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中德两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两国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经验,而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寻求发展,以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上,对中德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一、理论上的比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1中德两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强调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和道德修养,但两国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具体内容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指的是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政治和环境的敏感度,并让他们在团体中具备民主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而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法律常识、心理健康等方面,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中德两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也有所不同德国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公民,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通过统一的学校文化和理念达成共识,并为将来的职业和个人发展打好基础而中国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则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具有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自我修正能力,同时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德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整个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类课程中,教师通常是课程讨论的引领者和磨合者,学生们从中学习到如何处理不同意见和观点的方法,并退一步看问题而在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团学活动、读书报告、辩论赛等形式来实现尤其是在当前疫情下,线上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志愿者服务、网上讲座等形式通过网络直播来开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教师的角色
2.在德国,教师通常是学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并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而在中国的高校中,教师通常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学习相关知识,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的素质评价.教育的形式3德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通过课程讨论、学生报告等形式,让学生们思考、交流和分享彼此的想法,以获得更为全方位、多视角的思考和交流而中国的高校则和德国不同,更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和大众化即借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同时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师生共享的文化,让历史渗透在校园内的肺动脉之中学生的参与
4.在德国,由于持续的改革和去重复化的教育模式,学生参与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并通过学生表现和作业表现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而在中国,基于传统思想的教育模式,学生们习惯于被动地从课堂上获取知识,并以考试和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参与情况有待提高,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人翁精神同时:学生也要在平时学习中,着重注重与同学和教授的交流互动,开放思路和眼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