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属于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诗的国度”,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学习提示指出“《望海潮》开头总览杭州的优越位置和悠久历史,接着描绘此地风景的优美、市井的繁华以及人民生活的和平安乐这首词采用铺叙的写法,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渲染烘托,形成一种畅达流利的气势”此外这首词也“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细加体会”因此,希望通过学习这首词,同学们不仅能够了解柳永及其创作特点,而且能进一步对其作品内容、风格和表达作出恰当的评价,提高鉴赏水平,同时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意,品味词作之美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大部分同学还未接触过柳永及其作品,因此需要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代表词作、创作风格等另外,同学们虽然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想象初步感知这首词的内容,但在理解和鉴赏这首词的铺叙、点染等艺术手法时存在难度《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所创的新声,也是词人成功运用铺叙手法的代表作,因此,通过本词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丰富和积累鉴赏词作的途径和方法.知道柳永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教学目标.了解本词的音律特点并反复诵读,体会声韵之美
1.理解和鉴赏词作的铺叙手法和点染艺术
2.感受词人笔下人民生活的平和与安乐,关注历史,思考当下3教学重点《望海潮》(东南形胜)的铺叙手法和点染艺术4《望海潮》(东南形胜)的音律特点教学难点.点染手法的理解和鉴赏L教法学法讲授法、诵读法、师生互动法2教学时长40min教学过程导入6min分享你在预习时的发现,并说说你眼中的柳永及初读《望海潮》(东南形胜)的感受学习任务卡片
1.借助校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收集并整理关于柳永的资料卡片,卡片信息包括姓名、生活年代字号、籍贯、作品集、后世评价等内容
2.预习《望海潮》(东南形胜),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3.阅读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设计意图根据同学们的分享情况,我再对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进行补充和强调,同时尊重和肯定同学们的初读体验环节一感知诗意一《望海潮》(东南形胜)诵读6minL柳永的词音律谐协,美妙动听“音律谐婉,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尽致”(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
2.用笔圈画出《望海潮》(东南形胜)的韵脚,并自由朗读明确华、家、沙、涯、奢、嘉、花、娃、牙、霞、夸这些韵脚属于麻韵,开口呼,发音高亢,朗读时要上扬,有气势
3.播放姚锡娟朗诵的音频,同学们跟着节奏诵读,注意读出愉悦的情感设计意图《望海潮》(东南形胜)音律谐协,通过了解本词的韵律特点,并在自由朗读与跟读的过程中可以感知词作的声韵之美环节二探寻诗意一《望海潮》(东南形胜)的铺叙手法|15min解读上片,理解铺叙手法的内涵,及该手法在本词中的体现L提问什么是铺叙?预设同学们可能会给出详细叙述、平铺直叙、多角度、全面、具体化等词语
4.《望海潮》(东南形胜)与《雨霖铃》(寒蝉凄切)对比阅读()《望海潮》(东南形胜)铺叙手法解读
①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三句中找出描写杭州的三个关键词1明确“形胜”“都会”“繁华”
②提问上片中哪些词句能够具体说明杭州的“形胜”“都会”“繁华”明确“形胜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都会”—“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繁华”—“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
③追问柳永使用铺叙手法描写杭州之景有怎样的效果?明确“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就“东南形胜”进行描写词人选取绿树、堤沙、钱塘江和江潮等具体的、富有表现力的景物不仅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景象,而且表现a.了一种壮美之感,可与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进行比较“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就“三吴都会”进行铺展“风帘翠幕”将J“人家”具体化,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而这些“人家”又错落在“烟柳画桥”b.之中“参差十万人家“言人口之多,带有李张语气,具有豪放派的气概“市列珠讥,户盈罗绮,竞豪奢”对“繁华”二字进一步铺展词人从商业贸易和衣着情况对杭州的繁荣进行了详细描述,一个“竞”字又总括都市的繁华景象c.
