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
1.1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公共管理的目的维护公共利益1公共管理的手段法律、行政、经济2公共管理的职能计划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3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4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
1.2其规律的科学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什么、13如何进行管理、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发展规律的学问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确定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
1.4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11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方面;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转放任式领导的领导方式理论;二是领导连续流理论;三是利克特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和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的领导方式理论权变或情景理论实践证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领导方式领导行为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素质和3能力,而且取决于诸多的客观因素,用一个通式表示就是领导二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这个公式表明,领导方式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f的一个变数函数因此,有效的领导行为是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领导权变理论的实质领导权变理论主要包括菲德勒的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西方领导理论的新进展进入世纪年代,特别是年代以来,西方领导理论又获取了2一些有价值的进展这些进展主要有归因理论、领导魅力理论、认知资源理207080论、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理论、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和团队理论公共领导体制领导体制的含义和内容
3.2领导体制是指公共组织中领导职能、领导权力和领导责任的配置.领导体制的含义:制度、方法及其运行机制
1.领导体制的内容领导结构2领导的层次与跨度1领导机构中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限划分2领导干部的管理制度3公共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
4.首长制和委员会制.集权制和分权制
1.层次制和职能制
2.完整制和分离制3公共领导体制的改革
45.
2.3公共领导体制改革是公共领导活动中为完成公共领导职能、实现公共领导意图所设置的机构体系、运作机制和规章制度进行的合乎实际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改革.我国公共管理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领导职能相互混淆1领导权力过于集中1领导权力的约束滞后2公共组织机构高度膨胀3用人制度缺乏活力
4.公共管理领导体制改革的路径5完善领导职能分工,理顺各种关系2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适当下放权力1改革组织人事制度,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2继续推进机构改革,合理设置机构,克服机构臃肿3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4几种常见的公共领导方法5领导方法概述
43.领导方法的含义领导方法是指领导者配置资源、沟通和协调关系、统
43.1筹安排时间、1统御和激励下属的各种手段与途径.领导方法的特征领导方法的目的性2领导方法存在正确与错误、有效与无效之分1领导方法的多层次性2领导方法的具体相关性3领导方法存在动态变异性4领导协调
5.公共领导协调的含义与特征领导协调的含义领导协调是指公共部门领导者为了实现既定目标,1通过调配、协调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不同组织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公1务员之间,政府不同职能之间等可能产生的阻碍公共事务的处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进行调整、控制,使社会和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预定目标,发挥整体最大功效的过程领导协调的特点平等性、互利性、结果不确定性.协调的内容和原则2领导协调的内容一是领导工作关系协调;二是领导人际关系协调2领导协调的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第二,客观公正;第三,注重整1体;第四,求同存异;第五,互惠双赢;第六,灵活机动2领导沟通.领导沟通的含义和作用领导沟通的含义领导沟通,即领导者为实现其目标,通过一定的1领导组织和领导手段实现与组织内外的追随者、被领导者进行的信息、思想1和情感的传递与互动,以保证公共利益和目标的有效协调和实现的过程领导沟通的作用第一,沟通是科学决策的前提;2第二,统一思想,提高绩效;第三,沟通可以改善人际关系,鼓舞士气,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选择合理的沟通渠道包括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2选择合理的沟通模式,构建信息沟通网络;1选择有效的沟通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非语言形式、电2子媒介形式
3.增强领导沟通的方法构建畅通的沟通网络3树立主动沟通的意识1创造有利的沟通环境2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3()4注意沟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领导激励
5.激励的含义激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激发人们的动机,开发人的能1力和潜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被领导者表现出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激励的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正激()()励和负激励结合原则;按需激励原则;差别激励原则;212()公正原则34()())().激励的方法物质激励;参与激励;(目标激励;5()()()()情感激励;需要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31234()信心激励;赏识激励5678领导能力9领导能力的内涵及其基本条件
4.
