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写景诗
一、古诗常见意象之花草类
1.红叶传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范掳《云溪友议》相传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2.黄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王勃《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贾岛《忆江上吴处土》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3.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4.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爰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3《晨雨》视听结合〃初来叶上闻〃从听觉写雨声,颔联从视觉写雨之形《春雨》正面侧面相结合一二句诗从侧面落笔,〃语字和落字含蓄的描写了耕人、鸥鸟因春雨而带来的喜意;三四句诗从正面点题,诗人由眼前之景想到入春以来究竟下了多少春雨,作者发现塘水已经溢出,可以行舟了
14.D【解析】D.〃适用拟人手法,刻画春风的形象〃错误,该句并未运用修辞手法,且刻画的是渔人的形象
15.
①描绘了一幅冷落凄清的画面竹林暗缘幽深,乡路蜿蜒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月亮出来了,江上渔船愈来愈稀少
②情感从侧面表现出诗人急于求宿、渴望主人归来的心情以及对渔人艰辛生活的同情
16.1B【详解】B.写出了苏轼寓居海南时的艰苦生活〃错误,诗句是写彳詹人黎子云的艰苦生活⑵在新筑城的屋内听雨,雨声打在瓦上清脆悦耳这是一幅闲适温馨的听雨图,这是作者对助人成功后景象的美好想象,表达了他的乐观旷达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⑶表现了诗人对当地黎家兄弟和黎家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了随遇而安、终老天涯之志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
5.芳草“芳草意象的运用,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是香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以香草自喻,抒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如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苏轼《蝶恋花》天涯何处无芳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晏殊《玉楼春》“绿仰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古典诗词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喻离别的愁绪;春草茂盛,春光撩人,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故也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草枯草荣,也常惜时,叹人生苦短之意
6.落花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唐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元无名氏《朝天子•庐山》客去斋馀,人来茶罢,叹浮生指落花楚家、汉家、做了渔樵话
7.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属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8.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表现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9.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即怜子,清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10.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局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11.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来是纯洁、清高的象征南北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此首以莲藕为喻,写女子希望和情人深结同心,永远相爱
二、答题思路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绘景)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析境)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悟情)
三、专题练习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左思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徼徼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
①守空堂壮齿
②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注
①块然孤独貌
②壮齿壮年⑴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柔条〃两句借柔条与绿叶随时令之变,或强劲,或枯黄,表现时光流逝B.“明月〃两句,〃嗷嗷〃写月之明亮皎洁,而〃流〃字赋予月光动态之美C.〃壮齿〃两句写诗人壮年时期常常漂泊不定,如今人到暮年仍怀慷慨壮志D.本诗属于古体诗,在表情达意上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
(2)〃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⑶本诗〃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中的〃空〃字,与《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中的〃空〃字有何不同?请比较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渭川田家【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年
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②【注释】
①雉碓野鸡鸣叫
②式微《诗经•邺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句子
