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022-
202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摘编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材料二在这里讲讲我这个主张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首先要说明什么叫智慧我们常常说这个孩子聪明,那个青年机灵但聪明和机灵是说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反应比较快,比较敏捷,那是指对一般日常事物而言,比如学生学习中的课堂提问等这种智能是有方法培养锻炼的,但这类方法出不了智慧智慧是人脑更高层次的活动聪明、机灵以及所谓智力、智能都是在低层次,比智慧低一个或几个层次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还远不能用以敲开智慧的大门为什么这样讲?中国有句老话——“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还有点迟钝这是因为他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对一般问题反而不感兴趣,不愿去花心思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智慧并不仅仅是有知识,不是有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这里还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从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目前,关于人的智慧的描述和议论还有很多,但说来说去,都没有能够真正从智慧的本质上去探讨培养智慧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应该回答的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智慧是天生的吗?如果是天生的话,那小娃娃就能有智慧了,这在历史上还没有记载智慧是神授的吗?我们也不信这种鬼话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唯心主义,只能搞唯物主义,而且是辩证唯物主义人的主观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客观世界,掌握了解客观规律人又可以主观能动地影响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立场第二步要回答的是用什么观点我在这里建议用系统科学这个现代化的观点智慧作为现象,不可能是孤立于一切事物之外的,它也一定是与其他事物有关联的智慧要靠知识,特别是活的而不是死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智慧与知识的体系,即系统化了的、有合理结构的人类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问题推向什么是系统化了的、有合理结构的人类知识我的答案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这里讲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最高概括,二是开放、不断生长发展以上所说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了人类现在所认识到的客观世界规律的全部精华,它就是智慧的泉源,而这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难道还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吗?因此结论是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摘编自钱学森《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其前提是人类通过官能在实践中不断获取感性认知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只有通过实践检验为真理的认识,才能指导我们去科学地改造世界C.人脑活动有层次高低之分,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灵等处在低层次,而智慧则处在更高的层次D.那些看上去很迟钝的人,其实大智若愚,他们不愿意去思考一般问题,但善于考虑深邃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是为了获得感性认识B.人们利用理性认识来指导实践,只要成功了,就证明这个认识就是正确的,反之就证明它是错误的C.钱学森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最高概括,具有开放性,在不断地生长发展D.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就能掌握所有的客观规律,获得智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人的认识的两次飞跃”观点的一项是()A.吃一堑,长一智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C.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D.从斗争中学习,在学习中斗争
4.如何培养学生的智慧?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5.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提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飞翔的故事李浩
①事实上,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县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的蜀国只是,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
②他不思蜀他不听蜀乐,不读和蜀有关的书籍,同时也尽可能地不近自己旧日的蜀臣,就是他们在求见自己的时候,安乐县公也总是寻找理由推脱;就是见了,他也是一副憨直、木讷的样子,只和你谈文学、绘画、吃到的食物,而且时不时冒一两句极为愚蠢的傻话“唉,我们的皇帝已经不再想他的蜀国啦”他旧日的大臣们泪流满面,大幅度地摇着自己的头
③如此过了一年,一年他装得很像,甚至连他自己在后来的时间里都相信了,他本是不思蜀的,他已经安于现在的境遇真正地安乐了起来,他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木头是的,他的脑袋里塞满了木头,在晚年,身躯肥胖、走起路来总爱气喘吁吁的刘禅迷上了根雕,他带着自己的仆人、侍卫和乐师一起漫山遍野地寻找,寻找各式可以雕刻的树根,然后将它们拉回自己的安乐县公府“你们看,你们看!”刘禅一副天真而欢乐的样子,“它们多棒!我今天一定能吃掉三个馒头!”
