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整合训练()6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茶人皮日休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茶舜
①,衣香是烟雾庭从猴子
②遮,果任猜师
③虏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萎茶人陆龟蒙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闲年北山下,似与东风期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唯应报春鸟
④,得共斯人知【注】
①莽(chuan);茶的老叶,即粗茶
②例(ying)子海子树,传说中的一种树,木质白如玉色,可以做拐杖
③孺师一种兽名
④陆羽《顾渚山茶记》载”顾渚山中有鸟,每至二月作声日春起也,
三、四月云春去也,采茶人呼为报春鸟”唐时湖州每年贡茶一万八千斤,称“顾渚贡焙”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皮诗再现了庭院被树掩映,院子中果子任由野兽吃的情形,侧面写出了采茶人家全家出动采茶的盛况B.陆诗描写了天赋异禀的茶民,他们能辨别茶叶的好坏,而这里的野茶也受自然的眷顾,带上了灵气C.陆诗联想到每当春日农闲的时候,在北山下,细嫩的茶叶好像和春风相约过一样,竞相发芽开枝,应节生长D.“皮陆”的诗歌具有奇峭、朴实的特点,这两首诗歌体现了他们的平淡诗风,选取日常化场景以平易的语言写成
2.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请结合这两首诗,谈谈你对〃生活真实〃的理解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狂夫
①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
②娟娟净,雨衰
③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注】
①杜甫客居成都之时,曾靠朋友接济,分赠禄米
②筱(xido):同“箓”,小竹,细竹
③襄(yl):同“泡,沾湿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万里桥”“草堂”到“百花潭”,描写一路风光,为下文写“狂”作铺垫B.颔联出句写翠竹轻摇,明媚可爱,风中有雨;对句写红荷娇艳,清香可闻,雨中有风C.颈联有举一反三之效故人音信全无,何况新交;幼子尚且面带饥色,家人更不必说D.本诗情感基调低沉幽怨,前四句写草堂及百花潭的美丽景色,目的是以乐景衬哀情
2.诗人为何自谓“狂夫”?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渔家傲•送张元康省亲秦州
①苏轼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
②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渐见靴刀
③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④【注】
①本词作于嘉七年(1062年).作者时任风翔府签判,与监承事张元康交好
②皂貂黑貂制成的泡服
③靴刀置干靴中的短刀下级迎接上级时全副武装,以表礼仪的隆重
④风流传为美谈的事;膝上王文度指父亲宠爱儿子.《世说新语•方正》说王文度的父亲“爱念文度,虽长大,优抱置膝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下本词送别回故乡秦州看望妻儿的好友张元康,以表达对他的不舍与祝福B.上片开头两句直接扣题,不仅点明张元康“省亲”的缘由,还交代“省亲”的去向C.“白马,,“皂貂”留不住回家心切的张元康,而别后回望则传达出朋友分离的伤感D.下片想象张元康到家时的情形,集中描写“花似雨”“絮初飞”“夹路迎”三个场景
2.词作结尾运用“膝上王文度”的典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汴河
①怀古(其二)皮日休
②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③,共禹论功不较多[注]
①汴河,即京杭大运河
②皮日休,晚唐诗人
③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乘龙舟下扬州游玩之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起笔点题,诗人由汴河联想到修建运河的隋朝并认为它是因此而亡B.第二句承上写河,从时空上叙写汴河贯通千里的航运功能,含赞美之意C.第三句转向议论暗批隋炀帝耗费民力乘龙舟沿汴河下扬州游玩之事D.第四句以颂扬合,借用典故高度赞美了隋炀帝修建汴河的伟大历史功绩
2.《汴河怀古》(其二)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贵在见解不俗“开河同,而所以开河不同,语奇而确”,这是清代诗人陆次云对此诗的评价,他认为皮日休关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的议论新奇且令人信服,请你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琴歌【唐】李顾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深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友人饯别宴,“欢”字写出了宾主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B.诗中写琴歌效果和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C.第五句写铜炉熏染,华烛闪烁生辉,扣合首句,表明酒宴已经进入高潮D.诗人离京还乡,别宴上缕缕琴音使他想到千里外的清淮,暗自潸然泪下
2.结合具体的诗句,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参考答案L答案LC;
2.
