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一、阿勒坦汗时代明朝的六143位皇帝”一节中第一位皇帝明世宗条下明世宗朱厚熄()年号嘉靖,明朝第十一位皇帝,终年岁朱厚熄1507—1566,60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照无子,朱厚熄以藩王于年入继帝位,从年到152115211566年在位,执政时间长达年,继位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史誉之为“嘉45靖新政”后期,朱厚熄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壬寅宫变”(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宫女杨金英为首勒杀朱厚熄案),之后长期不理朝政,曾年不上朝,使23贪赃枉法的首辅严嵩横行乱政年,有能力的官员20不能为国出力,甚至惨遭屠戮另在宫内外兴建大量宫殿庙宇,加重百姓的负担,使得国家财政危机愈益深重在此期间,阿勒坦汗不断进行抢掠,年的“庚戌之变”就发生1550在他在位时其中,从开始到“执政时间长达年”一句,整合自“百度百科•朱厚熄(明朝第T-一45位皇帝)”条中的内容从“继位早期整顿朝纲”到“之后长期不理朝政”,抄自“趣历史”网《明世宗是个怎样的皇帝?“壬寅宫变”又是怎么回事》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壬寅宫变”,之后不再理政“使贪赃枉法的首辅严嵩横行乱政年”一句,抄自“百度知道”,《列出明朝整个朝20代的每个皇帝在位时的发生大事-明世宗朱厚熄》从“有能力的官员不能为国出力”,到“使得国家财政危机愈益深重”一句,抄自“百度贴吧•明朝的那些事吧”《请正确对待明朝那些事儿•明世宗朱厚烟》:有识的官员不能为国出力,甚至惨遭屠戮另在宫内外兴建大量宫殿庙宇,加重百姓的负担,使得国家财政危机愈益深重经过一番偷意、组合抄,该条目就“写”完了其中,张继龙只把别人说的“二十余年不上朝”,改为“曾年不上朝”;在最后,加了一句年的庚戌之变就发生在他在位时23“1550二可以说,张继龙对网络的抄袭,其手法完全和我在前“三评”中揭示出来的相同限于篇幅,不再具体胪列再来看看张继龙抄袭了哪些网页的内容在这部分中,张继龙列出位皇帝、位朝臣、64位边臣,共人叙述人的条目,其最大的共同点是全部以“百度百科”相关条目为基132323础整合而成有的是完整全抄“百度百科”,如上揭“樊继祖”条以及“翟鹏”条对于“百度百科”、张继龙有关“翟鹏”条的叙述,不再转录,读者可自行上网查对需要强调的是张继龙的“翟鹏”条,完全抄袭自“百度百科・翟鹏”条,别无他处在“百度百科”之外,张继龙还抄袭了什么网页呢?据我初步核对,主要有:“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百度知道・网友采纳”、“百度贴吧”、“人文网”、“在线查询网-在线百科全书”以及百科”等上述网页主要登载普及性知识,并且可与读者互动,任何读者都可“360以对网文进行编辑,经网页管理人员审阅同意后既可成为新的网文难道张继龙就是要通过抄袭这样的内容,来实现其“全面系统地”研究阿勒坦汗和土默特部的目的?然而这样的抄袭,达到“几十万”字易,实现“全面系统”研究难更有甚者,张继龙除了抄袭普及知识性网页之外,对文学网页也不放过,照样抄袭,主要有“新浪博克”、“明朝那些事儿吧”等试看一例“新浪博克•消失的胡同消失的事儿”仇鸾是宁夏人,他的祖父仇钺是明正德年间的著名的将领,由于帮助平定了安化王真皤叛乱有功,封咸宁伯,又因讨平河北诸地的农民起义,进封咸宁候仇钺死后,由仇鸾承袭了咸宁侯的封爵仇鸾为人粗暴强悍,常常口出狂言,让人误以为他是大将之才,在朝臣的推荐下,竟然做到了甘肃总兵的职务《阿勒坦汗》第页149仇鸾(?