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六篇】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篇1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然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具体包括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方针,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文化自信的底气和依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学校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力量[1]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校园文化内容得到丰富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文资源因此学校应对这些文化中的智慧、神韵等深入挖掘和弘扬,以便与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融合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这些含有深刻思想与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使校园文化得到丰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环境,重点打造建筑、雕塑、喷泉等校园元素,促使校园环境的整体立意、人文气息得到增强,学生不断增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2]校园环境承载着校
[3]郭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素质
5.甘肃农业,2006,・
11.
[4]李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
04.
[5]张承凤.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公明素质培养的作用[A].见: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篇4
一、指导思想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武术等课程,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基于以上认识,着眼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入少先队活动、链接闲暇教育等方式积极开展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画、书法、舞蹈、民族乐器和古乐欣赏等活动学校充分认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升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二、我们的思考
1、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当今中国的青少年,他们生在和平年代,长在太平盛世,没有经历战争、动乱、饥荒和瘟疫等艰难困苦,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东西文化剧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物欲横流,这一切都构成了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背景,使得部分青少年丧失比较和鉴别能力,极易迷失方向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树德立志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教育核心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奋斗目标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西方国家早就瞄上了中国的人才资源,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惜重金,抢挖我们的精英人才西方精神文化产品的进入,实际上就是文化渗透,用他们的价值观来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在这场关系国运兴衰的斗争中,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我们除了要继续坚持用各种常规思想教育手段外,还必须拿起得天独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武器,不懈地教化和熏陶我们的后代
2、丰富的内涵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的博大精深早已令世界折服今天它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也为世界各国所借鉴,这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领先世界数千年,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它还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等所有的社会领域它教给人们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热爱和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它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无价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龙的传人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三、目标与内容目标
1、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
3、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
4、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内容
1、中国书法艺术
2、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国画)
5、中国民族服装化
8、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唐诗、宋词)
9、中国民族音乐(含民族器乐)
四、我们的设想与做法
(一)设想针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需要,除思想品德课外,我们觉得还应对语文等课程、教材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突出重点,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教学形式应力求生动活泼,注意实效可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题材的专题视听资料(或反映有关中国历代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或展现祖国壮美山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资料)加以编辑整理,形成系列教材,有计划地纳入德育课堂此外,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有目的地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小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让我们的学生做一个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
(二)做法
1、结合课程改革,开设拓展课与探究课,开发校本课程
2、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学校文化布置、举行中国传统文化节(书画展、唐诗宋词吟颂比赛、民族音乐表演等)
3、组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音乐美术、拓展课探究课教师组成通过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培训教师
4、通过《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篇5
一、指导思想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调兵山市中小学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活动内容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1计划在11月30日进行《弟子规》诵读班会212月5日举行《弟子规》背诵比赛除了这两项活动,平时加强《弟子规》的学习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在课间播放《弟子规》歌曲,利用班会时间诵读、学习《弟子规》,尤其加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1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2每周设一节诵读课,每月召开一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3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和各种影响资料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专题讲座,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4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召开校园艺术节活动,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热爱经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以雅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3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1充分利用“体育、艺术2+1项目双技活动”的有效平台,弘扬太极拳,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2展示开展好特长教育活动通过开设阅读、硬软笔书法、剪纸、舞蹈等特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过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开展校园品位创建工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领导小组组长闫丽娜副组长朱亚杰张淼组员徐秀华杜平郝岩史艳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篇6【摘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构建符合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元素;构建形式新颖的文化传播途径,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协同作用;开设传统文化课,提高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涵养;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意识关键字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融入路径;职业院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建设,同时也非常重视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和文化意识的增强2017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始终贯穿国民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基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新疆高职院校要立足区域实际,探索符合自身办学特点的发展道路,从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中汲取营养,注重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增强各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校园文化元素不符合办学特色在参观新疆七所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时,我发现虽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校园景观建筑、宣传口号等显性文化宣传元素,但一些校园文化元素不符合办学特色这七所高校以新疆为基础,在交通、农业、建筑、轻工纺织等方面培养高级技工这些学校要找到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匹配的点,突出办学特色但是当被问及你所在的学校是否有符合办学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布局时,1354名调查人员中有
22.0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符合办学特色的景观建筑当再次问到你对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满意吗?
