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初中校本课程方案初中校本课程方案「篇一」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XX(校长)副组长XX(教导主任)、XX(政教主任)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市、区教研中心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十二、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校长(副校长)一教导主任、办公室主任、总务主任、政教主任一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校本课程教师
2、运作流程制订计划一动员一“自选”一编组一完成学习一成果展示与评估一小结一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进度f研究教学模式一进行备课活动教学一小结初中校本课程方案「篇三」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1、主体的多元性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学校管理者、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学生自身、同学
2、评价主体互动性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描述性、激励性评价,学校不以评比为目的,而以研究或促进为目的的评价等等
3、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学习成绩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身体、心理素质、学习潜能、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4、评价过程的动态性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渐感悟自身的发展,增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愿望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
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
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
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金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初中校本课程方案「篇四」
一、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本开发的自己学校的课程,是土生土长的,适合自己学校的任课教师和学生,也适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教学环境和软硬件教学建设既可以是自己独立研究的课程,也可以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加工、补充和完善,从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由以上解释不难得出,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就是初中数学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或者是自己在数学教材之外另辟小径,或者是把数学教材进行补充和改编(如有的章节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可以略讲,有的章节可以加大补充内容等等)
二、进行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为创建学校特色和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以上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解释我们也可以看出,开发数学校本课程,是数学教师自己多年教学数学经验的体现,所以要开发;另外,是对数学教材不适合自己学校、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章节进行改编,或增加新内容,或删减课本上的某些内容但是不论怎么开发,其最终目的都一样,那就是更快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现有的数学教材只是提供了所有学校都统一使用的教材,可以说,“千人一面”,不可能照顾到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所以总会有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某一些学校的学生这种情况下,对数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删减和增加就显得尤为重要和亟须了
2、很多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完全有能力在数学教材之外另辟新径,编写同步辅助教材(不会对国家课程教材的使用带来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开发数学校本教材就是对数学教学经验的推广和其他数学教师捷径的专业培训
3、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举措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三、目前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1、由于校本课程甚至课程的概念本身发展的范围和历史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开发数学校本课程工作中感到难度大,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甚至走了很多弯路例如,很多学校认为,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就是单纯地编写校本教材,导致人为地机械模仿,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收效甚微,得不偿失
2、一些学校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是迫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他们不是出于满足学生需求的考虑,而是被动、无奈地执行上级布置的任务,带有明显的“为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的色彩
3、有的学校热衷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但其目的是为了借此扬名,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校本课程沦为这些学校扩大自身知名度的工具
4、我们很少看到有学校认真地进行前期的学生需求调查,校本课程的出台往往是学校单方面闭门造车的结果,通常是教师能上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校本课程蜕变为师本课程,学生的需求被弃之不管
5、教师通常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开发课程,没有从学校的总体发展去思考校本课程的设置换言之,校本课程开发者没有将办学理念的梳理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前提因此,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被降格为教师的个人行为,而未能体现出学校的整体追求学校管理者所做的只是将课程开发的任务下达给教师了事,至于各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对办学理念的支撑等很少做详尽的论证
四、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种尝试
1、请专家指导、举办讲座,培训学习,提高认识这是进行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闭门造车是错误的例如,请市、区教研室、教科所专家来校指导培训,讲解进行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2、和临近或者是知名兄弟学校里的数学教师联手,共同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这样可以群策群力,少走弯路,提高开发的质量
3、对各年级各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决定实行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年级、班级调查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
4、对课本内容和课程标准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具体做法
1、课程选择课程选择就是从课本和教辅资料中选择教学内容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有重点、有主次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是开发的重点
2、课程补充课程补充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觉得较难的内容、易错的内容、易混的内容,教师适当补充一些例题、问题、习题,甚至补充课本例题中的解题步骤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能违背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充是重难内容的补充
3、课程拓展课程拓展是将教学内容延伸拓展,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将知识综合运用,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如课改后数学考试的几个热点问题动点问题、分类讨论题、开放题、探究题等,这些问题,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非常少,几乎没有如果教师不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内容做相应的拓展,做专题讲解和训练,学生就无法应付考试
