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曹冲称象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教学重难点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测量工具“秤”导语同学们,看,这是哪里呀?(课件出示菜场、超市的人员给顾客称东西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秤”)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物品你同妈妈去菜场买菜,去超市买水果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用秤称一下重量我们如今使用的大都是电子秤,但是在电子秤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我们延续了数千年的称重工具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图(出示一杆秤的图片)预设课件出示关于秤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秤杆、秤坨”等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秤”
2.出示谜语并猜出谜底,板书课题,导入本课学习这四条大腿粗又圆,两把长刀硬又尖全身披挂银盔甲,后面甩根细皮鞭(谜位聪明机智的孩子,会被他的聪明所折服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力图让“趣”贯穿始终,让学生乐在其中,思在其中,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我教后的几点反思优点
一、我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开发学习资源,营造了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生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二、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让他们从感兴趣的话题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把课文学习作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课文伊始,从曹操的良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让同学们到课文里找一找当同学们对曹操的表情产生兴趣后,我有效的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满怀兴致的朗读课文,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三、课堂上我尽可能把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达到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
四、我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的说,进而有条理地说,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借助动画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明,帮助学生弄懂大象FLASH的重量是怎样称出来的,有效的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不足之处:“奇思妙想”“有计可施”环节的设计,没有更好的发散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勤于动脑、富于联想,用智慧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引导及时,相信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会及时闪现,个个都会成为“智慧星”改进措施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为学习材料,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底大象1板书课题曹冲称象学生齐读,提出质疑预设曹冲为什么要称象?他是怎么称象的?2认识“曹”和“称”字“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禾”,右边旦“『,,7E小o3区分“秤”与“称”字,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的区别指导“称”与“秤”是一对字音相近的生字,且字形中都有禾木旁,学生容易混淆误读可以让学生通过组词、看图的方式,在语境中加深印象,巩固读音4简单了解曹操和曹冲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冲196-208字仓舒,东汉末年人,曹操之子,从小聪明仁爱,深受曹操喜爱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主读文,探究识字1学生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用部首查字法查不认识的字,查出后多读几遍2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2.读下列词语,读准加拼音的汉字z hd ng1i an gcaocheng guanyilun重量曹冲称象官员议论zud suikanxian tingdi做法岁月砍树画线彳亭止到底zhu ganchengzhan chuanran gen柱子一杆秤站立船只然后四根
3.汇报交流识记生字情况1用各种识字方法识字
①同偏旁的字木字旁“根”“柱”“杆”课件出示树根、柱子、木质栏杆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木字旁识记生字注意“杆”是个多音字,在“枪杆、一杆秤、杠杆里读n,在“旗杆、栏杆、标杆”里读9dn言字旁“议”“论”课件播放学生课堂小组讨论的小视频,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再现理解“议论”的含义这两个字的意思相近,构成词语“议论”,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②加一加、减一减识字砍=石+欠员=口+贝柱=木+主称=秤-平+尔站=立+占岁=山+夕止=正杆=秆-禾+木
③比一比识字“重”和“量”这是一组字形相近的生字,两个字中都有“里”字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④字谜识字“上”多一竖(止)
(2)交流其他识字方法
4.出示生字,学生以开火车读、同桌赛读、小组赛读、等多种方式认读生字指导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学生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底]半包围结构,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小,斜钩要拉长一些,写得舒展最后一笔点不能漏写[站]立字旁的提要写得短,右下边的“口”要写得稍大一些[船]舟字旁的提要写得短,注意右边不出头右边的竖弯不带钩[然]四点的大小位置要注意,拉开适当的间距,首尾两点稍大一些,右上“犬”字的最后一点不能漏写
(2)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教师提醒学生在写字时要正确握笔,姿势正确,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预设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应多渠道、多方式地引导学生写字、识字、学词,使识字、写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把学生牵引到学习状态以后,教师还要巧妙地过渡到写字教学中,如生字记得牢,肯定也能写得工整、端正;请你当当小老师,提醒提醒大家怎样才能把字写得工整、端正,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自由读课文过渡曹冲为什么要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曹冲用什么方法称象?同学们在上课前提出的问题,都是我们读课文要弄懂的重要问题下面请大家轻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2.学生交流读书情况,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故事中有曹操、曹冲、官员们这些人物)
