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8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8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篇1人才,是事业之基、发展之本而作为基层更加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充实到其中,才能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因此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是时代的呼唤,基层的需要,群众的期待我们于—月一日一_月—日对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县某镇,土地面积一平方公里,耕地公顷,其中水田公顷,山地公顷,下辖一个行政村,一个个居委会,一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该镇自古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境内—村的三角宝觉寺,有黄龙山清俊亭等名胜古迹,有等历史名人目前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和外出打工
一、人才队伍现状该镇机关工作人员共有—人,其中党员—人,民主党派—人,大专以上学历—人编制数为—人,在岗人员—人副科以上干部—人,实职副科—人,退休人员—人,停薪留职人员—人,公务员—人,职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中有中级职称的—人35岁以下的人,占总人口的60%1995年,该镇工作人员个事业单位,实有人数175人,专业技术人员166人新建文化艺术中心一个,钱币博物馆一个,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其中新建标准化乡镇文化站6个,乡镇一级设有科教文卫中心19个,工作人员62名
二、各类设施设备配发情况20—年以来,先后为全县18个乡文化站、24个村文化室、37个农民文化户、21个农民文艺团队和5个社区文艺团队配发了全部设备;为19个乡镇信息资源服务点、68个村级信息资源服务点按要求配发了设备,为306个农家书屋配齐了价值612万元的书柜和书籍,实现了全县306个村农家书屋全覆盖
三、设施设备管理使用情况文化设备全部配发到位,并且建立了相关财产账目管理,使用情况存在各种不同情况乡站点财产由乡政府统一管理使用,其中五个标准化站点,进行集中管理使用,基本发挥作用,其余各乡镇因无专门文化场所和专职文化工作者,设备在乡政府分散管理使用;村文化室、农民文化户、农民(社区)文艺团队所配备的设备,都能严格管理,但使用率较低,缺乏乡一级指导,发挥文化惠民作用不够明显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西吉县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模和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很不适应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体制不顺现有文化站(中心)的管理,条块分害L难以协同机构改革后,乡镇文化站撤销,成立了乡科教文卫中心,原乡镇文化站人员交乡镇管理,以块块(乡镇)管理为主的文化专职人员,身兼数职,有效投入文化工作的精力、时间不到20%;以条条(文化局)管理为主的文化行政部门无法对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等行使有效的管理,县乡在文化工作管理上严重脱节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镇及社区无文化阵地现象严重,西吉县还有13个乡镇需建设文化站,306个村均没有独立的村文化室,目前均利用党员活动室“一室多用”,面积小,无法开展活动
3、经费短缺,难以正常开展活动据了解,西吉基层文化单位特别是文化站工作经费普遍没有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正常活动无法开展,如新营乡文化站因经费等原因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开展活动
4、设施设备利用率低,活动贫乏单一,缺乏吸引力文化站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效能较低有的文化站(室)虽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活动形式单调,内容陈旧,不能有效的吸引群众参加活动
5、文化站建设规划不尽合理西吉县19个乡镇文化站,除了新建的6个标准文化站外,其余的文化站与乡镇机关建在同一处,农民群众很难进入文化站(中心)开展读书和文体活动,文化站(中心)实际成了乡镇干部的活动室在新建的6个中,个别站选址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如火石寨乡文化站地势低洼,不易防洪
6、人员老化严重,培养、培训不够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工作缺乏热情,部分文化专干因年龄较大或其他原因长期不在岗近年来一些文化站虽然调进和新增了人员,但专业不对口,无法较好的胜任文化工作造成文化站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一是文化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乡镇文化站在机构改革中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后,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没有切实担负起建设和管理好文化站的责任,使文化站处于无人关心、无人过问的境地,文化站和文化工作人员完全被边缘化;三是乡镇经济困难,投入不够
五、建议与思考
1、提高认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扎实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观念的转变,是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前提而认识的提高,又是转变观念的基础扎实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一届六中全会的重要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基层文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大力推进建设进程千难万难,不要“难”文化,千苦万苦,不要“苦”文化在有限的可利用资源中,优先考虑文化建设,或优先倾斜于文化建设
2、理顺管理体制,“领导”与“指导”和谐一体,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的新格局按照规定,县(市)区文化局是政府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文化站是基层全民事业单位因此建议将基层文化站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将业务、人员、工资等关系交由县文化与体育局,实行人、财、物垂直管理,相应增加基层文化站的人员编制,人员实行选聘制,在全县范围内自由流动,其工资待遇,业务经费纳入县级财政支出设施建设投入,凡地方投入的产权归地方,凡上级政府扶持支持的,产权归县政府,交由文化主管部门代管这样才有利于“领导”和“指导”的和谐一体,有利于专业队伍的培育,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为地处相对偏僻、闭塞的农村基层文化站,构建新的发展平台,实现基层文化站以文养文,自我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产业,变“伸手要钱”为“市场挣钱”这不仅能丰富农民多彩的文化生活,也拓宽了文化站的功能和生存空间,符合“政府支持、培养主体、市场运作、增强活力”农村新文化建设的思路构想,把农村文化站变成广大农民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艺的乐园,求富的良友