4、课程改编课程改编就是将课本或资料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后,再用于教学最常用的,一是将“拿来”的试题进行改造,再印发给学生考试或练习如将超出课标的题删去,将太难的题换成较容易的题,调整某些题的序号和分值等二是将课本上的某些问题或例题的情境,改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如我们在上新课时,一般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老师设计的这种问题情境,从理论上说就是课程改编总之,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少走弯路,必须先学习相关理念充实自己,然后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价值取向,调查取证,决定开发内容和年级班级,再联手共同开发,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开发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使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初中校本课程方案「篇五」
一、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一一教研组一一教师一一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蒋志敏副组长乔磊、赵春丽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组长蒋志敏副组长乔磊赵春丽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一教师申报课程一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一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艺术课程美术、书法技能课程生物、物理实验、各兴趣小组专题课程心理辅导等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六)几点要求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初中校本课程方案「篇六」
一、指导思想: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
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组长xx(教导主任)XX(政教主任)副组长学科组长组员班主任、物理、化学、地理、综合实践课程、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师
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组长XX(校长)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
四、课程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拟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
1、认知类认识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龄、生日等)
2、欣赏制作类(摄影、剪纸、折纸、面食制作、绘画、图片一一当地名胜风景)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开设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开设阅读技巧、校园文化、文明礼仪教育、长跑等校本课程学校具有阅读技巧、校园文化、文明礼仪教育、长跑等校本课程的专业特长师资,学生普遍都很感兴趣,家长也一致认为这些课程有利于学生思维、体格、美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目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把尊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目标
1、学生通过校本课程,亲身参与、积极体验,具有初步的训练和美感熏陶
2、促进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关注文化体育事业了解我国古今文化、文明礼仪、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利于学校课程实施的多样化、特色化,不断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升科研改革的能力
四、校本课程内容我校现开设阅读技巧、校园文化、文明礼仪教育、长跑等校本课程
五、校本课程的实施
1、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
①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置于核心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帮助学生去体验、实践,从中体验愉悦
②坚持让学生体验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发现自我和社会和文化、体育的内在联系,促进全面发展
③成立组织机构,采用“实践一开发一反思一改进”的循环开发模式,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④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实施开发、规划、指导、评估等组长田小冬副组长王中秋、伍建清组员语文、体育教研组教师及政教处教导员
六、校本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全面化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学分的给与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给予一定的分值二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初中校本课程方案「篇七」
一、评价的背景沐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对现有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学科知识的整合一方面强调同一学科内不同知识在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强调不同学科知识学习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课程的相互配合,达到学科交融的、教学优化、提高效率的目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机制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条件和基础选择不同的校本课程,在这种拓展性、发展性的学习中,学生要更多关注某些问题,并就该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断产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冲动
二、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沐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校本课程评价的根本性原则,所有的校本课程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拓展性原则学校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和延伸,要与基础型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但又超越通常的学科课程教学,决不能成为学科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的变相增加学生能否实现学科知识的拓展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的重要内容科学性原则学校校本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体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理科类的校本课程要尽量体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趋势,文科类的校本课程要体现文化性、社会性校本课程的设计要尽量帮助学生认识一个科学规律、自然或社会现象适用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基础,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的选择是校本课程是否开设的重要基准广泛性原则教师可以选择认为合适的任何内容用来设计校本课程,只要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评审就可以列入校本课程目录动态性原则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动态滚动发展的,根据各方面的反映,每年都进行校本课程目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校本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校本课程将谈出,校本课程的总数量将维持在30门左右
三、沐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内容沐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由四部分组成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四个评价部分分别在课程质量的四个控制点进行,通过控制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沐阳如东中学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大纲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专家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为此下一轮应当如何改革等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考试完以后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