④就在他沉迷根雕的那段时间里,强大的曹魏王朝急速崩塌,此时的皇帝已是司马炎,不过,这一巨大的变化对他刘禅的影响却是微小的,不过是侍卫、仆人和乐师更换了几个人而已新来的侍卫与仆人继续跟着他上山挖树根,继续把那些废弃的雕塑送进灶膛已经这么多年,没有人真正地注意到刘禅的生活,包括他的那些自顾不暇的旧臣们
⑤说无人注意似乎也有点儿不妥,这一日,一位名重京城的道士受武帝司马炎之托前来探望刘禅,刘禅自然不敢怠慢他端出了好茶,点燃了府里面最昂贵的香,并兴致勃勃地领着道士参观了他的收藏室气喘吁吁的刘禅走得很快,他总是急于知道这位道上的看法“先生,你看你看,这个是不是好?我告诉你,我还有好的!把它弄到这样,我可费劲啦!先生你看看,你再仔细地看看……”
⑥周围并无耳目道上还是坐下来,用手里的拂尘轻轻地把椅子上的尘土擦拭了一下,然后盯着刘禅的眼睛“安乐县公啊,你还是百密一疏,你知道自己疏在了哪儿吗?道土用拂尘在空中扫了一下,“你所雕出的,都是鸟各种的鸟它们当然透露了你的心思”
⑦“什么心思?我不明白,请先生明示”
⑧道士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喝下了刘禅亲手奉上的茶“味道并没你说得那么好唉”临走的时候,道上悄悄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没事的时候,安乐县公可以浏览一下或许有些用处”
⑨“我不看”刘禅气喘吁吁地摇头,“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我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儿,我就是不爱看书……”⑩书还是被留了下来刘禅在道士走后不久,便坐在角落里一个人专心地看起来刘禅的晚年,在完成他的根雕和对这本没有记载的书的阅读中度过后来,他更老了,即使不去爬山单单坐在床上就忍不住气喘吁吁,根雕的嗜好也就停了下来但他还是习惯躲进自己的收藏室,一遍遍抚摸自己雕成的鸟它们的翅膀都是张开的,尽管刘禅的雕工实在难以恭维,但每个看到这些根雕的人都能看得清楚,他雕的是正在飞翔的鸟⑪尽管安乐公府后面的波涛汹涌始终未曾对刘禅的生活有太多波及,但,他的最后时刻还是一天天临近躺在床上不能移动的刘禅患上了一种怪病,他的皮肤似乎在慢慢地硬化并且一点点变白,他的王妃用手敲击,变硬的皮肤竟然会有敲击蛋壳那样的声响刘禅告诉王妃,在他死后先不要声张更不要下葬,就让他在床上这样躺着,他的身体会慢慢地变成一枚鸟蛋一样的东西再过上六七天,他就会在蛋壳中重生,变成一只鸟“我要,飞回我的蜀,蜀地去”⑫“您是不是在发烧,我给您倒点水来”⑬“不,我不是在说胡话你要相信我,这是真的,这也是我唯一的希望啦”“可是,您怎么会这样想……我无法理解也无法相信”⑭“你还记得前几年来过的道士吗?他送给我一本书我是按照书里说的……”刘禅说得没错儿,在他死后,他的身体慢慢地萎缩,变白,变硬,变成了一枚看上去有些硕大的鸟蛋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王妃也真的没有向外发丧,她只是说,安乐县公病得不轻,而且怕受风寒不能见人,包括侍卫和仆人都不能见她要求厨师每日做好的饭就给她送到门口,她会极为小心和精心地喂给这个病人厨师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她天•天⑯到了第七日可是蛋壳里始终没有动静一直守在一侧一眼不眨的王妃当然心急如焚,她不知道自己迎接的将是什么,她不知道,刘禅会不会真的“破壳而出”并变成一只鸟早晨,正午,黄昏一直到半夜,这枚石头一样的“蛋壳”终于有了动静,它从一处裂开一道缝来,露出了一段极像鸟的喙,带着淡淡的黄色”啊,真的是啊!”王妃自然是兴奋不已,她用更大的专注盯着,盯着这只鸟继续破壳⑰在半,蛋壳终于裂开,一只很小的雏鸟从壳里面钻出来“我的王……”王妃抚摸着雏鸟身上湿漉漉的绒毛,心里泛起一丝丝的失望它竟然这样小,这样弱它竟然,一身的绒毛,它们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看来,她还需要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将这只鸟慢慢养大才行(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暗示在众多人中,王妃是他最亲近的人,也为后文他向王妃袒露心思以及蛋化情节做铺垫B.晚年的刘禅迷上了根雕,因为只有在自己热爱的根雕中,他才能忘却囚禁的痛苦和对故国的思念C.“味道并没你说得那么好唉”道土对刘禅茶叶味道的否定,表现了他对刘禅自我满足生活状态的失望D.司马炎做皇帝后,新派了侍卫与仆人陪他上山挖树根,还派了名重京城的道士前来探望,这都可以看出新的统治者比以前的更加仁慈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士探望刘禅故事虽小,但却一波三折、层层推进,也为下文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作了铺垫
8.“习惯躲进收藏室,一遍遍抚摸自己雕成的鸟”,通过对刘禅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刘禅表面虽沉迷根雕,实际却时刻不忘回到蜀地C.结尾蛋壳裂开,一只鸟钻出壳,“它竟然,一身的绒毛,它们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揭示了刘禅内心没有做好飞翔准备的矛盾,令人深思D.刘禅在一年又一年的囚禁中“装得很像”,表明刘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突出了刘禅多疑敏感的性格特点
3.文中多处(划横线)使用时间词一词一停顿,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4.著名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强大的虚构产生真实”,你如何理解小说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日“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太傅日“请入,图之”居之有间,樊於期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日“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日“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日“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日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日:・“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日“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日“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左右无人,避席而请日“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矣”太子日“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日“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日“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笑日“诺”光偻行见荆轲,日“光与子相善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日“谨奉教”田光日“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而今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遂自到而死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日“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日“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必得所愿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惟荆卿留意焉”后荆轲刺秦,事不就,为秦所杀秦大怒燕,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燕蓟城五岁而卒灭燕国秦兼天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新句,正确的一项是()A.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B.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C.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D.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幸而图之”与“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图”字含义相同B.“因太傅”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句中的“因”字含义相同C.“乃造焉”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两句中的“造”含义不同D.“足下”是称对方的敬词在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以用“足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国将要吞并六国,此时,燕国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太子丹多方求助,最终决定铤而走险B.樊於期因贫穷逃亡到燕,鞫武力陈收留樊於期的危害,并建议让他入匈奴,但丹没有听从C.太子对田光十分恭敬,但田光因身体原因而不能亲自效忠国家,于是就力荐荆轲为太子出力D.荆轲刺秦激怒秦王,于是秦国出兵攻陷燕国蓟城,五年后,秦国灭掉了燕国,最终统一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矣