4.领导力的含义领导能力就是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对领导方法1等的把握程度等影响具体领导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性的总和,它是领导者素质的核心.发挥领导能力的基本条件()领导能力的发挥,必是在一定的环境和组织结构中进行;2()发挥领导能力,需要领导者明确组织的目标、责任与价值;1()发挥领导能力,离不开领导者的基本素养,包括政治素养、知识2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3领导能力的主要内容领导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L广阔的知识面敏锐的问题意识全新的思想观念良好的精神状态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领导的战略思维能力领导战略思维能力的的含义领导战略思维能力的内容一是战略2洞察力和战略判断力;12是战略分析力与战略综合力;三是战略预见力和战略创新力;四是战略统筹力和战略决断力领导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是加强哲学修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二是努力拓展知识面;用丰厚的知识积累作为战略思维的材料;三是在实践3中锻炼;四是善于利用外脑.领导的执政能力领导执政能力发挥的重要性3制约领导执政能力发挥的因素1领导执政能力所包含的内容2领导方式
3.领导方式的含义领导方式,是在特定环境中领导者采用的作用于被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具有策略性和指向性
1.领导方式的类型集权型领导方式2民主型领导方式1放任型领导方式2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3、公共领导;、公共领导体制;
1、领导方法;
2、领导能力3
二、简述题
4、公共领导的特点有哪些?、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1、领导协调的内容和原则有哪些?
2、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有哪些?
3、领导激励的方法有哪些?4
三、论述题
5、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领导的作用、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领导能力的内容1第五章公共政策2本章教学目的公共政策是现代公共管理运行的核心平台和主要方法之一,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政策过程是公共管理运行的重要过程本章从不同视角下对公共政策内涵的不同界定出发,从政策科学与公共管理实践的角度阐述公共政策的理论发展及其研究主线、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分析及其方法、公共政策发展等内容公共政策概述
一、公共政策含义
5.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和其他政治团体为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公共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规范的总称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公共政策有法律、规章、法令、措施、办法、方法、通知、条例等多种形态公共政策的这一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的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和其他政治团体,具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等,与企业、个人等私人1主体做出的决策、决定有根本区别,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公共政策目标各项公共政策有其明确的目标,是为了达到一定公共管理目的,无论是总政策、基本政策,还是部门具体政策,都具有这一特2点、公共政策过程从动态的角度看,公共政策表现为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监控与终结等完整过程要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就需要在公共政策制3定和实施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管理与控制,否则,难以达到政策初衷、公共政策形态就公共政策表现形式而言,公共政策有法律、规章、法令、措施、办法、方法、通知、条例等多种形态,归纳起来,都是对政4策对象提出的行为规范、准则即要求政策对象作什么、不作什么,哪些行为是政策允许、鼓励的,哪些是政策限制,甚至禁止的,以达到调节政策对象行为,规范经济社会活动,实现政策目标的目的
二、公共政策的本质与特征从公共政策形态、现象观察,公共政策涉及对纷繁复杂的各类经济社会现象的调节、控制,但从本质上讲,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和其他政治团体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对经济社会运行所作的调控行为公共政策体现了公共权力机关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与公共管理的其他范畴相比,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公共性特征
三、公共政策的功能、公共政策的指导功能、公共政策的控制功能
1、公共政策的协调功能
2、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3
四、公共政策的分类4(-)按照政策层次不同,将公共政策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二)按照政策所涉及的领域不同,将公共政策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
(三)按照政策实施的时间不同,将公共政策分为短期公共政策、中期公共政策和长期公共政策
(四)按照政策协调社会生活方式不同,将公共政策分为分配性政策和调节性政策
五、公共政策系统(-)公共政策主体、政府机构;、立法机构;
1、司法机构;
2、执政党;
3、利益集团;
4、公民
(二)公共政策客体5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具体可按事〃和“人〃进行6划分事〃是指政策需要解决的各类公共政策问题人〃是指公共政策调控、制约和规范其行为的各类社会成员即公共政策主体运用各类政策工具,通过对各种公共政策问题和人们的行为进行调控、制约和规范,以实现其政策目标
(三)、公共政策环境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达到预期效果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所面临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山川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等条件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所面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所面临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心理等条件
3、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所面临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和宗教信仰等条件
4、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所面临的国际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关系,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等条件5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与内容
5.2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
5.
