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城关卫生院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疫情处置方案
一、目的为规范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聚集性疫情的处置和管理,提高各级机构对MP感染聚集性疫情的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减少续发病例,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及发生MP感染聚集性疫情的学校等单位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三、相关定义
1.流感样病例(ILI)聚集性疫情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较多(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
2.MP感染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且呼吸道标本MP DNA或RNA阳性或单份血清MP抗体滴度三1:160(PA法)或病程中双份血清MP抗体滴度上升4倍及以上
3.MP肺炎指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4.MP肺炎暴发疫情1周内,在同一学校、托幼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MP肺炎
四、暴发/聚集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一)聚集性疫情参照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进行报告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发热或流感样病例,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核实经核实确认的聚集性疫情,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疫情事件的相关信息
(二)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有流行病学关联的10例及以上MP肺炎,或发生5例及以上MP肺炎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例及以上MP肺炎死亡,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负责暴发疫情调查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支原体肺炎病例暴发疫情采样及检测结果统计表”(附件1),并按照疫情管理相关要求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五、暴发/聚集疫情的调查通过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疫情或学校报告的经医疗机构确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暴发/聚集疫情,启用以下调查与控制措施
(一)流行病学调查
1.疫情发生单位基本信息与相关因素调查疫情发生的集体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疫情波及人数;单位部门(学校班级)分布情况、卫生条件以及生产活动形式(教学方式,如全日制、夜校和寄宿等);如可能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疫情,则需要调查近一个月因病缺勤(缺课)情况;事件发生前一月及事件发生后集体活动情况;环境状况(通风、清洁状况、宿舍情况)等必要时可开展专项调查,收集影响疾病传播的相关因素,评估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2.病例搜索调查人员通过查阅晨(午)检记录、缺勤(缺课)记录、医务室或医疗机构就诊记录以逐个部门或班级调查等方式主动搜索符合相关临床症状的病例并追踪其医疗机构疾病诊断名称
3.个案调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参照“MP感染调查一览表”(附件2)和“MP肺炎个案调查表(附件3),对MP住院肺炎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4.疫情追踪疫情处理期间,疫情暴发单位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本单位每日出现可疑临床症状的新增病例数和确诊的新增病例数必要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新发病例进行调查核实,采样检测肺炎支原体病原,及时、准确掌握和评估疫情趋势,调整防控措施
(二)样本采集疫情调查同时进行采集病例呼吸道标本,必要时,可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样本(实验室具备PA法检测试剂和能力的可采集;医疗机构已明确病原诊断的病例可不必采集血液标本)
1.采样种类采集咽拭子或鼻咽拭子、痰液、住院儿童可优先采集吸取的鼻咽分泌物或肺泡灌洗液采集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标本
2.采样要求呼吸道标本尽可能采集抗生素使用之前,优先采集新发病例的呼吸道标本;患者发病7天内为急性期;发病3-4周为恢复期,可按照发病时间要求使用黄色带有分离胶的采血管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标本分离血清为明确疫情播散范围,可适当扩大采样范围,每起聚集性疫情应采集至少10份呼吸道标本(如果现症病例不足10例,应全部采样)
3.样本的保存和运送标本采集人员填写“病例标本登记送检表”(附件4),随标本一同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在2-8的条件下,48小时内运送至辖区疾控实验室
(三)样本检测辖区疾控实验室收到暴发疫情标本后,要求在24小时内利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和MP核酸检测,必要时可检测血液标本MP IgM和IgG抗体检测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开展MP耐药基因检测
(四)疫情性质判断原则暴发疫情的性质应结合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如采样病例中超过20%的标本检出MP阳性,其他病原阴性,可以判断该起疫情可能由MP感染引起同时有其他病原检出阳性,根据病原特征、临床表现和疫情传播规律等进行研判,并参照相关技术方案进行疫情处置
六、疫情控制发生MP感染聚集性疫情后,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病例管理
1.发热伴或不伴咳嗽、持续咳嗽的患者劝其及时就医,根据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治疗休息期间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提醒患儿家长近期不参加社会补习班,减少传播患者所在学校或集体单位指派人员负责跟踪疫情进展,每日向属地区疾控中心进行报告,报告内容新增病例和病例转归情况
2.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根据医生建议,患者可正常上课或上班
(二)强化监测疫情发生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指导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做好门诊和住院严重呼吸道感染病例、肺炎病例监测,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住院肺炎病例监测,及时报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聚集性肺炎疫情;指导发生支原体肺炎暴发疫情的学校及托幼机构强化晨午检查制度、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发现发热/流感样病例或住院病例短期内异常增多,应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属地疾控机构根据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信息来源的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疫情趋势
(三)环境和个人卫生对病例集中班级每日放学后开展一次消毒,对教室桌椅、门把手、讲台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注意保持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集体单位和公共场所应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洗空调
(四)健康宣传和风险沟通开展健康教育,在疫情发生单位可采用健康教育课、宣传栏海报、折页和告知信等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正确引导教师、学生及家长舆论,做好相关宣传和沟通工作注意个人卫生,勤晾晒被褥,勤换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或手肘(不是用手)遮住口、鼻;用过的卫生纸放在垃圾桶里常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钟如果没有肥皂和水,可用酒精擦拭双手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时要戴口罩
(五)其他措施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可减少或停止学校和单位的集体活动,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与发病学生、员工接触,避免全体或较多人员集会必要情况下可由卫生行政和教育部门共同组织专家对疫情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开展风险评估,根据研判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如停课等措施,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停复课建议如下
1.班级停课对中低年级学生、托幼机构等小年龄儿童,由于其不适合长时间佩戴口罩,一个班级一周内支原体肺炎现患确诊病例达到班级人数的10%及以上,经评估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可能,该班可实施停课,停课期限经卫生行政和教育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复课标准停课期限届满可复课仍有症状的学生,需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根据医生建议方可恢复上课
2.扩大停课范围疫情如持续发展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时,卫生行政和教育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可采取扩大停课范围等措施
3.小学高年级及以上出现MP暴发疫情,建议以病例管理为主要控制措施有症状病例居家或医院隔离治疗,其余学生在校规范佩戴口罩,教室配备免洗手消,疫情班级不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使用单独洗手池和卫生间,满3周班级内无新增病例可解除上述要求
七、疫情评估与总结发生支原体肺炎暴发疫情时,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疫情形势,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评估,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时,应采取必要应急响应机制4续3周无新发病例,可判定为聚集性疫情结束,结束后1周内,负责疫情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内容包括疫情报告的及时性、信息完整性、处置的规范性等方面
八、组织管理当局部地区出现支原体肺炎暴发疫情时,各有关部门应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具体职责如下
(一)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组织开展医疗救治,正面引导宣传,加强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暴发疫情信息收集;负责疫情的调查、核实和处理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指导辖区集体单位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三)医疗机构及时发现和报告支原体肺炎暴发疫情;负责对病例进行诊断、治疗和管理;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相关样本的采集工作
(四)疫情暴发单位及时发现和报告支原体肺炎暴发疫情;积极落实学校晨午检制度、缺勤(缺课)的监测、报告与管理制度;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信息沟通,主动配合卫生健康部门的调查和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卫生垃圾和死角;做好单位配套设施(如洗手设备等)的装备附件
1.支原体肺炎暴发疫情采样及检测结果统计表
2.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调查一览表
3.MP肺炎个案调查表
4.病例标本原始登记送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