四、沐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用于校本课程的立项,只有通过该项评价的校本课程才能获得正式的立项,只有通过立项评审的校本课程才能列入学校校本课程计划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准备与课程投入评价是为校本课程开设服务的,这是开课的必备条件,立项的校本课程只有通过此项评价才能被正式排入学生选课表中供学生选择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这样的实施过程包括了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比如参观、实验等均包括在内),评价集中在教师“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在校本课程投入和准备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教师“教”的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影响学生校本课程“学”的主要是学习情趣、课程教学与学生经验、体验的联系、教师的教学管理激励等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考核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校本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沐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需要与校本课程设计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根据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校本课程的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价本门校本课程的目标达成度、学生的发展情况、学生的满意度、其他方面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等初中校本课程方案「篇八」为切实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校经济、文化等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决定设置以乒乓球为中心的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本课程是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资源状况以及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自主开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以体验性学习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注重普及,在提高与普及的统一中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致力于营造浓厚的乒乓球文化氛围,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练志,以球养性,以球会友,以球兴校通过发展师生乒乓球运动,激发学校活力,“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抓好乒乓球特色,打造柳堡镇柳堡学校品牌
二、调查分析校本课程开发充分注重主体性、合作性、选择性、开放性、特色性和创造性,教师与家长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经多次与教师、家长总结生活与教学的经验、智慧等,了解和掌握教师与部分家长的个性特长;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兴趣、爱好、目前学习的基础及今后的发展走向;调查学校附近的社区现状等因素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以乒乓球为中心,辐射到田径、书法、绘画、仪表等校本课程开设,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能使学生的爱好、兴趣得到发挥与培养;既体现了新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延续、补充,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和能力
三、背景分析
1、良好的历史论证我校自XX年以来,一直参加县举行的乒乓球比赛,且每年都取得前几名的成绩,我校乒乓球运动有多年的历史,乒乓球运动氛围和训练基础全面形成,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2、硬件基础设施齐全有专门的训练室,室内乒乓球台共4付,基本适应学校训练
3、教练队伍合理建设低、中、高年级三阶段训练梯队,建立专职和兼职教练机制,建设合理的陪练队伍
4、社会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了社会乒乓球力量的吸收
5、家长认可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乒乓球运动的积极意义,认识到乒乓球训练对孩子的发展的重要性,他们从经济上、训练上都给予足够理解和支持
四、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好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这是我校乒乓球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让学生乐于参与,多给学生创造空间,尊重学生的意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灵活开放性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创造促使儿童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灵活选择,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程序,以生成性课程资源为主,在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目标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广域性和可变性
3、整体优化性原则拓宽知识领域,将校本课程与各学科的纵向、横向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最佳课程结构,发挥校本课程的最大功能
4、活动、实践、探究性原则体现在教学形式上要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活动、勇于实践、探索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大胆探究的意识和实验摸索的精神,着眼于养成习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5、整合性原则,校本课程的编制应致力于对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运用,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通过实践取得深刻的体会和丰富的经验
6、特色性原则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校应扬长避短,针对学校具体情况,走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材设计,充分发挥学校作为课程决策中心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切合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同时注意学校当地社区的特点,充分考虑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获取课程自我更新的机会,从而办出特色学校,彰显学校特色
六、基本结构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和技战术训练几大部分
1、基本知识乒乓球发展简史,乒乓球基本常识
2、基本技能训练基础动作训练(攻球、推挡、搓球、拉球等)
3、技战术训练推侧扑,逢斜变直、逢直变斜,调左压右、调右压左等等
七、组织实施
1、成立了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工作小组组长邢恩锋(校长),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副组长刘玉东(副校长),负责起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指导乒乓球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工作成员马云征(副校长),主管校本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和校本课题问题的具体研究汪立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并组织实施
2、成立校本课程工作研究小组组长(副校长)副组长(教科室副校长,分管音、体、美教学)成员(体育教师,负责校本课程编辑并主抓乒乓球校本课程的实施)(体育教师,负责校本课程编辑及教师培训)
3、实施层次学校在抓好乒乓球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乒乓球教学向课处延伸,组建校级、班级乒乓球队,定期开展活动课程实施分三个层次
(1)面向全体学生在各年级开展乒乓球教学,低年级每周开设一节乒乓球课,加强乒乓球课堂教学的研究
(2)建立班级乒乓球队各班开展乒乓球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参加,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乒乓球每学期开展班级乒乓球比赛
(3)建立校级乒乓球队选拔优秀苗子,进一步训练提高,利用课外活动进行训练,提高技战术水平,提高竞技能力
4、师资培训校本课程需要的教师立足于学校内部,对部分教师进行培训,内容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校本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三是对教师进行乒乓球技能训练,形成实施课程的基本能力
5、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3、音乐类(民歌、小曲调、乐曲、舞蹈等)
4、体育类(球类、跳绳、盗子等规则、技能)
5、礼仪教育(道德规范、文明用语、语言艺术、常用交际用语、英语常用交际口语等)
6、地方人文(本县历史名人故事、县名及村名的由来及变迁等)
7、信息技术(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
五、实施办法
1、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对教师及其提供的课程材料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开设科目和开设时间
2、布初评通过的校本课程科目及教师名单,推出校本课开设科目菜单供学生询问和选择
3、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性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4、选择有特长,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定期组织他们学习“课程理论”,掌握校本课程的管理原则和实施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5、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负责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写出校本课程教案,交给校本课程工作研究小组初审教案要有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及活动安排、教学效果等