2.1公共政策分析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来进行的,旨在认
1.识政策形成原因、理解政策内容和价值、深化对政策过程的认知、研判和评价现有政策得失、寻求改进决策效率和质量的方法路径、改善公共政策运行效率和效能的一种研究方式和研究工作公共政策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研究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对政策过程作出精准的描述,而是要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现实的政策问题;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个研究领域,公共政策分析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公共政策分析的内容对政策内容的研究2对决策过程的研究1对决策输出的研究2对政策的评估3对决策信息的研究45对决策过程倡导的研究对政策倡导的研究6公共政策定量
7..分析方法
5.
2.
2.确定型分析技术线性规划排队论马尔可夫预测法成本一效益分析
1.随机型分析技术1234动态规划决策树灵敏度分析2公共政策定性
123..分析方法
5.
2.
3.头脑风暴法彳惠尔菲法
1.交叉影响分析
2.脚本写作3公共政策发展4公共政策发展的趋向
5.
4.公共性.合法性
1.有效性2公共政策环境3政策生态环境分为两类
4.
4.
2.社会总环境.工作环境1公共政策发展与公共管理价值的实现
2.公共政策发展与公共管理的价值相关性
3.
4.3学科渊源1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功能与地位1公共政策的行为引导功能2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和规制功能.通过公共政策发展实现公共管理价值的途径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公共政策的价值应与公共管理的整体价2值相一致,公共政策通过外化的形式使公共管理的整体价值得以体现和实现1公共政策发展的价值导向首先建立在对政策的价值分析的基础之上,然后实现公共政策价值观的整合构建公共管理稳定的运行平台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2公共决策贯穿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从根本上说,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公共政策对之进行规制和调节,从而实现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整合和优化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环境;
1、公共政策分析2
二、简述题
3、公共政策的本质与特征是什么?、公共政策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1、公共政策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哪些?2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与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3略与绩效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2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
12.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3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并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4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1政府组织的公共方面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政治经济学主要建立在政治学的基础上,依赖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日益与多门学科相融合2具体研究问题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与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3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重视经验研究;又是规范的,提倡研究〃应该不应该〃4的问题用以规范公共管理行为更具现实性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1.5
①公共政策途径途径强调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认为公共管理1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制定密切相关P
②企业管理途径途径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B.实践抽象法
2.实体分析法
1.实验法
2、公共政策定性分析的方法有哪些?3第六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4本章教学目的公共人力资源是重要的公共资源,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全面介绍了当代公共管理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阐述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与环节、公务员制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当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理论,熟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具体环节和公务员制度,能够熟练地运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技术和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6.
1.人力资源的含义
6.
1.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数的总和,1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效性;智力性;再生性;社会2性
123456.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差别3关于人性的假定不同工作的性质不同1管理内容不同2管理部门的地位不同3管理方式和手段的不同4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5职务分析
6.
2.职务分析的含义
6.
2.1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它是全面了解、对该职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规1范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的系统过程.职务分析的程序()()()目标选择与组织制定职务分析的计划和方案信息的2收集和分析()结果表达()结果的运用
123.职务分析方法45())()工作实践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典型3()()事例法工作日志法定量分析方法12345人员招聘
676.
2.2招聘过程管理(())组织的用人策略()招聘人员的选择()真实工作预览
1.招聘的一般程序1234()招聘工作责任的划分.招聘渠道的类型5(())内部招聘外部招聘
2.招聘筛选的方法12()()()()求职申请表的筛选测试面试对求职者的背3景调查1234人员培训与开发培训过程
4.