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必得所愿
5.文中田光最终自刎而死,请简述其原因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塞上曲
①李白大汉无中策
②,匈奴犯渭桥五原
③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
④落汉家,妇女无华色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注】
①贞观
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出征平定突厥离叛,建立煌煌武功
②中策:中等之策
③唐郡名,在今陕西,颉利可汗曾于五原北设置军队,骚扰边境
④山名,因产燕支草得名此草可作染料,匈奴妇女用以化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先写汉武帝的历史典故,借汉喻唐,描绘出大汉无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场景,形容战况非常危急,为下文作铺垫B.诗中“绿”字以色彩渲染出五原的秋草丰茂,“骄”字既承接上句直写胡马壮硕,也展现出匈奴骄恣难制之态,用词精妙而自然C.结尾四句描写了击退匈奴后,百姓安乐,沙漠边关再无战事一片平静的场景,表达出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与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祝愿D.本诗与《燕歌行并序》均为边塞诗,描写了边关战事,充溢着边塞秋景萧煞悲凉之意,都慨叹了征战之苦,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2.后人称赞这首诗有“迅猛阔大的气势”,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曹操巧妙引用《诗经》中“,两句,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贤才的心情2白居易《琵琶行》中,当琵琶女以“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动人心魄的演奏后,“,二句以景结情,传达出丰富的“不尽之意3月,古今文人最钟情的意象之一,如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是说人生如月,时而圆、时而缺,但归根究底始终是周而复始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意蕴极其丰美,叶朗教授认为,《红楼梦》的意蕴大致可以分析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红搂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是它的悲剧性《红楼梦》的悲剧性不简单在
①,也并不只在于四大家族衰亡的悲剧,还在于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悲剧曹雪芹的审美理想是从汤显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其核心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追求人性解放汤显祖讲的“情”一方面和“理”(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相对立,一方面和“法”(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社会习惯)相对立他认为“情”是人生而有之的人性,它有自己的存在价值,
(2)o第三个层面,是它处处渗透着作家对整个人生深刻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生(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一是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
③,而宇宙是无限的与此相联系的,是人的命运《红楼梦》中渗透着对人的有限生命和人的命运的最深沉的伤感,它像一声悠长的叹息,使小说弥漫着浓郁的诗意1,下列句子中的括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括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草拟了《关于职高语文教材编写的思考与设想》(以下简称《思考与设想》)B.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C.中国哲学中的“空”不是“万境归空(空白虚无)”,而是“空(万物的源泉)纳万境”D.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入选非遗成功,证明了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特殊魅力,体现了中华文明重要的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茶和天下”的文化,“清力争和雅”的理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茶文化
①,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一茶多品,一茶多技,一茶多用制茶师能
②,根据当地风土使用多种工具,运用各样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不同色香味形满足多种需求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又能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方水土养一方茶,放眼祖国大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华南沿海,10多个省市都有
③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艳,香飘人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斟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茶与国人相伴几千年,行走全世界数万里《神农本草经》《茶经》中的确切记载,让我们找到了“中国茶”的文化源头;苏轼等文人墨客为其留下的名篇佳优让我们铭记二史国茶”的流光溢彩;新时代以茶赋能发展2让我们感知致富茶、幸福茶的生生不息一杯“中国茶”氤鼠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必将为世界更多人民认可,为共创多彩文明带来更多启发和可能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简要分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面对生活中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有人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巧妙的心思来应付针对这种现象,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消极懈怠的生活态度和社会风气,值得反思;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在繁重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下,这是一种耗费精力较少又相对得体的做法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