6、具体训练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校长亲自抓,各部门齐抓共管,体育教研组具体落实训练计划同时,加强教练队伍培训,优化师资队伍,聘请兼职教练、陪练,形成协调配置的教练队伍,提高训练的水平
(2)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成较大规模的乒乓球训练馆,功能齐全,设备优良,为打造品牌奠定硬件基础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抓好普及学校开设乒乓球课,编写乒乓球校本课程,把乒乓球课程作为特色课程来开发,发挥课堂基地作用,进行趣味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训练
(4)科学选苗,夯实基础,建好乒乓球梯队,成立校中心队队员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分成低、中、高三个梯队班级成立班级乒乓球队,每年代表班级参加学校“乒乓球文化周”的比赛活动
(5)乒乓球文化建设,陶冶性情创办“我爱乒乓球”为主题的乒乓球报,激励学生们关注、热爱乒乓球编练乒乓球操,把乒乓球基本动作、韵律操动作融为一体编唱乒乓球歌,讲述乒乓球名家故事,读乒乓球世界冠军故事,营造良好的乒乓球运动校园文化氛围
(6)突破校本的训练模式,拓宽训练视野一是请专家到我校指导训练,二是派教师外出培训,同时,选送基础好的苗子队员到专业训练基地培训,形成动态的训练机制
(7)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比赛,提高竞技水平参加每年的市校长杯乒乓球比赛,并积极参加县组织的乒乓球比赛
八、评价方法
1、对教师的评价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主要是通过四看看学生选择训练的人数;看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发展程度;看领导、教师、家长对训练的反响;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1)教师做到“四有”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对学生的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该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纲要》的要求,完成周期内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校本课程规定的课时数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有资料意识,整理学生学习档案、妥善保管学生训练成果资料袋
(4)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2、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三看看学生训练的学时总量;看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态度等;看学生的训练成果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或考查方法,但要做好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探究的态度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采用“优秀、良好、继续努力”的正面评价形式
6、在开展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请有关专家和上级领导及时指导、帮助,以使课题研究获得成功
六、课程评价
(一)对课程的评价每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听取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时一,要对实施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关注学生喜好的程度,也听取学生乃至家长、社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
(二)对学生的评价在该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一是建立成长档案袋,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资料,如学习时收集到的故事、照片,办的剪贴报,写的采访日记、调查报告,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的评价等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随时进行评价最后在一学期结束时,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体现多样性
(三)对教师的评价一是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每一个主题内容的教学完成后,认真进行反思总结二是教学督察评价学校重点检查备课、教师收集的资料及课堂教学总之,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学习、发展、成长的过程我们愿继续努力,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去开拓、去创新,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篇章初中校本课程方案「篇二」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张扬个性,展露才华,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4、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提高英语和特长发展的主要活动要勇于实践、积极思考,要做到手脑口并用,边思边练,增强学习效果,鼓励教师与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
5、个性化原则要适应不同层次教师、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对教师的培训要因人而异;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借助其在兴趣、意志、品格等方面的心理优势,鼓励其不断创造、不断提高,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
6、校内外结合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学习在学校、家庭和社区活动中都起重要的作用必须走校内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提高校本课程的学习效益
7、趣味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和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特长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选课方法学生选课分以下几步走
1、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
3、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四、课程实施方法校本课程实施原则学校统筹规划,教师自主实施,学校监督检查,教师总结反馈
1、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各门课程的选课人数等,以便于规划实施校本课程
2、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统一制定课时计划,对任课教师、教学场地等规划设计
3、任课教师根据课时计划,自己组织学生,联系场地、器材等,实施课程
4、任课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自己的教学反馈总结,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课程教学
五、教学形式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应采用以下形式
1、课堂活动式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学习
2、课外活动式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等
3、体验式通过学生的制作、调查等方式进行等;
六、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一课时,在课程表中体现
七、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学内容开设艺术、体育、文学、科技实践等共12个门类,有手工制作、泥塑、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儿童画、国画、球类训练、诗词选读、美文赏析、动画制作等共18个班
八、教学评价
1、教师评价
(1)学生选择的人数教师要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记载、有考勤评价记录
(2)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教师应妥善保存学生作业、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3)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
2、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加油”作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
九、师资培训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裸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1、走出去一一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一一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一一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教师
4、自学一一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十、教材建设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的教材必不可少,在现有的校本教材的基础上,需要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进行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配套措施
1、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