2.3评估一分析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目标和标准设计一对学员进行培训前测试;选择培训方法;计划培训内容I提供——安排培训进度;开展培训活动;监管培训活动评价一衡量培训的结果;对培训的结果和目标、标准进行比较培训流程需求分析阶段一需求分析;确定培训项目培训实施阶段——选择培训方法;实施培训培训评估阶段——制定评估标准;选择评估方法;进行培训评估反馈.培训需求分析()组织层面的分析;1()任务层面的分析;1()个人层面的分析
2.培训计戈」3()培训计划的种类(横向)2I政府整体培训计划——部门培训计划——个人培训计划1()(培训计划的种类纵向))短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计划——长期培训计划
2.培训的组织与实施1113第一,确定培训目标;第二,拟定培训计划;第三,选择受训者;第四,选择培训者;第五,选择培训方式和方法;第六,实施培训计划;第七,培训效果评估;第八,制定培训激励政策.人员培训与开发新趋势第一,组织借助培训和教育的功能;第二,培训呈现高科技和高投入趋4势;第三,培训日益走向社会化;第四,培训向纵深发展;第五,培训质量成为培训的生命力绩效评估.绩效评估的含义及其功能
5.
2.4()绩效评估的含义1绩效评估就是运用综合的指标体系对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所产生的工作业1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进行考察、测定和评价的过程()绩效评估的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开发功能,沟通功能
2.有效的绩效评估系统的要求(()敏感性()可靠性()准确性)可接受性()实用性
2.绩效评估方法12345()排序法()量表法()关键事件法()行为对照表法3()行为锚定评价法1234())目标管理评估法(度评估法
5.绩效评估的实施67360()())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的职责分工考评者的选择(培训4(考评者()评估时间的确定)绩效面谈123薪酬管理45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5.
2.5()()()()()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合法性
1..影响薪酬制定的主要因素12345(()外在因素)内在因素
212.薪酬的构成()()经济性薪酬非经济性薪酬
3.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过程12((()付酬原则与策略的确定)职务分析)职务评价()薪4()()()酬率设计外部薪酬状况调查及数据分析薪酬分级和定薪1234薪酬制度的执行、控制与调整567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公务员制度
5.
3.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
6.
3.4()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1()强调政治中立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2()实行功绩晋升制”3()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4.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5(())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职务与级别2))录用(考核(职1234()()()()务任免奖惩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56()()()辞职辞退退休职位聘任78910复习题111213
一、名词解释、人力资源;、职务分析;
1、绩效评估;
2、公务员3
二、简述题
4、人力资源的特点是什么?、职务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1、绩效评估的方法有哪些?
2、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过程是什么?34
三、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绩效评估的功能、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1第八章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只讲2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83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8.
3.政务信息资源开发
8.
3.1政务信息资源开发的含义狭义的政务信息资源开发是与狭义的政1务信息资源概念相互联系,仅仅是指对政务信息内容资源的开发广义的政1务信息资源开发是与广义的政务信息资源概念相联系,不仅包括了狭义的政务信息资源开发的一切相关内容和含义,还包括了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及信息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养等活动政务信息资源本体开发和应用开发政务信息资源开发评价
2.政务信息资源利用3政务信息资源利用的含义政务信息资源利用,是公共部门、企业、2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有意识地利用政务信息资源实现自身的需求、解决各自1问题的过程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政务信息资源开发是手段,政务信息资源利用是目的,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辨证统一关系政务信2息资源开发是政务信息资源利用的前提;政务信息资源利用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框架机制框架经济框架建设工程框架建设内容框架3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1234.西方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4.
3.2推行市场化的政策取向1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科学开发政务信息资源1重点建设数据库资源,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23完善政务信息政策法规,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环境重视信息人才开发和培养
4.中国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5完善有关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2完善管理体制,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机构重视政务信息内容的完善和服务进一步改进政务信息资源基础建设强化政务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重视人才的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法制建设国外信息资源法制建设的基本概况
3.
3.
3.美国号通告L.中国政务信息资源法制化建设概况4A—130分散性不配套性间接性模糊性
5.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法制建设的内容1234确定信息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地位6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法制建设的内容框架1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法律制度2政务信息机构组织管理法律制度政务信息安全、保密法律制度国际信息合作与交流法律制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政务信息资源开发(狭义);、政务信息资源利用1
二、简述题
2、西方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有哪些?、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有哪些?12第九章公共危机管理本章教学目的公共危机管理是当代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公共危机管理的前沿理论与前沿实践问题、公共危机管理在各个阶段上的具体工作内容、公共危机管理的各种运行机制、公共危机管理法治等内容本章要求学生树立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全面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的内涵
9.
