源热泵、瓦斯发电与储能、水源热泵与太阳能联合供热、光伏发电、矿井排风、压风空气源热泵、瓦斯发电烟气余热利用、瓦斯发电机组缸套水余热利用、矿用车辆电动化等[瓦斯利用降碳]定向钻机、煤层瓦斯增透、瓦斯变压吸附提纯、燃气内燃机、燃气锅炉-蒸汽轮机、乏风瓦斯双向蓄热式氧化、乏风瓦斯催化氧化等[矿区增汇固碳]土壤碳库重构与碳汇功能提升、植被碳库重建与碳汇功能提升、矿区立体空间碳汇、矿区地下水库二氧化碳封存、地表塌陷修复治理碳汇恢复、地表生态碳汇减损、矿区碳汇计量评估、矿区碳汇监测等
(二)聚焦新兴产业园区,打造零碳开发区遴选5个左右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或其产业组团,在能源系统、建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管理模式等领域开展全方位集成示范,通过能源低碳零碳供应、设施集聚化共享、管理和生产智慧化等途径,探索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目标构建低碳零碳能源多元供应体系创新应用“光伏+”模式,推进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屋顶做到宜建尽建;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其他零碳能源,鼓励区内企业购买绿色电力,到2025年零碳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30年零碳能源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建设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能源项目,推进多能互补利用,创新低碳、零碳能源消费模式建设智能微电网,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系统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低碳化水平推进区内集中供热、能源供应中枢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加强废水、废气等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构建多模式区内公共交通网络,合理配置加氢站、加气站和充电桩等交通基础设施,到2025年区内低碳运输工具比例超过70%,2030年低碳运输工具比例达至打00%推行绿色建设和低碳建筑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建造,提升公共空间绿化水平,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采用绿色设计、精益施工、可再生能源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零能耗、超低能耗建筑应用“光储直柔和建筑光伏一体化等技术,提高园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采用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实施节能改造,利用高效节能设备,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等能耗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合理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园区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低碳化升级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施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和智能应用,以数字化手段整合节能、减排、固碳等措施,实现智慧化管理推动区内企业实施数字化、信息化改造,促进生产过程智能化,确保区内企业和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碳排放管理模式创新将碳中和理念融入开发区规划、建设、运营等全过程,明确碳中和目标和实现路径设立碳排放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提升零碳示范创建工作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评估等相关管理制度,健全碳排放管理体系探索园区零碳管理新模式,推动区内企业参与零碳基础设施建设、平台运营管理等,提升管理运行效率专栏2开发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智能微网]可再生能源并网及微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技术、微电网系统控制技术、微电网系统的监控与能量管理技术、微电网参与削峰填谷的优化调度技术等[储能技术]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的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高效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等[智慧能源系统]多站(变电站、数据站、充电站、储能站、通信站)一体化融合技术、新一代能源系统信息通信技术、多能源转换耦合技术、多能源互补梯级利用智能与集成技术等[零碳建筑]建筑运维能效提升和数字化技术、“光储直柔建筑能源系统关键设备及柔性化技术、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建筑高效电气化替代技术、建筑环境除湿/供暖/制冷等零碳技术装备与系统等[智慧交通]交通自洽能源系统的多能变换、交通自洽能源系统高效能与高弹性等技术,无人车/无人机智能低碳配送技术等专栏2开发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新型基础设施]关联能耗特征的基站/数据中心分类模型和能耗指标评价体系、重点设备/系统的能效指标体系、低功耗通讯/运算/存储/传输等核心设备、新型基础设置的智能化低碳运维技术等
(三)聚焦传统高碳行业企业,打造深度降碳示范工程遴选5个左右煤电、钢铁、有色、焦化、煤化工或建材等行业重点企业,以行业先进适用节能低碳零碳负碳工艺技术和探索性前沿技术为支撑,实施高效、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应用(煤电企业年捕集规模需达1000吨及以上)等代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深度降碳示范工程,探索传统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模式煤电深度降碳示范工程探索煤电与可再生能源及绿氢耦合发展模式,拓展冷、热、电、汽等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力争到2030年示范企业煤电机组每千瓦时碳排放量较项目实施前下降5%以上钢铁深度降碳示范工程针对烧结、高炉炼铁燃料燃烧碳排放环节,开展富氢或纯氢气体烧结冶炼、高炉煤气和热风炉碳捕集利用、钢-化一体化联产等前瞻性技术工程示范力争到2030年示范企业吨钢碳排放量较项目实施前下降15%以上有色金属深度降碳示范工程针对工业炉窑焙烧、煨烧碳酸盐分解和能源消耗等重点环节,重点推广高能效产品设备和低碳工艺装备,应用氧化铝高效溶出、高效稳定铝电解、蓄热式竖罐炼镁等先进适用低碳技术,实施节能减碳改造力争到2030年示范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较项目实施前下降15%以上焦化深度降碳示范工程全流程、全方位推广应用先进节能降耗技术,持续提升焦化工艺装备水平,加快推进焦化生产智能化改造利用低碳燃料炼焦、研发富氧燃烧技术,逐步推广分布式光伏及清洁能源的应用力争到2030年示范企业吨焦碳排放量较项目实施前下降10%以上煤化工深度降碳示范工程针对合成气制备环节,充分发挥绿电、绿氢能源优势,重点开展煤化工与新能源的多能融合,构建低碳化能源系统多场景集中应用示范力争到2030年示范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较项目实施前下降10%以上建材深度降碳示范工程针对工业炉窑燃烧和能源消耗环节,重点实施工艺优化、原料替代、燃料替代、设备节能、余热回收和绿能应用等技术手段,开展深度降碳改造综合示范力争到2030年示范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较项目实施前下降10%以上专栏3传统高碳行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煤电行业直接空冷机组高背压直接供热、热泵供热等乏汽回收利用和低压缸灵活出力等清洁高效热电联产;汽轮机通流改造、冷端改造优化、空预器综合优化、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机组主要辅机本体改造及变频驱动改造等节能降耗;低压缸零出力、加装蓄热装置、火-储联合调频、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烟炉压火调峰等火电灵活性改造;“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CCUS技术等钢铁行业烧结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烧结烟气内循环、烧结环冷废气低温余热利用(ORC发电+热水)、烧结废气余热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