①情境真实茶叶生长的季节,茶人生活的环境,采茶的场景都符合生活的真实
②情感真实皮诗流露出采茶劳动的愉悦,陆诗真实地道出了茶民生活的艰辛解析c项所述不是“茶叶”,从标题得知整首诗歌应写“茶人”的劳动到春日农闲的时候,他们就来到北山下,好像和春风相约过一样,来进山采茶了
2.答案
1.D;
2.此时诗人生活艰难,穷困潦倒:俸禄优厚的朋友音信断绝,生活无人接济,幼子挨饿,面带饥色,自己也饿得半死但诗人没有被磨难压倒,始终倔强地面对生活,还兴致盎然地赞美“翠第”和“红蕖”的赏心悦目,美丽可爱诗人在严酷现实、穷愁潦倒中却能贫困不移(不改其故),一味疏狂萧散(狂放不羁),开愁遣闷,故自嘲自己是越来越狂放的老头解析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的,前四句描绘草堂及百花潭的美丽景色,其目的是表现“狂夫”贫困不能移的精神
3.答案
1.A
2.
①照应题目中的“省亲”和上片开头的“情几许”;
②生动形象地展现亲人相见的动人场景;
③凸显了张元康与父亲之间的深厚感情解析
1.“看望妻儿”错误,“省亲”指看望父母或其他尊亲
4.答案LA;
2.
①世人认为隋朝灭亡原因是开凿了大运河,彻底否定了隋炀帝这一壮举但是诗人认为隋朝灭亡原因不在开凿运河本身,而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出发点,即不顾百姓疾苦只顾自己享乐
②诗人认为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在客观上造福后人,其伟大功绩甚至能够与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提并论
③诗人并没有附和世人的观点,而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用更加冷静客观的态度发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巨大价值,力排众议,见解独到深刻,气势非凡解析LAJ.•…并认为它是因此而亡错结合原句尽道隋亡为此河”中“尽道”一词可知,不是诗人认为,而是“世人”认为故选A
2.诗歌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辽阔;“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此句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使人耳目一新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炀帝的暴行还是暴行,皮日休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开河这件事的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船只相衔长达三百余里,仅挽大船的人几近万数,均著彩服,水陆照亮,所谓“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其奢侈靡费实为史所罕闻第三句“水殿龙舟事“即指此而言作者对隋炀帝的批斥是十分明显的诗人认为隋朝灭亡原因不在开凿运河本身,而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出发点,即不顾百姓疾苦只顾自己享乐诗人对隋亡的原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未随声附和世人的观点,而是而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用更加冷静客观的态度发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巨大价值,力排众议,见解独到深刻气势非凡
5.答案
1.D;
2.
①反衬手法(或以哀景衬乐情)
三、四句承接
一、二句,抓住特定的意象——月、城头、乌、霜、万树和风,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深秋月夜图,以哀景反衬乐情,即便秋气凛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挡了
②侧面烘托七八句,一声琴弦,万籁俱寂,四座无言“物皆静,,“星欲稀,,,写出了人们陶醉在琴声中而忘记了时间,从侧面烘托了广陵客高超的弹奏技巧
③寓情于事(或借事抒情)全诗以酒咏琴,以琴醉人,把写事与写人有机结合作者由听琴引发归隐的念头,借听琴一事抒发思乡归隐的情感
④直抒胸臆末尾两句写自己的感触厌倦仕途之累,萌生归隐的强烈愿望解析“诗人离京还乡”错误,由“清淮奉使千馀里”可知诗人是奉命出使清淮,不是离京还乡“暗自潸然泪下”亦属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