14.18%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满或非常不满当被问及你所在的学校是否有符合自己办学特点的校园口号时,
12.6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符合办学特点的口号与本科院校相比,新疆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财政支持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弱势这些因素也导致各大高职院校重视职责,忽视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形式陈旧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形式过于单一,大多数学校以社区活动或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形式传播当被问及你所在的学校举办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时,许多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比赛最多,其次是书画比赛和传统节日的宣传当被问及你所在的学校以什么形式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时,最常见的宣传形式有三种形式黑板报、宣传口号、海报、社区活动这类宣传手段属于传统的宣传手法,形式不够新颖,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部分学生自身传统文化底蕴薄弱;学校只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关键是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但目前新疆高职院校学生以本地学生为主,大部分专科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短时间内很难提高文化涵养当被问及你认为下列文化中什么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时,少数学生表示,纳妾、缠足、重男轻女等陋习应该继承当被问及你对封建传统习俗(如裹脚、算卦、看风水、丧葬、烧纸钱等陋习)的态度时,
38.63%的受访者表示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应该继承,
6.57%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当被问及你通常在图书馆借那种书时,
56.57%的学生说他们在图书馆借专业相关的书,对其他书不感兴趣通过调查发现,新疆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涵养不足,文化识别能力薄弱,无法有效区分传统文化的质量,更谈不上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少数学生的文化认同度较低;新疆高职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更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但问卷结果显示,
9.67%的学生更认同欧美文化,
87.22%的学生认同中国文化,
3.11%的学生认同伊斯兰文化,仍存在少数学生文化认同低的问题当被问及是否有
71.94%的学生表示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哈萨克族的《萨里海与萨曼》、蒙古族的《江格尔》等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是否与中国文化有关时,
71.94%的学生表示有关系,
28.07%的学生模棱两可或不清楚是否有关系当被问及你是否愿意继承传统技能(如京剧、达瓦孜、武术、刺绣等)时),
59.68%的学生积极表示愿意继承,
38.26%的学生表示有兴趣了解,但仍有
2.0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继承传统技能问卷结果表明,新疆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意识薄弱,文化认同度低,是提高各民族学生文化素养、提高文化自信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根本原因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新疆高职院校学生五个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第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导向,构建符合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元素新疆高职院校要继续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仁、诚信、正义、和谐等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风建设各族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建设美丽和谐的新疆做出积极贡献构建符合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元素,注重校园实体建筑及相关景观的建设一方面,新疆高职院校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实体建筑如重新命名教学楼,取符合办学特色的名字将符合办学特色的景观雕塑设置在主校区中央,具有深刻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纸、教学楼走廊、宿舍等实体媒体,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根据每次活动的不同主题悬挂不同的文化元素,达到及时教育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生活环境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自信心构建形式新颖的文化传播途径,发挥主流媒体的协同作用新疆高职院校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存在形式过于陈旧、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过去,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如今,新疆职业学院已经成为00后的世界,我们应该因时因地而异,采取符合教育主体特点的传播方式在传统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学校可以通过各大短视频平台、创办学校的关伟、建立微信群等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比如举办五千年文明我传承校园微视频大赛,关伟实时传播和弘扬正能量,经常通过学校微信平台讨论传统文化通过更新颖、更鼓励的传播方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形式融入校园文化
3.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提高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新疆职业院校多为本地学生,学生来源相对单一有些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太了解,甚至少数学生分不清什么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什么是糟粕学生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文化素养相对较低所以职业院校不能局限于专业课的教学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可追溯性,加入专业课的文化渊源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教授专业技能,还要起到思想政治教师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结合新疆高职院校可以开设诗歌鉴赏、书画鉴赏、历史典故等相关难度不大、易于理解的选修课在丰富课程体系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回答我们是谁?问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仍存在少数学生文化认可度低的问题新疆高职院校要不遗余力地加强各民族大学生的五个认可教育,坚持以五个认可教育为长期工作,用真情实意感动人,用真理说服人,向学生讲述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文化、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支持军队、爱人民的生动案例比如可以就近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非遗传传承人等校外活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联动,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认同意识参考文献
[1]同国斌.师范学院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09.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5.07o
[3]穆晓娇.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辽宁经济干部学院学报,
2016.03作者简介张敏(
1991.5-)女,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在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园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借助设计的优化例如,在校园绿化规划过程中,学校要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传统思想体现出来;将名人警句张贴于校园墙壁上,对历史人物雕像科学树立,以历史人物命名校园建筑等,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等内容充分彰显出来再如,学校还可以对传统节日场所进行开辟,以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纪念和弘扬,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象化、具体化将会得到实现,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也能够得到显著增强
(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科学开设,能够促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得到丰富,学生也能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将个人的才能和特长充分展现出来
[3]在这些校o园文化活动中,学校要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校园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切实感悟,进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实施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人员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对接形式深入思考,对校园活动合理设计,促使校园活动的文化底蕴得到增强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实施下去;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我爱经典”等主题的演讲比赛等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相融合,将传统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发挥出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总之,学校要在校园精神提炼过程中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
(三)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支持着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属于潜在的教育力量,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需要在校园制度文化构建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优势,将校园制度的规范功能、导向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要想将校园制度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校需要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依据平等、公正等理念,对校园规章制度体系大力完善,鼓励那些正确行为,惩戒不良和错误行为,引导学生能够对自己、他人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此外,学校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作用,在增强制度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贯彻人文关怀,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以便促使学生的认可度得到提升,能够自觉地将制度规范落实于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
三、结语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需要学校积极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采取科学的措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效果,还可以有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考文献
[1]高昆.试论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7,410123T
25.
[2]曹志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155-
56.
