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9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文言断句】答题技巧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带进原文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具体方法如下
①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③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④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⑤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图片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准我们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把确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断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下面一些语言标志,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1.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所以,遇到“曰“云”“言”等字,如果它是表示“说”的意思时,后面应断开,如“其乡人日”等
2.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己”等后面可断句“乎”作介词用,相当于“于”时除外,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乃、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开
5.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己而、既而、俄而”等,前面应当断开,后面有时也可断开
6.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不亦……乎”(不亦说乎?)、“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在其前后断句
7.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结构(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不要把它们拆开一些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等,中间也不能断开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5文言虚词推断文言文的猜读,不仅实词管用,虚词也相当给力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灵活多变,因此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加强朗读、背诵,培养文言文语感的同时,探寻规律,掌握一定的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推断技巧以下八法,谨供参考
一、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若要在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蟾之穴无可寄托者”、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
⑥了
二、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如“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三、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又如“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尤其需注意,在句末动词后,有时是兼词“于此”,如“风雨兴焉”;在句末形容词后,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盘盘焉”
五、全句关照法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息息相关”的以“也”为例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
②“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表陈述);
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表解释);
④“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问);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感叹);
⑥“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中表舒缓语气或停顿);
⑦“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
六、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如能牢记课文中出现过的这些有代表性的词,便有助于快速解题文言句式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式,除较易识别的判断句、被动句外,重点是倒装句如主谓倒装”……矣,……”(“甚矣,汝之不惠”)、定语后置“……之……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以……”(“覆之以掌”)等固定句式较多,须熟记的如“不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无以……”(军中无以为乐”)、“何……为?”(“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如……何?”若……何?”奈……何?”(“如太行、王屋何?”)、“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O
七、语法分析法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推断出虚词的用法比如,要判别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均之二策”诸句中“之”字的意义,可根据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破口
①中“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中“久”是时间副词,充当句首状语,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
③中“晋”是主语,“有”是谓语动词,可知本句是宾语前置句,“之”起提宾作用
④中“均”是动词,作“权衡”解,“二策”是名词,由此断定“之”与“二策”一起为“均”的宾语,作代词“这样”解可见,抽主干、析结构、判功能,不失为简便的虚词推断方法
八、成语联想法成语是用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来推断,应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又如“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可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等成语来推断,这里的“因”是介词“依照、根据”之意若能灵活地综合运用以上八种推断技巧,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增加答题的正确率当然,要想彻底攻克文言虚词这一“堡垒”,关键还在于平时的积累6文言实词推断L课文求义法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例如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的四个选项A.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而推出此项错误)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除B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出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例如“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微妙)成语求义可以和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反推也可,互相印证,相互促进,可谓双赢
3.结构求义法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例如
①秦无亡矢遗镶之费“亡矢”与“遗镀”的结构是一样的,词的配搭是一致的“亡”与“遗”相应,“矢”与“镀”相应从而知道“亡”、“遗”都是失,就不会把“遗”理解为遗留或馈赠了同样,可从“矢”是箭推知“镶”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与“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北因与亡相应,则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败北”之义)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推难“择”易于理解,可推出“简”也作“选择或选拔”讲)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①“据靖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借助“良”可以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硬的”、“强有力的”
③变姓名,诡踪迹借助“变”可以推断“诡”应为动词,就可以避免将“诡”解为“诡秘”的错误,而较为顺利地将“诡”解为“隐蔽”
4.语法分析法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
③故久立与其客语
④徒立故琅珊王泽为燕王解析
①句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②句中“取樵”为动宾短语,“樵”作“取”的宾语,而宾语多由名词充当,故“樵”应释为名词“柴”,而不能释为动词“打柴”
③句中“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可推“故”作副词“故意”讲
④句中“故”作名词“琅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此可释为“旧有的、原来的”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而“函”带这个宾语,由此可推知“函”此时应由名词(“匣子”)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用匣子装”
⑥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使”是动词,很显然这个动作是由“人”而不是“隶”发出的这样“隶”只能作状语来修饰“使”,是“像奴隶那样”的意思5,形训求义法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①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汆”,句中的“汆”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果”字,“果”的意思是卖出粮食,“汆”与“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③“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馈”的意义可由它的“勺”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6,音训求义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义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o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7文言句式用法
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⑴由“者”和“也”构成的判断句由此变形组合的句式主要有“……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几种这些句式,也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陈胜者,阳城人也”⑵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⑦汝是大家子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4)表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如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无标识的判断句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大破之
