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⑵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篇一」220xx年扬州市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更是关乎全市教育和社会进步,同样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为了解当前扬州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宝应县望直港镇、仪征市月塘镇留守儿童情况开展调研,并于近日形成了《扬州市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A调查数据留守儿童数量明显减少《报告》显示,谢集中心小学目前有616名在校学生,其中留守儿童42人,而前年这一数字为120人;望直港中心小学在校学生20xx人,其中留守儿童450人,留守儿童人数比前两年减少了约三成据学校反映,近两年当地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外出劳动力回流逐渐增加,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回流或单方回流,使留守儿童人数明显减少记者了解到,为了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谢集中心小学在确定国家资助、社会资助对象时优先考虑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望直港中心小学建立“留守儿童之调研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调研地点小学调研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研显示我国有
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xx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
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20xx年8月底到20xx年6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研,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研意见
一、基本概况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To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但据调研,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我们调研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有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篇五」2前三迎江中学位于大方县城西郊风光迤遍的对江河畔,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现有学生534人,其中留守儿童54人对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特殊群体,政府文件、学者研究论文等都有不同的表述有学者认为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在我校,对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子女在家中留读的少年儿童据我们了解,如果加上父母有一方在外打工的,那留守儿童的数目远远不止提到的54Ao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之下,对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了解,现将调查到的情况作一下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普遍不力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其中有28人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一起生活,有6人与亲戚生活在一起,有9人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有5人独自一人生活留守儿童普遍都是自己在照顾自己,即使是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大部分留守儿童也基本上是处于无管教状态
二、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通过对全校的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
78.3%,有
51.2%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一次,45%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由于与父母的联系少,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任性,办事我行我素,困难面前不负责任,遇事推诿怨恨
(一)性格孤僻、自卑逆反比较普遍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苦,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率不高,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初中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孤僻、自卑、易躁另外,由于父母长期照顾不周,对留守家中的子女放纵溺爱多于严加管教,使得这部分少年中问题孩子普遍多于同龄人中父母都在身边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或不会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他们自私任性、蛮横霸道、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而且这种性格随着父母外出时间的长短而发生变化,一般显示为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快,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大如我班的龚勤因与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摩擦,竟然扬言要从校外喊人来帮忙,害得我是谈话加家访,思想工作是做了一星期,课都没法正常开展王颖是留守儿童中比较上进的,平时也能管住自己,但一点集体主义观念也没有,在校内是独来独往,从来不会主动帮别人干一点事
(二)自信不足、缺乏亲情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自信,遇事萎缩不前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这部分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往往容易过于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有的孩子最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因为不知道到底应该请谁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以及人格与智力的发展青少年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外界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极为不利,常会引发种种心理疾病,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如王永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隔代监护对其鞭长莫及,因此在学习的道路上基本上是自暴自弃,对老师的循循善诱根本就是充耳不闻纵观这些孩子,其心理问题的形成不是短期的事情,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一旦心理走向了畸形,进行矫正则比其形成更加艰难
(三)做事不计后果、价值观念扭曲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时期是孩子向成人迈进的关键时期,因此离开了成人的监护,问题就容易出现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自由散漫,行为存在严重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赌博、欺负小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室,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八2班王斌有很长一段时间几乎生活在学校与网吧之间白天上课时趴在课桌上睡觉,晚上到网吧上网,费用从父母提供的生活费中挤长期不着家,家长在外也无从知晓,老师联系家长,联系电话是空号,开家长会也见不到家长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篇六」2在城市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壮劳力涌入城市打工,外出务工创业,为家庭带来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他们远离父母,缺少一个完整的家的温暖,很多孩子承担了本不该那个年龄承担的诸多压力因此,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不仅牵动着诸多家庭,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近期,市妇联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等方式深入我市农村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XX、XX沟小学;渡口、温家园寄宿制小学围绕留守儿童的生存、学习状态、情感体验和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尽管我们在留守儿童教育、生活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和关爱行动,但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道德品行、行为习惯上仍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1、全力构筑留守儿童社会关爱网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充满探索性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综合系统工程,妇联组织应强化与学校、乡镇、村等的配合,整合资源,努力形成内部职能部门关爱合力,建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并经常组织开展交心、谈心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等发起《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主动争取:请记住我站域名社会各方支持,营造全社会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的大氛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