[3]程武山.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8,61789-
91.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篇2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青岛校园文化建设一直要做的事情,必须做好这些细节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环境、学校传统、学校精神、校园制度和文化活动的总称,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增强学校教育的感染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这些功能,要求校园文化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孔融让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指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促进历史发展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形式的总称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与之相对应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传统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校教育效率的重要保证,也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发展动力墨水-记录文化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中,主体的主动性得到调动,校园文化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因此,必须努力提高校园主体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人文文化积淀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几千年文明的智慧,包括反映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如自强不息、崇尚和谐、重义轻利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传承和弘扬中创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在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引导校园主体注重个人道德和品行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为校园主体提供精神支持和精神安慰荥阳四中校园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开设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地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开设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有针对性地教育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倡导和鼓励学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学习国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精心组织活动,让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的影响下升华思想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如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充分利用节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歌舞比赛,让学生感受经典启迪人生三校领导高度重视,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制度上重视,开展“书香校园工程”,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构建“德育特色学院”从措施上重视,真正从根本上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道德色彩浓重的校园文化氛围,消除低俗文化,抑制垃圾文化的传播;在校园设施建设上,布置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教学楼等都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置身于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师生员工很容易实现耳濡目染,促进主体人文意识的养成,提升主体平等向善、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发挥其对学校人文底蕴的形成、对主体人文意识养成和主体性调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篇3[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现时代具有真正价值和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功利,注重培养专业人才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大学校园文化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故在大学校园文化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必要的本文着重阐述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图分类号】D
41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3-133-3引言所谓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特征的并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融合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德”、“善”、“和”三个方面如《大学》中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德”指人的本性、品德《尚书皋陶谟》对“德”有明确的要求,提出“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善”指好的行为、品质,是内在的德性主导下的外在良好行为“和”是指相安,谐调,“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的概念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共生、长远发展三个方面的结合,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换个角度思考,即“道德观”、“价值观”、“人际观”三者的相融合一个民族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的,传承是国家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大学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现实社会中道德观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和人际观的变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际观”当今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甚至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的现象越来越多,崇尚美国大片、韩剧、日本动漫、洋快餐甚至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缺乏对多元文化的批判分析能力;另外,社会中存在道德失范的行为令人难以置信,如很多人面对路边跌倒的老人有“恐惧症”,学术不端,考试作弊,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近年来过圣诞节的人越来越多,而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倍受冷落;近期又有报道称,教师节变成“送礼节”;人际交往中见利思义、诚实守信的人越来越少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和人际观的变异现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不足
(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不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二但是历史发展至今,我们继承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少,尤其大学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发人深省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20%的大学生持无所谓态度,20%是中间派,仅有10%的大学生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自豪除此之外,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占大量时间的是应用型书籍和娱乐休闲性书籍,而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对于文学、历史、哲学知识很少涉猎,对于传统文化不甚了解这些现象充分表明我们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的不够
(三)民族高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双重特殊地位民族高校学生在地域经济、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和人格品质上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西北民族大学学生中有65%以上是少数民族,与其他一流大学相比,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双语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极少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受地域、宗教、风俗习惯影响很大,使他们很难接受一些新的、积极向上的观念和思想,其观念也很难转变可见,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水平较低,民族高校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国55个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构成元素之一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更好地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民族高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学习、传承并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所以,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高校有着双重的特殊地位
二、如何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一)加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规划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依据学校有意识选择的、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如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以及相应形成的严密的组织机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而其内在机制建设是保障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但是,在校园文化内在机制的规划中还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方面,双语少数民族班中开设古代文化课的很少,例如《论语》、《易经》等;汉族学生班中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课也很必要,能使汉族学生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增加更多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如成立社团,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做好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的团结和文化交流
(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并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来进行物质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特色建筑、服饰等,将其文化内涵赋予实物之上以表现其魅力,给人们以视觉美精神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从信念、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等表现出一种内在美,使得我们能在人格塑造、道德情感、价值取向方面树立崇高的目标目前,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忽视了精神文化方面,这也是导致社会上出现“怪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开发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拓宽领域,学校开设有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的本科学院并有其硕士点、博士点但有很多少数民族有语言,其文字却在传承中被丢失、遗弃,如£族、东乡族、侗族、哈尼族等,我们觉得民族院校有义务去挖掘这些资源,挽回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上的损失民族院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更应责无旁贷
(三)在实践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到认可,而被认可的传统文化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全方位的进行教育和熏陶西北民族大学坚持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多元文化共生存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光荣称号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内,开展讲座、会谈、民族教育月等,在校外,应让学生走进少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其文化,在实践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
三、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前景展望一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底蕴丰厚,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社会总体道德素养提升的标志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市场经济和物欲突显、而社会道德相对缺失的今天,坚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提高校园文化的综合实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使学校校园文化底蕴丰厚,以便更好地实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三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在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的基础上,使之全方位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校园文化软实力大学是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则是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民族高校地位和文化的特殊性更需要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先进性体现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而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高校的文化底蕴就很好的反映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可见,在当今国际竞争力极强的形势下,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使我们国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在眉睫的要务参考文献
[1]于伟峰,商植桐,于雪梅,齐景爱.对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7013.
[2]郑鹏,黄朝文.关于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
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