②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日(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对话省如“(孟子)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日不若与人”⑵省略谓语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⑸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⑹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3.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子顺序而言的,常见的文言倒装句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译为“等到不相信他的时候”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它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良问日“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③借助“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④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宾语放在介词前如王问“何以知之?”微斯人,吾谁与归?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2)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①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3)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①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1:“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例2“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1“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例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例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译为“用文字来记述”例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⑷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渺渺兮予怀
4.被动句被动句,是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有两大类型一是从语义上表示被动;二是借助一些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
(1)从语义上表示被动即不用任何专门表示被动的词语来表示被动,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例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例2“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例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⑵借助某些词来表示被动常见的用表示被动的词来表示被动的句子有以下几种
①用介词“被”表示被动例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例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例3“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②用“见”“见……于……”(“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例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与张仪”(《史记•楚世家》)例3“臣诚恐见欺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例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前一个“于表示被动)(《师说》)例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例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④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例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例2“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例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固定句式
1.表示疑问⑴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
①沛公日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乂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②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②“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⑹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⑺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①蒋琬问日“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2.表示反问⑴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
(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
(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①勾践日“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⑷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⑸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
8.相同词语紧相连,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说来,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点断,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等
9.名词、代词经常做主语或宾语,如果判断这个名词或代词做主语,就在它的前面断开;如果判断这个名词或代词做宾语、就在它的后面断开动词的前后往往都不能断开,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
10.古人写文章,很多时候讲究对仗工整,多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断句的准确率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凭借语法知识和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点断后的句子是否讲得通,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要想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学好课本中的经典文言课文,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培养语感;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加强运用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和实践中形成2【文化常识题】答题技巧主要是基本文化常识的识记考查,不排除今年会把文化常识与文意理解结合起来考查即文学常识的概念叙述准确,但是结合文中解释的部分与文意不符因此,考生除了考前浏览复习古代职官表、古代科举制度常识等,还应该在临场注意辨析选项的表述,看是否要结合文意理解需要具体的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暑期复习I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讲解官职变化、年龄称谓暑期复习I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讲解文史典籍、目录辞书暑期复习I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讲解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暑期复习I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讲解科举制度、风俗礼仪暑期复习I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讲解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暑期复习I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讲解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图片1F题型一依托文言文本考查[说明]选项须根据文中语境才能判断的提供“文中语境”;无须语境即可判断的,不再提供“文中语境”
②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⑹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备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
(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8)……非……欤?(可译为“……不是……吗?”)
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
①当时虽箱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
(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
(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
①相如虽鸳,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3,表设问⑴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
①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百仞高的山,载重的车能登上,为什么呢?是因为山势逐渐倾斜)
4.表示感叹⑴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⑵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①日“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②王变乎色日“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⑶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
①吾己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
(4)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
①吏呼一何怒!《石壕吏》⑸亦……哉(可译为也……啊!)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唉,这也真是隆重啊!
(6)……何如哉?(可译为该是怎样的呢?)
①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②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5,表示揣度⑴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说“冉求,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⑵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②日“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其……欤?(兼表反问)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
(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
①吾王庶儿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6,表示选择⑴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①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
(2)……欤(耶]……欤(耶)?(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⑶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7,表陈述语气⑴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①寿毕,日“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广
(2)有以(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①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袁州的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对付的方法)
(3)有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如今臣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极其卑微鄙陋,蒙受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之想)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些自己的兴趣,我独爱美习以为常)
(4)无所(可译为“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①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现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什么取用,妇女没有谁受宠幸,这说明他的志气不小啊!)⑹比及(可译为等到……的时候)