10.雉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一句在描写田园景象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以下诗句也用到这一手法的是()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1.此诗核心字是什么?围绕此字共写了儿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春日怀秦髯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⑴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两句,是说一场潇潇小雨过后,天气很快就放晴了诗人来到小园漫步,不仅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而且景物更明洁秀美令人赏心悦目B.〃晚节渐于春事懒〃一句,是说人们因春天的到来心情欢畅,诗人虽年事渐高,但游兴不减C.〃病躯却怕酒壶倾〃一句,却怕〃二字,既是对病体的客观描述,又带无心饮酒的主观情感心情抑郁、颓唐,已得到具体说明D.〃睡余苦忆旧交友〃一句,写对友人的思念,不是〃长忆〃而是〃苦忆〃,用字分量极重,表现了友情之深⑵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⑶这首诗运用的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晨雨杜甫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春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⑴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甫将小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这样写既切题,又使诗具有诗情画意B.杜诗颔联描绘了一幅〃银丝之雨弱不禁风,竟迎风便折,随之向空;只是和着雾略为湿重,才肯飘洒大地〃的清晨微雨图C.杜诗的颈联写灌木经雨、鸟兽沐雨,〃暂〃〃轻〃二字突出表现晨雨之〃小〃D.周诗写春雨,诗人不但着力写雨中之景,也写雨后的情形,风格雅丽工整
(2)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⑶杜诗前四句和周诗虽同写“雨〃,手法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到渔家张籍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①【注】
①草衣蓑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展示渔家住所的特征,屋舍简陋,临江而筑,时值潮涨,水湿柴扉B.颔联〃欲投宿〃三字表明天色已晚,〃犹〃字则透露出渔人打鱼时间之长C.〃遥见寻沙岸〃句叙事,写诗人远远看见扁舟驶来,渔人正在寻沙岸泊船D.〃春风动草衣〃句运用拟人手法,刻画春风的形象,生动轻快,极富神韵
15.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和陶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宋]苏轼倨人黎子云兄弟,居城东南,躬农圃之劳予偶与军使张中同访之居临大池,水木幽茂,坐客欲作屋,予亦欣然同之名其屋日载酒堂,用渊明《始春怀古田舍》韵作二首茅茨破不补,嗟子乃尔贫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我欲致薄少,解衣劝坐人临池作虚堂,雨急瓦声新客来有美载,果熟多幽欣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借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映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注]映ju6舌,指南方方言黎母,海南百姓所崇拜的始祖⑴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借用陶渊明诗作的韵脚来写诗,这种写法称为〃和陶诗〃由此可见苏轼对陶渊明的追慕B.〃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两句写出了苏轼寓居海南时的艰苦生活C.〃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是作者想象〃载酒堂〃建成后众人一起欢乐聚会的场景D.这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和温馨,语言平淡浅白,富有表现力2〃临池作虚堂,雨急瓦声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⑶〃歌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表达了哪些感情参考答案:⑴
9、C【详解】C.〃壮年时期常常漂泊不定,如今人到暮年仍怀慷慨壮志〃错,〃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意思是壮年时光不会长久留驻,人到暮年孤独失意,故空有感慨,心怀感伤⑵描绘了一幅秋天寒风凛冽、白露凝霜的萧瑟冷寂的画面3〃块然守空堂〃中的〃空〃是空旷、空荡的意思,写出诗人志在四海,只能孤独的守着空堂,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隔叶黄鹏空好音〃中的〃空〃是白白地、徒然的意思,写出在明丽春光中的寂寞荒凉之感,表达出诗人对诸葛亮的缅怀之情
10.D【解析】D.〃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意思是月光皎洁,万籁俱寂,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池边树上栖息的鸟鸟宿池边树”属于静态描写,僧敲月下门属于动态描写所以本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11.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描绘了三幅画面:
①夕阳斜照村落,牛羊归巷;
②柴门外,野老拄者拐杖等候牧童;
③农夫们下地归来,亲切絮语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和归隐田园的愿望
12.1B【详解】B.〃诗人虽年事渐高,但游兴不减〃错误,根据晚节渐于春事懒〃可知,诗歌到此出现一大转折尽管春天是如此妩媚动人,尽管人们为春天的到来而心情欢畅,但诗人却年事渐高,游兴阑珊2花朵好像听懂了人的语言一样对着人笑,不知名的草随意地生长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明媚的春天景象⑶运用反衬的手法或以乐景写哀情〃快晴〃〃近清明〃〃解语迎人笑〃〃随意生〃是乐景,而〃苦忆〃表达的是〃苦闷〃,诗人极写春日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的苦闷
13.1D【详解】DF诗人不但着力写雨中之景,也写雨后的情形,风格雅丽工整〃错误,周诗写春雨,诗人着力写雨后的情形,风格清丽,朴实无华⑵描绘了一幅清新恬淡的雨后乡野图,一群耕人在小树林的土堆旁,扶着耒相交谈着竞相开放的花丛外,鸥鸟拍打着翅膀,时而飞起又时而落下,悠然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