3、要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两条腿走路农村文化的“脱贫致富”,农民文化权益的最终保障,除了必要的送文化加以帮助和引导外,关键的还是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在通过“三下乡”等形式“送文化”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培养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进一步加强农村业余文艺团体、文化户等业余文化队伍的建设,发挥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传承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将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有机结合,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农村文化队伍来“种文化”,才能让文化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4、着眼农村文化长远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一是加强培训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文化机构对基层文化的指导、辅导、培训职能,逐步完善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养、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文化骨干及各类业余文艺总数为—人,96年至99年进入了大量人员,其中有部分是大中专毕业生或退伍军人,其他大部分是通过各种关系招工进来的,并且文化水平都不高一年至一年,县级要求乡镇精减人员,出现了部分下岗和停薪留职的人员
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在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在农村应该增加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规模企业,要求在人才需求上要有真懂技术,有一定的市场经验,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多发展有技来含量的生产造成农村基层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就乡镇机关人员来说,原来的七所八站,大部分干部管理权限都上划,收回县直有关部门统一管理,使干部的选拔面比过去大大缩小;乡镇一级在职人员报酬低,报考乡镇公务员的人不多在这个镇,相当多的顶岗人员是城镇当兵转业安置下来或者是七几年乡镇招聘干部,学历不高,能力有限该镇一名在职人员中,退役士兵达—人,招聘干部只有一人;因公务人员管理严格,转干程序繁琐复杂,就出现了混岗现象县直一些部门近年来向乡镇借调借用干部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使得乡镇缺人的现象更加严重该镇就有3名同志被借调到县直机关分析造成基层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在吸引高校毕业生方面没有诱惑力,很多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往往把农村排斥在外二是农村相对封闭的发展环境阻碍了人才的引进,很多优秀人才认为农村不具备大城市发达的信息络,在个人发展平台较小三是乡镇工资待遇较低,影响了其吸引力由于财政紧张,很多乡镇职工工资发放面临挑战,比如该镇几年前电视台有一个人,其中一个年轻人各有特长,电视台运营情况良好,每年创收20万镇里规定台里要完成10万的收入就发基本工资,剩下的收入镇财政与台里按五五分成,即台里应有5万元的奖金可发,但实际发下的工资每人不到3000元这样,年轻人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人才流失严重新进人员专业技术不过关,电视台收入明显下降,目前电视台每年收入1万多元,入不敷出,工作人员也锐减至3人
三、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与人民群众发生最直接的联系,加强乡镇政权建设,培养更多的乡土人才是建设和谐社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当地发展经济最急需的工作要改变目前一部分乡镇干部后继乏人的状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提升基层人才待遇应完善对乡镇干部、尤其是边远地区乡镇干部的选拔作用机制,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多渠道选拔;应动员更多的青年干部到乡镇锻炼,把到乡镇工作作为干部必须经过的一课;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不仅从政治素质上提高他们也应从经济利益上关心他们;对乡镇干部缺编人员应有严格的准入制度,不能把县级安置不了的非干部人员往基层塞,造成基层职工中公务人员比重下降,整体素质下降二是增加基层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乡镇人才队伍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总量不足,突出地体现在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基层人才严重短缺为此,在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扩大人才队伍总量其次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大培养力度的基础上,要积极通过外聘等柔性流动的方式引进再次是优化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在公务员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应达到35%以上对一年后未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45岁以下的公务员要实施学历淘汰,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和整体素质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应达到25%以上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应达到20%以上要通过补充毕业生、参加在职学历教育、送出去培养以及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三是实施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程各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培训教育工作,建立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投入机制以发展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采取刚性与柔性两种方式,通过长期聘用、项目指导、学科牵头、培养人才等形式,聘请高层次人才,切实提高基层人才的素质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篇2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基层文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网格我市17个镇(街道),除墨河街道没有综合文化站建制外,其他—个镇(街道)均于20-20_年完成综合文化站的建制和建设工作20_年至今十年间,提升建设工作十分缓慢目前,已经完成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的只有1个镇,6个镇正在规划重建,3个镇正在改造,其余6个镇暂无标准化建设规划截至20—年底,全市253个行政村达标挂牌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仅有51个,20—年计划挂牌56个,其余均未达标、没有挂牌
二、存在问题
