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分类练习班级考号一姓名总分(羁旅行役诗)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道中寒食陈与义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客里逢归雁,愁边有乱莺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L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5分)
2.诗歌的最后一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就其中两种进行赏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苏轼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②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注】
①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离僧州之前澄迈,县名,在今海南岛
②化用《楚辞•招魂》,借“帝”指朝廷,借“招魂”指奉旨内迁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横”字的妙处(5分)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榔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
①铎(du6):系在马车上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这里指故乡长安
1、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5分)
2、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杜牧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试简要分析
2.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尾联蕴含的诗人情感(6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11分)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诗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5分)⑵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注:诗此诗是作客居福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1)后人评说本诗工千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从从色,风弄红荏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5分)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奔波仕途、怀才不遇、内心愁苦、思念家乡的诗人形象他自嘲自己为斗粟而奔走仕途,虚度人生,无计建功立业,只能以诗抒怀;寒食时节,人在旅途,看到天上归雁,空中飞絮,耳闻杂乱莺啼,更是倍添愁苦、无限落寞(5分;其中总述3分,加点的关键词或其近义词任意答出三个即可;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2.最后一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将杨花人格化,写杨花不懂人事,随风飞舞(1分),突出了自己的羁旅漂泊之愁、怀才不遇之慨、思乡之情(1分)3后一联以景语作结,借景抒情(1分),飞絮随风,漫天飞舞,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景象(1分),表达了自己的羁旅漂泊之愁、怀才不遇之慨、思乡之情(1分)4后一联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以飞絮无情无识随风漫天飞舞,与满怀愁情的自己进行对比(1分),突出表达了自己的羁旅漂泊之愁、怀才不遇之慨、思乡之情(]分)—-、
1.“横”即横断、横绝之意,写出了白鹭排成一对从水面上飞过的情景;精练传神地写出秋浦水天一色的特点,营造了辽远开阔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清雅闲适的心境
2、不同之处L第一首第一句“倦客愁闻归路遥”,开门见山点明诗人心境和处境,直接抒发思乡盼归之情;第二首化用典故抒发浓烈的思乡之情
2.这两首七绝,虽然都是书写羁旅思乡的愁怀,但前一首以景写趣,诗人“贪看”白鹭横飞、凝然不动的身影,显得清雅悠闲;而第二首以景写情,翘首北望,以远渺之景抒写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情感炽热绵长
三、
1.答案:
①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用意象罗列手法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
②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晨景图
2.答案:
①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2分)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2分)
②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2分)
四、
1.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是路途遥远,醒来时天已大亮2分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2分)表达诗人羁旅中的思乡之情1分
2.诗歌前三联中“无良伴”“愁眠”“远梦”“家书”等词语点明情境,表明诗人的羁旅愁思独在异乡,离家久远,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塞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尾联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以沧江渔船的清闲自在、渔民闲适生活反衬羁旅的愁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⑴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1分)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1分)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1分)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2分)
(2)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2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2分)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2分)
六、
(1)上两联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2分)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1分)“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1分)增强了韵律感,朗朗上口,余味无穷(1分)⑵本诗以乐景写哀情(2分)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则构成心绪的对比(2分)作者客居福建,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默藉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思乡之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