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理解诗意,品味字词,领悟诗情的过程中提升朗诵诗词的水平和热情,从而更加深刻感受到伟人的胸襟和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亮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七律长征,请大家伸出手指跟老师1一起书写课题提示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齐读课题,注意间隔符号、解释七律的意思七言律诗,并补充“首联、颔联、颈联、尾2联”的知识内容、补充关于“长征”的背景资料
3、我请大家来看看长征中的一组数据4“经过个省翻越座大山跨过条大河进行了多111824380场战斗全程二万五千里”看了这些数字,你对长征产生了什么样的印象?带着这种感受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次读诗,读通读顺、如此长征在毛泽东的眼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1打开课本放声朗读这首诗学生尝试读诗,练习读诗、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练习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展示朗读3
三、细读鉴赏,领略诗境、过渡这首诗当中,毛主席仅用了个字,就写尽了漫漫长156征路在长征的过程中经历了那么多的山山水水,这首诗只选取了几个代表,快去圈一圈,作者选取了哪些山,哪些水?五岭山脉乌蒙山岷山大渡河金沙江、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这首诗中的山山水水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A.()“逶迤、磅礴”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1()这两个词不仅偏旁有特点,读起来还很有味道!2()通过这样的朗读,你再看看这两个字的偏旁,你仿佛看到了3什么样的五岭,什么样的乌蒙山?如果让你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五岭乌蒙,你想怎么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照片这两座山在毛主席的眼中像什么呢毛5主席为什么把这两座山想象成小小的细浪和小小泥球呢?联系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明白夸张的区别与好处联系前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体会伟人的情怀,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齐读诗句,体会主席的情怀和红军的气概!自己读!谁来6读?让我们一起读!过渡万水的代表在哪里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补充材料“巧渡金沙江”1不费一枪一弹,不费一兵一卒就过江而去,毛主席想起这场战2役什么心情?诗句中有体现吗?读出喜悦来如果说巧渡金沙江充满了胜利的喜悦,那么飞夺泸定桥就是一3次血与火的考验!播放电影视频再来读读这句诗!你读出了什么?从哪读出来的4同学们两场战争,两种心情,一个智慧,一个勇敢,一个有勇,5一个有谋,一个喜悦,一个悲壮,一个暖,一个寒让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诗,读出这一寒一暖背后的温度但是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战争多么惨烈,在红军眼里也是“只6等闲”这句同样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第一句是这首诗的中心句
四、深情朗读,熟读成诵、同学们年月,当红军翻过千里雪山,红军长征即将走1193510向胜利的时候,每位战士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个时候毛主席登山回望,这一年来的长征路程,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教师配・乐朗读、请同学们也来诵读这首伟人诗词,七律长征!如果可以放下书2本就更好了、所有男生起立,此时此刻你们就是小小红军,我们一起来诵3读这首七律长征!、所有女士起立,此时此刻你们也是小小红军,我们一起来诵读4这首七律长征!、所有的红军战士们,请你们都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七5律长征!七律•长征毛泽东‘只等闲‘磅磷寒教学反思《七律•长征》是年月,长征即将结束时,毛主席回顾长193510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本着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设计为四个活动板块、开门见山,亮出课题
1、初次读诗,读通读顺
2、细读鉴赏,领略诗境
3、深情朗读,熟读成诵4我这样设计并教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本次设计我突出了诗词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熟读成诵,以1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学习,一点点从读正确读通顺,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最后读出理解读出感情、正确对待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比如在讲解作者运用夸2张的手法表现五岭山脉和乌蒙山的时候,在语文知识讲解的同时,也充分挖掘了诗人的情感,诗词的内涵,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注重课外知识材料的补充,本节课我们补充了长征的背景,补3充了“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材料类型丰富,有文字有视频但是其实还有很多长征中的故事可以分享,课时原因没有办法完成、本节课我没有采用朗诵音频,而是采用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4更真切感受情感真挚充沛的朗读带给人的震撼也希望能影响我的这群“新”学生们,走进一个充满语文魅力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