一年),字伯翔,出身将门,他的祖父仇钺是明正德年间的著名的将1552领,被封为咸宁候仇钺死后,由仇鸾继袭咸宁侯的封爵,并被任为甘肃总兵仇鸾为人粗暴强悍,常常口出狂言,让人误以为他是大将之才当然,在抄袭网络之际,如果确实需要一些内容,又不见于网上,张继龙就会到有关论著中去抄袭,并将其与来自网络的内容糅合在一起,窃为己有《阿勒坦汗》第页“萧大亨”154条,前行抄自“百度百科”从第行开始,转录如下1415萧大亨任北部边防要职多年,了解蒙古情况,后据其所掌握的情况著成《北虏风俗》(又作《夷俗记》),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年)刊行《北虏风俗》以记述蒙古社会1594内部情况较详为特色,内分匹配、生育、分家、治奸、治盗、听讼、葬埋、崇佛、待宾、尊师、耕猎、食用、帽衣、敬上、禁忌、牧养、习尚、教战、战阵、贡市二十个题目,记述了当时蒙古社会生产、生活各个层面的情况,条理甚悉,是了解当时蒙古情况的珍贵资料内中的《北虏世系》记达延汗后裔世次,表列其子、孙、重孙至七世孙数代首领姓名、驻牧地、存殁情况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简洁流畅的行文,准确清晰的描述,确有大家风范只可惜这并不是出自张继龙之手且看在《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中,薄音湖先生为《北虏风俗(附北虏世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年月)所作“题解”20007萧大亨()……大亨任北边要职多年,了解蒙古情况,后据其所掌握的1532—1612材料著为此书《北虏风俗》(又作《夷俗记》),以记述蒙古社会内部情况较详为特色,分匹配、生育、分家、治奸、治盗、听讼、葬埋、崇佛、待宾、尊师、耕猎、食用帽衣、敬上、禁忌、牧养、习尚、教战、战阵、贡市二十目,记述了蒙古社会生产、生活各个层面的情况,条理甚悉,是了解蒙古情况的珍贵资料《北虏世系》记蒙古答言汗后裔世次,表列其子、孙、重孙、至七世孙数代首领姓名、驻牧地、存殁情况等,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据明万历二十二年(年)自刻本校点1594整段文字一共只改动了无关紧要的十几个字,这样的抄袭,与其说是掩耳盗铃式的偷窃,倒不如说是明火执仗的抢劫对于任何事物来说,数量都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数量的多寡能够决定事物的性质张继龙的抄袭也是如此《阿勒坦汗》这部分内容,如上所述,共涉及位皇帝、位64朝臣、位边臣,共人个条目全部有整合抄袭“百度百科”的内容至于每个条目抄132323袭的字数、所占百分比,我也作了统计为了节约篇幅,特根据统计结果制表如下条目名称条目字数抄袭字数所占比列抄袭出处明世宗朱厚熄百度百科、百度贴吧、“趣历
30627088.2%史”网明穆宗朱载厘百度百科
27918064.5%明神宗朱翊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
25222589.2%明光宗朱常洛百度百科、百度文库
30621670.5%明熹宗朱由校百度百科、百度知道
26122586.2%明思宗朱由检百度百科、小精灵儿童网
70255879.5%士w百度百科
13412794.7%M a高拱百度百科、《明代蒙古汉籍
38024063.2%史料汇编》
(二)张居正百度百科
42333378.7%杨继盛百度知道234234100%王崇古人文网342342100%方逢时百度百科
33611973.2%百度百科、在线查询网、关B洛
46337881.6%《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
(二)吴兑百度百科
35518953.2%仇鸾百度百科、新浪博客
45540789.4%周尚文百度百科
28820771.8%翁万达百度百科
69368098.2%马芳百度百科
51147091.9%曾铳百度百科110060655%翟鹏百度百科10081008100%樊继祖百度百科720720100%萧大亨619619100%百度百科、新浪博客、《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
(二)王士琦百科
36034094.4%360合计
