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2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九上同步•《湖心亭看雪》【笔记区】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词语解释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俱全,都绝消失挈通“槐”,撑(船)毒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雾淞沆扬冰花一片弥漫雾淞水气凝成的冰花沆扬白气弥漫的样子上下一白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一白全白焉得哪能更还强尽力客此在此地客居
二、一词多义
1.是是日更定(这)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2.一余挈一小舟(数词,一条)上下一白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3、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本文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B、“独往湖心亭看雪”句中的“独”字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C、本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昭八\、D、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14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普宁、寿圣院寺名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⑴湖中人鸟声俱绝()⑵上下一白()
(3)濯足于惠因涧()
(4)谒辨才于朝音堂
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余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8与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见渔人,乃大惊
2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余孥一小舟,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30.甲乙两文中,“«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4分)答案
26.
(1)消失
(2)全、完全
(3)洗、洗涤
(4)拜访___________
27.C
28.
(1)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29.是日更定矣是夕湖中人鸟声俱绝皆寂不闻人声
三、比较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毒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簧帖子,至十九日,石簧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
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3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上下一白()
(2)从武林门而西()
(3)即棹小舟入湖()
(4)取道……石径塘而归()3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2
①才一举头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
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D.
①次早得陶石簧帖子
②二者不可得兼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4.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答案
1.(4分,每词1分,意思对即可)
(1)全
(2)往西走(向西去)
(3)就,便(立即,马上)
(4)回去(回来)
2.(3分)D(得到A.
①消失
②绝妙的,到极点的B.
①抬起
②发动C.
①来得及
②和)
3.(6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于此的人啊!)
(3)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4.(3分)B(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附译文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山的颜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花的美丽,就像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觉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这时候我想用一句话把这种境况描写出来,竟然不知怎么写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由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游览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簧的请帖,第二天早上,石簧兄弟偕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题(12分)〜【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余孥一小舟,拥毒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面划线词的含义(2分)
①虽乘奔御风()
②其间千二百里()
③是日更定(—)
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良多趣味飞此皆良实漱其间余孥B、又何间焉一小舟上下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一白D、长烟一空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
3、句话(2分)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第
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B、甲文第
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二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二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
1、(2分)
①即使
②代词,那
③代词,这
④都
2、(2分)D
3、(2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自”“亭午”“曦”三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
4、(2分)A
5、(4分)
①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2分)
②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1分)(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五、《答谢中书书》与《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着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解释加线的词沆场上下一白强饮三大白而别
2、翻译下列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内容理解A、两文都是写景文章,但表达方式各异,试简要分析《答》主要以为主全文以,表达了对山川风物的愉悦之感接下来又,传达出,体现了作者的志趣最后以感慨收束,表露出和之感《湖》主要相结合先,简要交待游踪,再重点写,运用了的手法勾画然后再叙及湖心亭巧遇,虽是,但重在OB、两文虽有写景,但写法不同,试分析《答》写景调动了()等各种感官,通过(高低、远近、动静)多个角度,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传达O《湖》通过手法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高度概括,廖廖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将C、两文感情有何异同?D、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愉悦和得意之感?E、两文写景文字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答案
1、白气弥漫的样子;全;尽力
2、A、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赏叹的啊B、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C、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廊,和我的一叶
3、A、《答》描写、抒情;以感慨发端,具体描绘了秀丽的山川景色,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酷爱自然、归隐林泉自得之态,自豪《湖》记叙、描写,抒情叙事写赏雪的具体经过白描叙事,抒情B、《答》视觉,听觉,自然万物的生机勃勃,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湖》白描,开阔辽远,清新淡雅将西湖的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C、异《答》表现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湖》表现了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愁绪同热爱自然、沉醉山水、与知音共赏美景的愉悦,归隐林泉,鄙弃名利D、《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湖》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E、《答》语言凝练,言简意赅《湖》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六、文言文阅读;(15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满,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辆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鳏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僚,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疑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5.给加线字注音2分⑴舟子喃喃日⑵步仄径
16.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5分1上下一白一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3焉得更有此人焉4憩感配寺群._____________/S•5白鸥矫翼矫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余孥一小舟,拥毒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18.【甲】文中“湖中人鸟声俱绝”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各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参考答案
15.(1喃(n an)
(2)仄(z e)
16.
(1)-全
(2)白酒杯
(3)焉怎么,哪里
(4)憩休息
(5)矫举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我划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到湖心亭看雪
(2)寒山中远处的山火,在树林之外时隐时现地闪烁
18.(4分)【甲】文中这句话正面表现了西湖的静,侧面表现了当时天气的寒冷;【乙】文中这句话以动写静,侧面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附【乙】文参考译文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促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僧人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灌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辆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山火,在树林之外时隐时现地闪烁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仆人已入睡,多么思念从前你与我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鳏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鸡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您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您邀请来游山玩水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菜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山中人王维书
七、文言文对比阅读(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全)
3.更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4.白上下一白(白色)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三、古今异义余强饮三大白(古义酒杯;今义白色)
四、内容解析文章结构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作者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使用白描手法,使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更是对作者张岱最确切的评价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写作特色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重点赏析雪后奇景一一【描写雪景的句子(段)“雾淞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写景的顺序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2)修辞一一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3)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殖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寒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泱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如倩女之殖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的特点(2分)
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答案
18.