(一)功能发挥不充分一是阵地被挤占挪用草桥、港头、新店、邵店、合沟等镇的办公活动场馆被不同程度挤占或挪用二是部分设施陈旧损毁港头镇综合文化站房屋老旧,多处墙体开裂,部分墙面渗水;邵店、草桥、高流等镇综合文化站部分房屋、门窗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破旧,只有少部分可以使用三是活动开展不够正常有许多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图书室、舞蹈室、书画室等不能正常开放,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二)人员配备不合理一是素质不高学历总体偏低,素质不高二是数量不足目前只有棋盘镇、马陵山镇配备两名人员,其余14个镇(街道)只配备1人,墨河街道甚至1个人都没有配备;全市25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没有一个专职主任,全部由村干部兼职三是业务不精现有队伍中,文化专业人才和领军人物极度匮乏,绝大多数综合文化站长都是半路出家,专职不专,视野不宽,业务水平不高
(三)资源整合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民政、团委、妇联、司法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人、财、物,活动各自运行,与文体部门整合衔接不够,难以发挥整体效能253个村(社区)没有一个公益文化岗位,文化设施总体利用率不高
(四)群众参与不广泛一是活动主体流失严重农村文化活动主体流失严重,优秀文化难以传承,增加了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难度二是活动内容不能贴近实际现在镇、村文化活动相对较少,取材于农村农民生活实际的少之又少,农民真正感兴趣的题材不多,难以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喜爱三是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众多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团体,由但缺乏活动场所、没有经费保障、缺少培训机会等因素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民间文艺团体的发展壮大,其示范带动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建议与意见
一、增加投入,落实责任,建立考核机制一要增加基层文化投入市、镇两级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相关标准,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二要落实主体责任参照省政府办公厅文件【苏政发
(20)98号】精神,建议成立—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广新体局具体负责,镇(街道)党委政府承担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三要建立基层文化考核机制建议市镇两级政府把文化投入、设施建设和维护、活动开展、遗产发掘和保护等具体指标,列入考核范围
二、合理规划,整合资源,推进阵地建设一是合理规划布局从各镇(街道)实际出发,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文化设施新建或改造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面积和功能应当与各镇(街道)人口数量和服务半径相适应二是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把各镇(街道)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整合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共建共享,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三是加大建设力度制定20-20—年度关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工作计划和安排,20—年底完成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提优建设;20—年底完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标任务,最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一体化、标准化和人性化建设
三、多措并举,提升素质,加强队伍建设一是配足配齐基层文化人员建议按我市相关政策文件规定配足配齐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确保专职专用,并落实好相应待遇另外,还要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通过公开招聘、设置公益性文化岗位、建立志愿者队伍等方式,把具有文化专业特长、甚至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引进我市文化工作队伍二是扶持民间团体和乡土能人发展一批小剧团、秧歌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培养一批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剪纸等各类农村文艺人才积极扶持民间文艺团体和乡土文化能人,在活动经费、活动场地及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分门别类开展培训根据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业务特长,举办不同类别的特色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文化管理人才队伍
四、科学管理,丰富内容,提升服务功能一是建立基层文化管理机制文化主管部门要出台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星级管理办法,制定服务规范、设施维护、活动开展、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形成服务管理长效机制二是丰富基层文化服务内容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特别是文化下乡活动,把演出、展览、讲座、培训等优质文化活动下沉基层,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提升基层文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基层数字能力建设,接通省数字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网络资源,建立镇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行政村农家书屋与市图书馆“一卡通”通借通还全覆盖依托市文化馆成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配送中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文化流动服务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基层群众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篇3
一、基本情况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区,是全区人口第一大县和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下辖19个乡镇、306个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
50.8万人,其中回族人口
28.7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7%,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文化建设方面,西吉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于20—年7月由原文化局、旅游局、广电局机构合并成立,下辖文化馆、博物馆、电视台、文工团、图书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