1.突发事件
9.
1.1()突发事件的含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1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1秩序的紧急事件()公共危机的含义公共危机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紧急事件或者非常态的社会情境,是指因不可抗力或突然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共卫生2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的、给社会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公共危机的特征(()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2决策的非程序化1234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制与职能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
1.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活动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是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组成机构之间的职责2划分及其互关系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主要包括指挥、控制和沟通,称为活动与活动相适应,commandcontrol communication3C3C”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也包括五个部分指挥与协调、实际操作机构、信息传递机构、物资保障机构和财务管理机构危机管理中,指挥与协调机构居于核心位置,负责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各个危机管理操作机构的行动;危机管理实际操作机构是主体,负责应急响应的各项具体作业各个部分按照职责划分履行各自的职责,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公共危机在实践中,随着公共危机规模的扩大与升级,公共危机管理将会形成逐级响应组织结构,管理层级也将从现场位置逐步上移现场指挥部、启动基层危机管理、启动区域危机管理启动国家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明确指挥关系;明确管3理流程;明确管理责任1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统一指挥体制2建立分级响应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建立健全危机管理联动协同体制公共危机管理过程.公共危机管理阶段
4.
1.3根据公共危机的发展周期,公共危机管理过程可以划分为危机预警及准1备、识别危机、隔离危机、管理危机以及善后处理阶段,各个阶段之间体现了危机发展的一个循环周期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公共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事务的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发生后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公共危机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包括五大系统指挥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信息/参谋2咨询系统、辅助系统和综合协调系统.公共危机的动态管理模式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危机预警及准备、识别危机、隔离3危机、管理危机以及善后处理等环节过程努纳梅克强调危机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应将危机暴发前、危机发生期间和危机解决后等三个Jay Nunamaker阶段作为探讨指标,然后依此指标来分别规划各阶段所需的管理活动,并建构出相应的动态管理模式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4.2公共危机预警的含义公共危机预警是指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根据有关危机现象过去和现在
1.的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技术,对某些危机现象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做出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切的警示信号或信息,使公共部门和公众提前了解危机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一系列活动公共危机预警的功能信息收集与分析、公共危机预报、危机监测、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信息沟通等.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框架体系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包括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加工子系2统、决策子系统、警报子系统1公共危机预警的咨询系统公共危机预警的组织网络2完善的法规体系3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
4.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特点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是要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满意1的处理方案在常态决策过程中,决策目标的设定、决策方案的拟定、决1策方案的评估与抉择等,不只是直接决策者单独的行为,而是需要相关领域2的专家、不同的利益群体、传媒和公众的广泛参与,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讨论、磋商、论证在危机状态下,决策的合法性主要是通过已有法律事先授权.公共危机决策的主体3中枢决断系统2参谋咨询系统12协调系统.公共危机决策制度3规范公共危机决策行为的法律制度涉及以下内容3谁是决策主体;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1决策的程序;2最终决策采用的方式3公共危机决策所涉及的上述问题,都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4以便避免在出现紧急危机的情况下决策主体不明、责任不清、权力滥用、程序混乱等现象,减少公共危机决策失误,尽可能提高公共危机决策的成功率公共危机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公共危机管理资源及其配置问题公共危机管理过程所涉及的资源配置问题,既包括狭义资源的人力、财1力与物力等有形资源,还包括广义资源的各种社会文化与政治资源与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不同,公共危机管理的资源主要是通.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4.多学科交叉式的综合研究方式
5.案例分析法6复习思考题7
一、名词解释、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8
二、简述体9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是什么?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0第三章公共组织11本章教学目的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本章主要是对组织形态的公共管理主体——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准政府组织及其变革进行阐述本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各种公共组织类型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公共组织变革等;并培养运用公共组织理论具体分析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公共组织的内涵
3.
