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姓名日期文学之前都加贤良这反映了()成绩分字体分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确立B.黄老之学难以适应现实第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4C.地方吏治得到有效改善建国家的巩固D.官员选拔注重个人品德
3.汉景帝末年,桑弘羊以“精于心算”而特拔入宫,历【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拓疆土、尊崇儒术等举措;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先后推行一2,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系列重要经济政策,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这上的意义;3,掌握■汉而期的代表文化成就;一现象说明()4,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A.唯才是举是选官的基本原则汉衰亡的原因B.选官方式取决于统治需要【学习重点】C.澄清吏治是选官的主要目的
1.西汉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巩固措施;2,两汉思想、文化的发展D.察举制已丧失了选官功能【学习难点】【自学指导2】阅读课本P23第二段-P25,用红笔1•西汉强盛的原因;标注下列问题和答案时间6分钟,用红笔标注问题和答
2.两汉衰亡的原因【高考考向】案要点(用序号表示),完成的学生举左手
1.西汉西汉的政治制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两汉时期的的灭亡(灭亡、新朝兴亡)文化科技成就
2.东汉的兴衰(建立、巩固、衰落)学习过程
3.两汉的文化(史学著作及其代表人物、文学、科技【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P21-P23第一段,用红笔成就)标注下列问题和答案时间6分钟,用红笔标注问题和答【自学检测2】------------------------------------(5分钟)案要点(用序号表示),完成的学生举左手
1.因西汉末年外戚势力膨胀,侵夺皇权,导致王莽代汉
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光武帝刘秀规定“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以防止外戚
2.汉初巩固统治的措施专权,明、章二帝继续奉行这一政策这一政策()
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A.避免了外戚干政在东汉出现【自学检测1】------------------------------------(5分钟)B.导致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坐大
1.西汉初年,全国设立54郡,中央直接管辖15个郡C.因形势变化而没有贯彻始终人口在450万左右,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3而诸侯国D.使东汉陷入了宦官专权局面中“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
2.西汉后期士人提出“九族异姓”说,其以“仁”为核制京师”这反映()心,“亲亲”为特征东汉时出现的“九族同姓”说,A.西汉仍处于分裂的状态则将母族、妻族从九族中剔除,以“礼”为核心,“尊B.诸侯国完全动摇了中央的统治尊”为特征这一变化()C.郡县只隶属于中央政府A,排除了外戚干政的困扰D.西汉没有实现有效的中央集权
2.贤良方正与贤良文学,为察举特科,皆始于汉文帝,顾名思义,方正重在德行,文学重在文章,方正与B.构建了新型儒家礼义论★
6.(2020广东卷)西汉吕后时期恢复先秦“受鬻法”,C.有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规定“大夫以上(年)九十……禀鬻米月一石”;汉文D.折射出皇权弱化的现实【当堂训练】(7分钟)帝时期颁布“养老令”,规定“年八十已(以)上,赐L史载,公元前143年,西汉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推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汉武帝时期为赐三石米;汉举孝、廉各一人,6年时间过去了,各地并不重视,有宣帝后逐渐形成王杖制度,赐予具有特权象征意义的王的郡甚至一个都不推举这说明()杖(如鸠杖)等这些举措()A.西汉前期人才匮乏A.优抚政策的教化趋向B.贵族政治的影响力仍然很大B.赈济活动由国家主导C.儒学独尊尚待时日C.强化统治集团特权地位D.豪强世族控制着选拔用人权D.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2.(2022广东卷)“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3.(2021湖北卷)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B.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4,汉高祖出身不高,其臣子也多出身社会中下层,朝中基本是“布衣将相”,他们熟知民间疾苦,对“举措太众,刑罚太极”的后果深有体会这可用来解释汉初()A.沿袭秦朝的各项制度B.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C.奉行黄老无为的思想D.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5,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C.有利于加强皇权D.使统治集团内部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