④名家评论《舆地纪胜》引北宋范镇“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着卿词见之李之仪《跋吴师道小词》“柳者卿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JJ()《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铺叙手法雨霖铃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提问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中,柳永是如何用铺叙手法写情的?预设同学们可能会从“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躲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句进行鉴赏,但主要是从景色铺写的角度来展开部分同学可能会从离别前、离别时、离别J后的角度分析该词的铺叙手法小结柳永长于铺叙《望海潮》(东南形胜)与《雨霖铃》(寒蝉凄切)都使用了铺叙手法,一首主要写景,一首主要写情前者具有豪放之气势,后者具有婉约之风格设计意图通过对《望海潮》(东南形胜)中铺叙手法的解读,同学们能基本理解词人是如何用铺叙手法展开写景的,同时结合《雨霖铃》(寒蝉凄切)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于铺叙手法的理解此外,在对比过程中也能使同学们接触到柳永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作品,从而对其作品内容、风格和表达作出恰当的评价环节三探寻诗意一《望海潮》(东南形胜)的点染艺术9min解读下片,理解点染的艺术内涵,及该手法在本词中的体现L点染的艺术内涵王梁《学画浅说》“凡打远山,必先以香朽其势然后以青以墨一一染出,初一层色淡,后一层略深,最后一层又深盖愈远者得云气愈深,故色愈重也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矣明确“点”可以是点明情感或道理的内涵,“染”可以是用景物或事物来烘托渲染所点J明的情感或道理在词中,“点”和“染”通常紧密相连2•先“点”后“染”分析“重湖叠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的点染艺术明确此三句中的“重湖叠嗾清嘉”是“点”,“重湖”指西湖,分里湖、夕卜湖“叠”写山峰重叠“清嘉”写西湖山清水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三秋桂子”照应“叠喊”,写山中的秋季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西湖的夏季荷花前者渲染山色之美,后者烘托湖荷之胜
3.先“染”后“点”分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中的点染艺术()提问这三句是先“点”后“染”,还是先“染”后“点”明确:先“染”后“点1()追问借鉴先“点”后“染”的分析思路,说说词人是如何先“染”后“点”的?预设同学们基本能读出“嬉嬉钓叟莲娃”是对“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总括“羌管2弄睛”写白天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夜晚欢愉的歌声,二者互文见义,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荡漾着笛声和歌声,这是先“染而“嬉嬉钓叟莲娃”,写吹笛的渔翁和采菱的姑娘都很快乐,这是后“点”,渲染烘托了杭州人民生活的祥和与安乐(3,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2011年浙江卷)《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提问这首词处处点染,随“点”随“染简析画线句的“点染”手法预设“一往情深”是“点”,“深山夕照深秋雨”是“染”词人用“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渲染烘托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设计意图通过明晰点染艺术的内涵,并分析《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点染手法,不仅有助于同学们丰富和积累鉴赏词作的途径和方法,同时结合高考题可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所学内容环节四读通诗意—《望海潮》(东南形胜)与当下生活|3min
1.有趣的关联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一《望海潮》流传至金国,金主完颜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于金正隆六年(即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大举南下侵宋,一度攻占扬州,并作有《南征至维扬望江左》一诗“万里1161,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J
2.宋人的隐忧南宋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3.今人的思考传说或许非真,却可以感受到词作的影响力之大读者不同而词作意味也不同有人读出了杭州的繁华,有人读出了北宋上大夫的穷奢极欲,其实北宋已经埋藏着衰败的隐忧为什么宋代起之繁盛而亡之凄凉?我们即将学习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如果将两首词连起来读,你能读出怎样的诗意呢?布置作业Imin学习任务卡片.借助校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收集并整理关于姜夔的资料卡片,卡片信息包括姓名、生活年代、字号、籍贯、作品集、后世评价等内容
1.预习《扬州慢》(淮左名都),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2板书设计.《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4「形胜—壮美、铺叙都会一广阔〉写景〔繁华—豪气,「先“点”后“染”点染(〔先染”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