1.组织与公共组织
3.
1.1组织的含义1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1殊的人群体系公共组织的含义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2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过权威机制来配置的由此,要解决公共危机管理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关键在于2引入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估机制;建立健全一整套的资源获取与管理的组织、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综合性的资源协调机制,从而把相应的公共预算分配和划拨体系、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组织运行与设施维护计划、危机管理项目评估、成本与管理的审计、对各种物资供应商的支付、现金管理体制等制度性的安排整合起来,统一运行.公共危机管理的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公共危机管理资源的整合机制3公共财政预算与支付制度1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2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
3.新闻发布应急响应机制.新闻发布机制
1.中外记者采访管理机制
2.境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
3.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4.公共危机事件分类处理新闻发布机制5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6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
7.
2.
51.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是指公共危机管理者通过监督、监察等行为,保证危机应对活动按照危机应对计划进行、实现危机管理目标,并不断纠正各种偏差的活动过程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控制在行动之前,称为前馈控制;行动之中进行,称为同期控制;结束之后进行,称为反馈控制.公共危机处理按时间序列,分为危机开始阶段和危机蔓延阶段公共危机的开始阶段第一,迅速成立危机处理小组,是危机处理2的首要任务;第二,搜集危机信息,着手危机调查;第三,制定危机处理计1划的方案公共危机的蔓延阶段第一,危机中止策略;第二,危机隔离策略;第三,危机消除策略;第四,危机利用策略2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公共危机善后处理机制灾后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重建和秩序的恢复;1按照程序清算损失;1赔偿损失,要抢救受伤人员,救济群众,对住房、食品、用水、医2疗、生产资料等进行妥善安排;3对公众灾难心理创伤的安抚和慰藉;进行事故调查与危机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理
4.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估机制5公共危机管理评估是指依据科学与综合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严格的程2序和科学方法,对公共危机处理结果进行测量的活动这个公共危机处理结果包括做了什么——业绩;做得怎么样——质量、水平、效率;社会影响和公众的反应公共危机管理评估应坚持客观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原则,评估的内容项目主要包括公共危机管理架构的评估、公共危机预警情况的评估、公共危机管理计划完备性的评估、公共危机管理沟通的评估、公共危机的媒体管理评估、公共危机管理措施的评估和公共危机管理效果的评估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体系93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资设备1精神要素目标,责权结构,人际关系
2.公共组织的特征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增进公共利益是公共组织建立的目标和动3力,因此追求全社会的公平公正,以及行为的公开就必然成为其一切活动和1措施的基础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有权威性法制既是公共组织活动的依据,又是公共组织活动的手段之一2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公共管理活动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必须接受来自舆论或公众的批评与监督实3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重大工程公开招标制度等公共组织的活动具有政治性公共组织本质上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和体现,这种整4体性、全局性和通过行使公共权力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政治性的充分体现公共组织的目标形式上清楚但实际中模糊,且行为绩效评估比较困难公共组织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但由于公共利益大多是抽象5的,加之人们存在不同看法,因而这一目标在实际中又是模糊不清的相应地,公共组织绩效也比较难以通过准确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估公共组织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垄断性6公共组织的结构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决策层——协调指挥层一技术操作层
1..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也称为部门化结构按业务性质分工按管理程序分工按管理对象分工
2123.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3公共组织的类型(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准政府组织)1234政府组织
4.
1.3()政府组织的含义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
1.理的组织,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政府1仅指国家行政机关()政府组织的基本特点
①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②政府组织从事公共管理的手段是行政权力;
③政府组织2有权支配和运用公共资源;
④政府组织提供的产品是公共物品;
⑤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组织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2的非官方性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的性质特点,对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常常能比政府组织更具效率.准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3即非营利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公共权威,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在我国具体实践中,准政府组织包括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工商联、青联、侨联、台联等群众团体,事业单位,村民自治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等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概念
3.2非政府组织,是指不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公1共服务活动的公共组织非营利组织简称,是现代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之一NPO.非营利组织特征
2、非政府性和非政治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
1、组织性和合法性
2、自愿性和自治性3事业单位
4.事业单位的含义33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利用国1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事业单位活动的非经济性和政治性2事业由政府主办并主管1事业单位经费由公共财政供给2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有行政性
3.事业单位的改革4要实现事业单位社会化以及运行法制化和民主化的目标,就必须以政事3分开为基本原则,根据各类事业单位不同的性质,进行分步骤、分类别的改革公共组织的变革科层制组织与反思
3.