10527869382.5%如此大量的抄袭,不难看出《阿勒坦汗》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与他所说”……并开始研读这些书籍,从众多资料中钩沉索隐,进行探讨和研究”1后而写成的学术著作判若天壤即使在当今学术风气极为浮躁,学术腐败行为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在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中,敢于如此大胆、大量抄袭者也是绝无仅有的如同其他抄袭一样,在网络抄袭过程中张继龙也要对被抄袭内容做一些更改变动,随之也就产生了新的错误《阿勒坦汗》第页,“明世宗朱厚熄”条”……继位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143对外抗击倭寇,史誉之为‘嘉靖新政这大概来自于“百度百科”“朱厚熄(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条”在位早期英明苛察,做了很多大事,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张继龙把其中“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一句,妄改为“史誉之为嘉靖新政殊不知,这一改,又改是为非了“百度百科”表述的是后人一般性的评价,张继龙改为“史誉之为”,按惯例,就是某部史书中有这样赞誉性评价可是,遍查《明史》、《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经世文编》等有关明代的基本历史文献,均未见到有此说法,只是在明人林俊《见素集》中提到一次《见素集》二十八卷,奏议七卷,续集十二卷,属别集类尽管其中提到一次“嘉靖新政”,但不见于官修史书记载,因此不能随意说成是“史称”、“史誉之为”等这应该是治史者的常识《阿勒坦汗》第页,“王崇古”条“王崇古被明朝赞为是身历七镇,功著边陲148的人物”“身历七镇,功著边陲”一语出自《明史•王崇古传》最后的赞语,是《明史》作者对王崇古的评价乾隆四年(年),清廷第三次组织人员修改明史稿,由张廷玉担任总1739裁,形成《明史》定稿此时距离明朝灭亡已近一个世纪,此时敲定的评语,谈何“被明朝赞为”呢?频频出现如此低级错误,足见张继龙一般常识性知识的缺乏和从事文字工作极不严谨的态度1张继龙《阿勒坦汗与土默特》,“后记”同页,“方逢时”条“方逢时去世后,万历皇帝朱翊钧亲书‘尽忠二字赐之”《明148史•方逢时传》载“累疏致仕归,御书“尽忠”字赐之二十四年卒”在“百度百科”等许多网页均有“方逢时”词条,基本都照录了《明史・方逢时传》的记载可见,大家公认方逢时是在致仕归乡之际,得到了万历皇帝赐予御书“尽忠”二字,而不是在其死后对《明史》如此明确的记载,不知张继龙是据何而改,是握有新资料不愿示人,还是有新研究不便公布?否则,怎能毫无根据地妄改史书的记载?如果大家都去这样“从众多资料中钩沉索隐,进行探讨和研究”那么,历史岂不就成为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吗?!I《阿勒坦汗》第页仇鸾“深受嘉靖宠爱,统领三大营,成立戎政府,总督京军和边149兵”“百度百科”仇鸾“深受世宗宠信统率三大营,设立戎政府,总督京军和边兵”张继龙把“设立戎政府”妄改为“成立戎政府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去甚远史载,嘉靖二十九年,“以总督京营戎政之印畀仇鸾”,使其掌领三大营仇鸾兼领了京营戎政百度百科所谓2“设立戎政府”,是指仇鸾以“平虏大将军”身份开设大将军府而理戎政张继龙改“设立”为“成立”,就变为“成立政府”之意,使人难以理解,甚至还可能产生朝廷之外又有“政府”的误解该书同页吴兑“万历九年(年),任蓟、辽、保定总督,并兼任应天巡抚”“百1581度百科”“吴兑”条“(万历)九年夏,复以本官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巡抚顺天”张继龙将其中的“顺天”擅改为“应天”,而“百度百科”所说“顺天”出自《明史•吴兑传》,不知张继龙据何而改?