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文本解读必修一第二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不仅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还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代表之作,本文记叙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了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盟,派兵戍之晋国迫于压力,也不得不撤兵,郑国亡国的危机消除了简洁明白的语言抒写复杂纷繁的情节过程,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并掌握文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正确认识烛之武这个人物的形象和本文的思想内容⑷积累人物素材,并明确塑造人物的手法,为写作文作准备教学重、难点文言虚词、实词的积累主要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历史散文,它是作者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作出深刻的思考后,精心选材、巧妙构思后完成的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历史散文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当作一篇只需落实几个文言实、虚词的文章来读,而要借助本文精巧的构思来指导学生如何安排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同时,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课标的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还要注意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消散了春秋战国时无数飞扬的尘土;暗淡了三国两晋时不尽的剑影刀光;模糊了五代十国时繁荣的街市;剥蚀了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岁月已然流逝,所留下的,是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正是他们,挺起了中国人脊梁,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英雄的故事一一《烛之武退秦师》(用丰富的教学语言传递作品中的情感)
二、理清文章结构
1、齐读标题,思考围绕标题《烛之武退秦师》,你们能产生哪些疑问?你会如何设计本文的思路?学生丙
(1)为什么要退秦师?学生甲
(2)他用什么办法退秦师?学生乙
(3)结果怎么样?学生乙
(4)退了之后有什么影响?老师同学们的发散思维真是不简单,大家和左丘明一样具有简练流畅的思维下面请同学们站起来拿着书像朗诵家一样朗读课文,对照课本,看看我们设计的思路对不对(说明学生没有听老师讲解课文的思路结构,甚至连课文也没有读过,仅仅根据一个标题就构思出文章的结构,这难道不是我们学习名篇所要达到的目的吗站着拿书朗读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读书会更投入)
2、学生齐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思路是不是与我们设计的一样,如有不同,多些什么?
(2)根据上面同学们设计的思路结构所到的问题,请同学们边读边找答案【讨论】学生回答学生甲
(1)为什么退秦师秦国、晋国围攻郑国学生乙
(2)他用什么办法退的秦师不用一兵一卒,烛之武采用说服秦伯的方法
(3)结果怎样秦伯接受了他的建议,撤退了秦师
(4)退之后有什么影响晋师亦去之学生丙:我在读课文时,发现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佚之狐曰由此看来,不是郑国一有危机烛之武就去说服秦伯退师;而是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他,但他开始推辞不去,后来郑伯请罪,他才答应的文章在这里多了一些情节学生丁不止这一处,文章后面还交代“当秦师退去时,子氾请击”,是晋伯用“不仁、不智、不武”阻止了他,晋国才退的师老师刚才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很有见地,说明读课文读很仔细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看,考证这两位同学判断得准不准课文中如果有这两个情节,有什么作用学生(女)课文中有这两个情节,我认为增加这两个情节使文章的思路结构不是一帆风顺,正好应证了您讲的“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特点,达到了曲折生动的要求老师小结刚才全班同学能积极发言,让我看到了同学们对古文学习的满腔热情;但同学们的发言,更令我眼界大开跨越千年的历史,也阻不断我们想象的思绪,我们依然能触摸先贤的脉搏,让我们站在情节的高度,去仰视情节背后丰满的人物形象
三、师生共同讨论人物形象
1、思考刚才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归纳一下(幻灯片显示问题)这个故事中有哪几个主要人物?选一个你认为最鲜活的人物,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你能品出人物的什么性格?学生讨论回答老师评价指导,适当落实字词明确
①烛之武主要是通过正面的语言描写来刻画其形象的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牢骚和委屈,但国难当头,他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其次是通过佚之狐的话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华“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一个“必”字显现出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才华与胆识的充分信任郑伯语言描写勇于自责,知错能改面对烛之武流露出来的满腹牢骚和委屈,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动之以情;接着设想假如郑国灭亡了,对烛之武也无好处,晓之以理,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返顾赴敌营
③佚之狐识人、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了解,同时也表现了佚之狐对时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2、归纳主题人物的形象出来了,那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情感当然也顺利成章地出来了,本文主要通过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最终说服秦伯退师的故事,表现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以及他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情怀
3、大家还能想到哪些以大局为重的爱国志士的例子(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让学生积累人物素材,结合课本的情节和写作上特点融作文教学于其中)
四、品味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
1、本文最精彩的部分在第三段,自读第三段,弄清楚下列文言知识
①通假字共其乏困(
②文言实词、虚词积累鄙、知、及、既、从、乃、去、见
③、古今异义(古义强调翻译时一一对应、字字落实)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词类活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贰于楚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夜缱而出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臣之壮也越国以鄙远共其乏困
⑤、特殊句式A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B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佚之狐言于郑伯C省略句敢以烦执事
2、弄清楚了文意,请同学们概括一下烛之武能说退秦师的原因明确
①善于利用矛盾
②善于分析利弊
③善于揣摩心理
④讲究语言艺术(老师总结本文烛之武对秦君的话虽说是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用少量的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练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五、再次齐读课文第三段,感受烛之武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老师总结“时代铸造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们有理由相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师凝练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会使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样的句子使学生的情感被激荡,更容易受到感染、产生丰富的情感)
六、作业重点句子的翻译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