(1)客居
(2)这
(3)起,兴起
(4)刚好,恰巧
19.A
20.
(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
22.答案要点甲文
(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乙文
(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
(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
(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复习任务】文言文对比阅读[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
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芥生、高眉生、王腕生、马小卿、潘小妃
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③坐久清冽,苍头
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钦
⑤之,竞不得醉马小卿唱曲,界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龙山雪》)[注释]
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②李芥(ji)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
③呆白苍白
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
⑤欲(h)通“喝二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小品文《湖心亭看雪》、《龙山雪》是其代表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万山载雪,明月薄之
2.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B.从百步街旋滚而下C.义不杀少而杀众D.广起,夺而杀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
②声为寒威所慑
4.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1.
①没有,消失
②迫近,靠近
2.D
3.
①(此时的)西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②洞箫声像被严寒的威力震慑住了
4.阔大、纯净的雪景映照出张岱孤高自赏、高雅脱俗的情怀,在冰天雪地中,心灵脱去俗累,自由洒脱雪景的苍凉也折射出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答出其中一方面,意近即可)译文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深三尺多晚上的时候天放晴了,我们几个登上龙山,坐在城隍庙的山门上,李界生、高眉生、王睨生、马小卿、潘小妃这几个人陪伴侍侯山峦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月亮显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坐久了觉得有点冷冽,苍头(苍头指以青色包头巾裹头,这里指人)送酒来了,我们勉强举起大杯子抗寒,酒气上升,合着积雪,竟然不醉马小卿唱曲子,李界生吹洞箫和马小卿的曲子,箫声被寒气所慑,艰涩得出不来三更的时候我们准备回去睡觉,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着从百步街旋转滚落,直到山脚,满身是雪的站着余下的人坐一辆小羊头车,拖着满身的冰凌回来了
二、对比阅读【甲】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乙】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囊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6、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是日更定莫衷一是B、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深夜色半人家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
1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翻译
18、【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19、
(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2分)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2分)
20、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参考答案
16、D;
17、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必须直译);
18、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19、
(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2)、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0、Do“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4文中作者还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什么手法来写景?白描一一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用词较少,没有华丽的辞藻5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景物的小,他真正要突出的景物是什么?是要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正是这种满世界都白的奇观,才使他觉得眼前的具体景物都变小了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例题区】
一、阅读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回答问题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建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更定2湖中人鸟声俱绝3余孥一小舟4拥鑫衣炉火5独往湖心亭看雪6雾淞沆扬7焉得更有此人8余强饮三大白而别9客此10及下船11上下一白12惟长堤一痕13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①完了,结束
②消失
③撑,划
④鸟兽的细毛
⑤独自
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哪能
⑧指酒杯
⑨客居⑩等到11全12只有13罢了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译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译文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
5、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译文
6、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译文
7、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3、湖里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4、不要说相公痴情,还有跟相公一样痴情的人!(不要光说相公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
5、(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6、这一天五更过后,我划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划往湖心亭去看雪
7、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全是一片白色
三、阅读理解
1、用原文回答问题
(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3)点明主旨的句子
2、说说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举例说明答
3、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答
4、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答
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答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答
7、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答
1、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⑵雾淞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本文描写西湖雪景主要运用了白描的写法如“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种写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3、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4.拿、拥、往、看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5、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6、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这个“独”字反映出他的清高、孤傲),为下文作伏笔
7、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囊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与余舟一芥(小草)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相与步于中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土》)
1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甲文第
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
(2)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译文
14.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2分)答答案
15.A
11.C
12.D
13.⑴庭院地面如积水一般清澈透明,(那)水中藻、荐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⑵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
14.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而张岱的“痴”表现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习题区】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余孥一小舟(撑)/更定(结束)/拥毒衣(鸟兽的细毛)/雾淞沆扬(白气弥漫的样子)B.晓雾将歇(消散)/衣不足惜(足够)/强饮三大白(勉强)/披发文身(画着文彩)C.标枪舞刀(举)/素湍绿潭(急流)/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为火所焚(被)D.以此夸能(凭借)/不以疾也(认为)/晴初霜旦(下霜)/两膝相比者(靠近)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沸腾)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C.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D.更有痴似相公者(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3、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文末的“痴”与开头的“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作者写雪景,用“湖中人鸟声俱绝”,使我们从听觉上感受到大雪的威严,用“雾淞沆扬”形容湖上雪一片弥漫,混茫难辨,从形态上描写大雪飘扬;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从色彩上写雪下之久之大(用原文回答)(2分)
4、翻译下面句子(3分)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