不会是不知道“顺天”与“应天”的区别吧在同条目下,张继龙还将“王继光”误为“王继先”《阿勒坦汗》第页,“马芳”条年,马芳……于次年因病退休回乡,其次子151“1577马林及孙子四人在清军入关时战死”“百度百科”“马芳”条列有“家族成员”表,其中说“次子,马林,官至辽东总兵官,于萨尔浒之战中战死,赠都督同知”“孙子,马燃,于萨尔浒之战中战死;马熠,于萨尔浒之战中战死;马炯,官至湖广总兵官,后病卒;马煽,官至甘肃总兵官,后战死;马飕,官至沔阳州同知,后战死”这大概就是张继龙说“其次子马林及孙子四人在清军入关时战死”的依据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萨尔浒之战,是年春,明1619朝与后金之间发生的一次战争,后金军队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这时,距离年清军入关,尚有年怎么能说164425此时战死的马林及其两个儿子“在清军入关时战死”?显然,张继龙把“萨尔浒之战”与清军入关混为一谈了另外,张继龙所说“马林及孙子四人在清军入关时战死”,还有一个问题,即只有马燃、马1张继龙《阿勒坦汗与土默特》,“后记”2《明史》卷七二,《志》四八,《职官一》,中华书局,1974年熠二人死于萨尔浒之战,马燃、马飕在上述“百度百科”的列表中,只说“战死”,未说战死于何时何地张继龙在此又是望文生义,大胆假设,不加求证,让他们一并于“清军入关时战死”其实,只要翻开《明史・马芳传》就可看到相关记载崇祯十六年秋”未几,贼陷延绥、宁夏,遂陷兰州,渡河抵甘州环攻之燃与巡抚林日瑞竭力固守贼乘雪夜坎而登士卒寒甚,不能战,城遂陷煽、日瑞及中军哈维新、姚世儒皆死焉弟飕为沔阳州同知,城陷,亦死之”其中,“煽”即马煽,“飕”即马飕据此,马芳的另两个孙子马嫌、马飕是于年在甘州城被农民起义1643军攻破时战死的这与张继龙的说法毫无瓜葛前引《阿勒坦汗》第页“樊继祖”条说,樊继祖是“明代中期著名大臣樊敬曾孙”153而“百度百科-樊继祖”条说,樊继祖是“明代中期著名大臣,为樊敬曾孙”张继龙又莫名其妙地改写了他抄袭“百度百科”的内容那么,究竟樊继祖和他的曾祖父樊敬谁是“明代中期著名大臣”呢?有文章指出“樊敬为樊诚之子,明刑部左侍郎,嘉议大夫,官位至正三品,在朝历事明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代皇帝四十余年……为大明开国创业前期一代名臣”可见樊敬是“开国之臣”,而樊继祖任职于正德、嘉靖年间,正值明代中期张继龙为了掩饰抄袭痕迹,对被其抄袭的文字经常仅凭想当然便加以妄改,造成了许多史实方面新的歧义,结果只能严重误导读者这样的“钩沉索隐,进行探讨和研究”,不仅无助于学术研究的进步,反而制造了大量垃圾,说其是学术垃圾恐怕都有溢美之嫌,因为它毫无学术价值可言,充其量只能称之为知识垃圾从上揭张继龙频繁出现的低级错误可知,他对于历史文献记载的理解,甚至对网络文章的理解都存在很大问题,他有大胆假设的勇气,却无仔细求证的功夫,既然如此,奢谈什么“钩沉索隐”、“系统研究”?!至于张继龙在妄改他人文字过程中产生的病句,如“樊继祖著有《双岩奏疏》《十友传》《山海纪程》《金丹集》等流传于世”“正是阿勒坦汗势力方强的时候”(第页)等,实150属太多,总不能像小学老师判作业一样,去逐条批改吧在内容安排方面也有问题既然这部分内容的总题目为“阿勒坦汗时代明朝的皇帝和与土默特有关的重要朝臣边臣,那么,就应该将涉及的人和事基本限定在“阿勒坦汗时代”,即从年阿勒坦汗出生,到年阿勒坦汗逝世这段时间内照此标准衡量,书中所列出的“明15081582光宗朱常洛(年)”、“明熹宗朱由校(年)”、“明思宗朱由检1582—16201605—1627(年)”三位皇帝都超出了时间范围,不应纳入张继龙把这三位皇帝一并列入“阿1611—1644勒坦汗时代”,不知作何考虑,是为了多凑字数,还是为了炫耀知识?1樊庆堂《郸城樊林与樊敬、樊继祖堂原载《水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