2、努力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家教水平家庭在儿童成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隔代监护引起了留守儿童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因此,在提高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的家教意识和水平上我们必须下深功夫,要在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台账,有针对性地开设家教知识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注重在与孩子的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中发挥家教作用同时,抓住节假日及农忙季节留守儿童家长返乡的时机,集中开展家教知识普及工作;另外,要进一步深化“爱心代理妈妈”结对帮扶机制,让“爱心代理妈妈”除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外,还要定期与家长通电话,通报其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积极搭建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桥梁努力加大宣传力度,破除家长“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就是对孩子负责”的观念,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理念,鼓励有条件的父母,把孩子接到其务工经商地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在学校、乡镇、村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通过书信、电话等途径,使留守儿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为“留守儿童”能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家”,与镇少年宫的师资相结合开设各类兴趣班,成立留守儿童合唱团,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B生活状况和父母交流主要靠电话人们印象中,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十分可怜,那么这些留守儿童目前生活处于什么状况?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调研发现,被访留守儿童基本与祖辈或亲戚一起生活,相处总体较为融洽多数孩子也很体谅上了年纪的祖辈既要干活又要养育自己的辛苦,在课余时间,
50.3%的孩子经常帮家人做家务,
45.9%的孩子偶尔做,只有
3.8%的孩子不做据了解,超九成留守儿童选择打电话与父母交流感情,剩下的会用第二监护人的‘手机与父母发短信,或者通过网络视频通话、上网聊天等方式与父母联系从与父母的联系频率看,每天与父母联系的留守儿童占
21.6%,两三天一次的占
34.6%,每周一次的占
35.现,还有
8.7%的留守儿童每个月甚至更久才与父母联系一次C学习情况学习成绩中等的超半数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学习成绩如何据学校老师介绍,留守儿童的平均学习成绩不如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但其中也不乏成绩优秀者问卷调查显示,
32.4%的被访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
57.3%处于中等,
10.3%不太好在农村地区,母亲是孩子学习的主要监督者,若母亲外出打工会对孩子学习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当问及“如果考试没考好,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时,超八成的被访儿童认为是自己还不够努力,剩下的儿童认为是学习方法不对、或是因为没有家长老师的指导,仅有少部分儿童表示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学习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使得家庭收入增加,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的经济条件有了明显提升但是,目前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经济条件得不到保障
2.7%,也不是学校教育质量跟不上⑵2%,而是父母不在身边
65.4%调研人员家访发现,多数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只在春节、清明、中秋回家几天,孩子也只有在寒暑假时有机会去父母工作地团聚祖辈可以照顾孩子的生活,但在学习方面能够提供的辅导和情感方面给予的安慰是很有限的D处事方式超三成孩子遇事自己“扛”除了学习,孩子更多的时间是与小伙伴在一起玩耍,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报告》显示,
47.6%的留守儿童表示在学校玩伴挺多,
45.9%表示一般,
5.9%表示在学校玩伴很少,另有
0.6%的留守儿童表示在学校没有玩伴一些孩子虽然在学校缺少玩伴,但和邻居的孩子却相处得不错在学习之余,
71.9%的孩子会找伙伴一起玩,
16.8%的孩子选择一个人看电视,还有
11.3%的孩子没事自己呆着调研人员介绍说,虽然不缺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但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和心理疏导,一些留守儿童的性格偏内向调查显示,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
34.1%的留守儿童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向老师求助,
25.9%选择求助同学,
6.5%选择求助亲戚,有
33.5%的留守儿童表示会自己想办法解决E情感问题留守儿童孤独感明显改善近年来,随着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关注度的提高和各项关爱政策的落实,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调查中,
84.9%的儿童觉得周围的人很关心自己,
62.2%的留守儿童觉得不怎么孤独,
28.6%的孩子表示没什么感觉,
9.2%的孩子感到很孤独虽然孤独感不明显,但父母的关爱是无法替代的,
84.3%的留守儿童经常想念父母当被问及希望过怎样的生活时,
31.9%的孩子希望和父母一起在老家生活,
17.3%的孩子希望父母有一方出去打工,另一方在家陪伴,
19.5%的孩子想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生活读书,还有
31.4%的孩子比较满足,认为目前的生活就很好家访发现,虽然不愿与父母分开,但绝大多数孩子都支持父母外出打工,因为家里给孩子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一父母打工赚钱才能供自己读书,只有读书好才能找到好工作,不用像父母那样背井离乡外出挣辛苦钱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篇二」2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了统筹全市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线上线下工作平台,形成了“369”xx工作模式,有效推动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今年5月,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做好市区监护缺失未成年人照料补助工作的意见》,市、各县(市)区也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强留守儿童社会关爱、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实施意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2.整合资源,创新关爱服务载体积极争取全国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项目资金,先后在如皋、港闸等留守流动儿童较多的学校、社区建设儿童安全体验教室8个;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项目微创投,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公益项目40多个,积极打造关爱活动基地、“乡村少年宫”、“4:30放学驿站”、“周末大课堂”、“校外辅导站”等关爱服务载体