①子路率尔而对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馍,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1.(2017全国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文中语境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文中语境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银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解析选B“它与血亲有同有异……一部分”错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2.(2017哈国卷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文中语境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意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文中语境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日“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意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日“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建初五年,患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日正侯)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解析选B速览4个选项所考查的古文化常识,其中“下车”可联系教材《张衡传》中的“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京师”可联系历史以及教材《张衡传》中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直接判断解释正确这样就排除A、D两项“收考”通过语境还是不好确定,但是“车驾”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就是加点处“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第二处是文末“患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很明显“车驾”用作了帝王的称呼,所以使用正确,由此可判定“收考”理解错误B项,“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这是对“考”字的误解这里的“收考”指拘捕拷问“考”通拷是“拷问”之意
3.(2017江苏高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文中语境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文中语境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文中语境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解析选B历史上的“三代”一般指夏、商、周三代
4.(2016全国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文中语境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古代官职、君主制度、古国情况等“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5.(2016全国卷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文中语境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解析选DD项,“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6.(2016余国卷H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文中语境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文中语境见C项)解析选A A项,“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选项提到的“土地”“户籍”都不属于礼部职责范围,而应归户部掌管图片2F题型二创新考查方式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7.(2017•江苏高考)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①“庐岳”指江西庐山,而杜甫草堂在四川成都
②“十年幕府”与他的人生经历相符,并且杜甫曾在蜀地居住,所以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
③从“狂”“杀”看,与杜甫的形象特征不符,此联写的应是李白
④“春水”“群鸥”照应杜甫《客至》的内容,杜甫又自称“少陵野老”,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考情分析]由近几年高考题对古文化常识的考查以及高考改革的方向可以看出L命题原则,古文化常识的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旨在让考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命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熟悉的古文化常识,兼顾较为生僻、不常见的古文化常识熟悉的古文化常识是命题人出题的重点,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为熟悉的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中某些古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文内容密切相关,表面上生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
2.考查趋势,随着高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高考命题的不断成熟,以往依托文言文本考查的类型,有可能被真正体现语文素养的创新型古文化常识题所取代,独立于文言文本之外、考法更灵活的命题趋势日益明显掌握解题技法,注重平时积累古文化常识在教材中明确了10大类型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宫室建筑、礼俗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古文化常识设题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逐年扩大考查范围,2014年初次设题,考查了常见且又熟悉的礼俗类的“南面”和典籍类的“《春秋》”等,到2017年在原来考查的基础上扩大到典章制度类,类型涉及更全面,识记和理解难度也在加大,如“私禄”“收考”等(已与以往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一致之处,须根据语境仔细推断)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除掌握一定的解题技法外,更要拓展知识面,注重课下积累[解题方略]古文化常识题解题“2步法”高考命题时所设的4个选项多与文本联系不紧密,可凭积累直接判断,只有个别有时需耍借助语境才能推断,可以说古文化常识题主考积累识记能力,兼考推断理解能力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遵循以下“2步法”[典例](2017•全国卷IH)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日“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郭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郭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许将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答题技巧】第一步依据积累直接判通览4个选项,A、B两项可依据平时积累直接判定,无需结合语境A项中的“状元”是对文化常识中“典章制度”的考查,可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来推断,“状元”指科举考试中经过殿试后获得第一名,可判断A项正确;B项中的“上元”是对文化常识中“礼俗习俗”的考查,联想到中华民族的节日,古时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也可联想到诗句“上元锦书传宝字,王母琼箱荐金约”(唐•王勃《七夕赋》),可推断B项正确,这样就排除了A、B两项第二步回归原文慎推断通过第一步,剩下的是比较难判断的C、D两项而这两项中C项通过语境还是不好确定其正误,尤其是C项后半句“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暂且一放,先看D项D项中的“告老”是对文化常识“礼俗习俗”中讳称的考查,可联系平时学习的知识积累和词语“告老还乡”,并且和教材中学过的“乞骸骨”意思相近,再结合选文上下文内容,“在大名六年,多次告老,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许将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可推断D项正确,故可确定C项错误(文史不分家,如果历史知识掌握比较好,考生对于C项一眼就能判定是错误的,“近侍”虽然对帝王有较大影响,但他们有“名”无职o)[答案]C3【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
一、命题规律信息筛选题的题干都会规定信息筛选指向,这些指向往往是阅读材料的中心,或者是人物的主要品行、行为、观点,或者是文章的主要观点、论据,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待选项均为文中语句,其中有些是干扰项
二、误区剖析1,混淆人物近年来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史传类文言选段一般都是多个人物、多个事件的综合,而题干要求往往就其中确定一人或几人进行考查,命题者在设计干扰项上,就常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不同人物所为之事混杂在一起,胡乱“嫁接”给某一人,造成人物与事件不对应
2.混淆“品性”一些史传类选文往往会贯穿着弘扬民族美德的宗旨,文中主要人物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义土、孝子等,以此引导考生的价值取向传记中作者往往会横向罗列多个细小事件来反映主人公多方面的美德与成就,命题者却常常就其中的某一点设题,如果答题时不仔细读懂题干,检索有效信息,就会造成人物品性的错位,误入陷阱
3.混淆事理命题人故意混淆题干要求和选项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检测考生这一方面的辨析能力主要表现在混淆片面与全面、混淆未然与已然、混淆观点与事实、混淆直接与间接等方面的设误
①混淆片面与全面如“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其中“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写的是陈公弼禁止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这一活动,突出的是其执法之“严”,而题干中包含了“严”和“不残”两方面的意思,选项犯了以偏概全之误
②混淆未然与已然如“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其中B项上句“以北山石为椁”写的还是孝文皇帝对厚葬的一种“想法”,而不是写薄葬考生若选该项,就犯了把未然当已然的错误
③混淆观点与事实如“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其中“
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写的是作者陈述的既有事实,而不是作者的观点显然,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
④混淆直接与间接如“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其中“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写的是齐桓公让百官有司做的事,不能“直接”体现齐桓公“以民为本”的思想
三、答题技巧筛选文中信息,主要是要求学生会整体把握文意,概括文章事件,善于在复杂的信息区域内,明确题干中筛选信息的指向,依据情理分清主次,排除干扰,正确答题具体来说,就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L把握题干要求,明确解题方向题干信息是我们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解答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准确把握题干的关键词,尤其是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次要弄清所考查的设问方式,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直接表明”还是“间接表明”等,这是解答信息筛选题的前提和关键
2.结合原文信息,紧扣具体语境解答文言文考题的前提是理解,筛选信息题也不例外不少题目若孤立地局限于选项思考,往往会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判断的失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应是阅读理解的原则,也是解题、答题的关键因此,考场答题只有树立结合原文内容、紧扣具体语境去思考的意识,才能正确理解、准确判断词义和句意不少选项孤立地看,很难判断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但只要一结合其具体语境来思考判断,则不难得出答案
3.仔细比对遴选,排除方法优先掌握一种好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正确筛选信息尤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排除法一般来说,题目所给的信息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句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明白每一个信息句之所以对或之所以错的原因,一旦拿定哪一个信息句与题干要求不相符时,就可排除包含该信息句的选项,这样就降低了选择难度如此去伪存真的方法可让我们更快更准地筛选出正确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答案4【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册k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耍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