4.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3.
4.1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技术化公私分1明化
123456.科层制方法的主要内容组织标准化工作秩序化管理规范化
2.传统科层制组织的缺陷与困境123传统科层制组织的缺陷3传统科层制组织面临的困境1第一,组织环境的困境;第二,组织结构上的困境;第三,组织方式上2的困境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与内容.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
3.
4.2提高公共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1提高公共组织自身的稳定性、协调性1提高公共组织的工作绩效
2.公共组织变革的内容3组织结构变革包括横向部门结构和纵向层级的变革2权力关系变革一是公共组织向社会组织还权;二是横向分权;三1是在纵向权力分配上,实行集权与分权互相的融合与共存2技术变革主要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业务流程再造、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根治传统组织形态中强调分工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和官僚主义,3规范工作流程和简化管理程序,减去多余、重叠的机构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现一站式’的管理与服务产品和服务变革基于服务对象的需要,持续尝试发展更好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为社会提供最低成本、最好品质的产品与服务4人力资源变革第一,投资于训练与发展活动,让工作人员获得新的技术与能力;第二,将工作人员社会化,融入组织文化,使其学习到有助5于提升组织绩效的新常规;第三,改革组织的规范与价值,重视融合组织自身文化的多样化员工,激发创新精神;第四,持续改进对多样化的员工所采行的晋升与奖励系统;第五,对高层管理团队进行变革,改善组织学习与决策制定.公共组织变革的趋势公共组织变革越来越表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一是倡导学习型组织;二3是倡导构建无缝隙组织、网络组织和虚拟组织;三是强化公共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实践复习思考题4
一、名次解释、公共组织;、非营利组织;
12、准政府组织;、事业单位3
二、简述题
4、公共组织的要素有哪些?、公共组织的特征有哪些?
1、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哪些?
2、公共组织的类型有哪些?3
三、论述题4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和内容第四章公共领导本章教学目的领导贯穿于计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公共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本章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上学习公共领导的前沿理论、领导体制、领导方法、领导能力本章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领导素养,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角色模拟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领导能力公共领导概述公共领导的含义和特点
4.
1.领导的含义
4.
1.1关于领导含义的几种界定1领导包含的三方面内容1,领导的含义领导是领导者在一定环境下为确定和实现既定目标,2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它包含了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3三个基本要素.公共领导的含义公共领导是指公共组织的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确定和实现公共目2标,通过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组织成员和公众进行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公共领导的具体含义包括公共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公共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公共领导是公共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123的积极互动的过程;公共领导是权威和公共认可的关系;对公共领导的绩效评估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45.公共领导的特点公共领导者赖以发挥其领导作用的组织依托是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3公共领导职权的公共性、服务性从公共领导职权的来源、使用和1后果来看,都具有公共性;2决策的公断性;公共领导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
3.公共领导的作用4导向、统领的作用4影响、表率的作用1协调、沟通的作用2迎接挑战、引发和推动变革的作用3西方领导理论的演进与新发展
4.西方经典领导理论特质理论用以区分领导者与一般人的不同特征,并以此来解释他1们成为领导者的真正因素的理论1特质理论的优点第一,它给人一种直觉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合乎人们的常识;第二,把领导者作为领导系统的核心要素,作为领导过程的主宰,这有其合理性;第三,它在领导理论的发展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质理论的缺陷直觉性和形而上学性行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因素是他的行为,只有那些行为上表现出既关心工作生产又关心个人下属2的领导者才是最有效的;认为领导行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得到的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一是勒温等人的集权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