3.多措并举,开展关爱服务活动编印了留守流动儿童安全守护行动读本和道路交通安全、溺水与预防等折页25000份;开展“假期安全自护关爱”和“女童健康自护关爱”、“让儿童远离伤害”专题巡讲,提高监护人(爷爷奶奶)安全意识和留守儿童自我保护常识举办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暨安全体验夏令营、“感恩关爱、积极奋进”“关爱伴我成长”征文演讲比赛、“十佳留守流动儿童”、“优秀留守流动儿童”评选表彰等主题活动
二、精准帮扶建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xx年,达到“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总体目标,针对我市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有针对性的落实精准帮扶举措,建议如下
1.强化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卫生计生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构建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关爱格局各地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发挥群团组织关爱服务优势,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强制报告机制,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健全评估帮扶机制,强化监护干预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将困境留守儿童(特别是监护情况评估差的5人)纳入我市困境未成人保护平台,实施分类保护;通过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结对帮扶等形式,送知识、送技能,提高种养殖业家庭的经济收入,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水平
2.教育引导,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充分利用各级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坛、网上家长学校和中小学幼儿园及社区村家长学校平台载体,宣传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电话、书信、视屏、定期回家探望等,尽量多与留守在家的孩子交流沟通,给孩子以亲情关爱和温暖;定期组织对临时监护人的辅导,提高隔代教育理念和监护水平;人社部门要广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通过留守儿童家长专场招聘会,让留守儿童父母回乡打工,照顾家庭和孩子,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篇三」2XX是个农业县,青壮年劳力外流量大,留守儿童多,据统计(以父母双双外流为统计对象),全县5——16周岁少年儿童55314名,其中留守儿童约17816名,占这个年龄段总数的
32.2%°个别村庄的儿童留守现象尤为严重例如杨溪乡墩上村第二村小组,5——16周岁的22名儿童中有20名留守,留守率达91虹儿童留守,尤其是农村儿童留守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是隔代监护一一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委托监护一一借居在亲友家;无人监护一一独立面对生活从调查的情况看,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比例占到
91.6%o这些留守儿童的亲情教养和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缺憾,在学习、生活和思想品德方面问题日益凸显
1、学习成绩差强人意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用心温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不理想是留守儿童中较普遍的现象抽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占现,中上的占18%,中下的占81虬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父母期望值过低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少,因而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一些家长认为读书并不重要,自己不读书,外出经商照样赚大钱,因此不重视子女的学习二是监护人无力辅导学业隔代监护的老人普遍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有的还要农作,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给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上的帮助和辅导三是监护人教育意识淡薄据许多教师反映,有的监护人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归学校管,与自己无关,自己不知道怎么管,也管教不了
2、心理健康问题众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孩子大都采取“只要不犯大错就行”的放任态度,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养成自私任性、孤僻顽劣等极端性格究其原因,一是价值导向有偏差父母常年在外,对孩子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使得孩子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而在学习中又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二是心理疏导不到位少年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烦恼与冲突,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交流,而监护人又难以察觉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进而产生众多的心理问题三是教育方式不得当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和“棍棒教育”型家长的比例高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知如何管,父母在外又管不着,无形中助长了孩子极端个性的发展
3、情感干涸呼唤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几点建议儿童留守是当前一个不可小视的社会问题,也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是事关下一代青少年成才的一件大事
1、学校应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学校应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成为留守儿童温馨的家xx县韬奋学校于去年9月开办留守儿童托管班,创建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一三四”育人模式,即,一个重心以寄宿制管理为中心,从行为习惯、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多方面对留守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三个立足点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方面突出要求,优化教育和管理,加强了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定时、及时向他们反映孩子的在校情况和表现;四个建立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全方位关爱留守学生可以说,韬奋学校为留守儿童再创了一个温暖的家韬奋学校的做法,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的经验值得一些学校借鉴学习
2、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xx县关工委组织“五老报告团”进校开展思想道德、家庭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和邓埠镇倪桂村关工委正在实施的对村里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义务监护等措施,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1为学校、留守家庭捐赠亲情电话,方便孩子与父母的亲情沟通;2努力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社会各界多关注一些身边的留守孩子,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3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3、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家长要提高教育素养,改进教育方式,帮助孩子逐步自律、自主,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保持与学校、老师的联系,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变化家长应尽可能在本地务工或一方在本地务工,并常回家看看孩子,加强亲情沟通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篇四」2调研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时间20xx年月一20xx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