3.教师引导,教学生初步认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过渡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一般来说,一个故事都有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起因;再就是故事发展的经过,也就是过程;最后是故事的结果同学们已经将课文读过几遍了,那现在能和老师一起分一分吗?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
1、2自然段,写称象的一一(生答起因);第二部分是第
3、4自然段,写称象的一一(生答经过);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写称象的一一(生答结果)
4.学习第
1、2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首先啊,我们要来看看故事的起因,大象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称象呢?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大象是哪里来的?有哪些人去看大象?(大象是别人送给曹操的;看大象的人有曹操、曹冲和官员们)
(2)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学生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3)交流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出示句子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①思考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的?(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②学生画一画大象的样子,教师课件出示大象的各种图片,感受大象的身子像墙,腿像柱子
③指导朗读“又高又大”要重读,表现大象的特点
④教师引导“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请你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大象的耳朵、鼻子分别像什么—像—,—像—O4交流句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①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②理解“一边……一边……”的含义,并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预设教师可问学生官员们看象、议论象是先后进行的,还是同时进行的?学生能回答出是同时进行的,再告诉学生当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时,就可以用关联词“一边……一边……”
③课件出示下面一组句子,引导学生交流、理解“到底”的意思-大象有多重呢?Y■•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小结第2句中的“到底”表示深究的意思,说明官员们对大象的体重都非常好奇,表达效果比第1句好
④学生讨论当时的场面应该是怎样的,小组合作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当时的场面应该是非常热闹的,官员们交头接耳地议论大象的体型、重量,既吃惊,又好奇小结这么一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官员们十分好奇他们的议论被曹操听到了,于是他让大家想出称象的办法,大家想出来了吗?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本课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的西•-•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过渡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知道了大概内容,学习了生字词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词语)曹冲称象官员议论重量砍树画线停止到底岁月站立船只果然四根柱子一杆大秤
2.读读语段,指名写出生字,教师点评七十多s ui的王大爷划着小c hu an,靠岸卖莲蓬他z han在船头,大声吆喝着“卖莲蓬啰,刚刚采摘的嫩莲蓬!”岸边的一棵大树di下,有人正在乘凉,听到吆喝声走了过来,挑了一些莲蓬王大爷拿出一gin cheng,仔细地c hong了c heng,rdn后告诉顾客“这些莲蓬有两斤,就收你15块钱吧!”
3.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并说一说为什么要称象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曹操得到了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很好奇,我们也很好奇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看看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一)看看官员们的笨办法
1.教师范读第3自然段,学生们一边听,一边想官员们的称象办法是什么?
2.4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指导曹操的话,要带着疑问的语气来读;官员的第一句话,要用肯定的语气来读;官员的第二句话,要用反问的语气来读;最后一句中的“直摇头”要重读,说明曹操很不赞同官员们的办法
3.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样的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官员们的办法是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称象这个办法不可行,一方面,需要先造大秤,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即使有了大秤,也没人能提得起来(板书官员们一一造大秤)
4.请一个小组分角色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其他学生点评他们演得好不好
(二)看看曹冲的妙办法过渡官员们砍大树做秤杆来称象的办法不行,曹冲的办法呢?我们来看一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反复地多读几遍,直到熟练为止出示一组句子进行对比,学生读一读,体会情感、语气上的区别「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L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预设教师可以试着故意问一名同学“你今年几岁?”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回答“哦,你才八岁”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才”是什么意思呢?可见“才”能加强语气,这里的“才”显示出了学生的年龄小而课文中的“才”也突出了曹冲的年龄之小,略带惊讶、夸赞的语气
2.结合课后题第二题讨论曹冲称象分为几步完成?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分为四步再……然后……)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曹冲称象的步骤,学生交流
(1)步骤赶象上船一一在船舷上画线一一赶象上岸装石头,船身下沉至画线处一一称出石头的重量预设描述时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动词,如“赶、画、装、称”等可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再说说称象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说说图上描绘的是称象的哪一个步骤把大象()到船上,看船身下()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一条线再把大家()上岸,往船上()石头,()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交流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
4.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称象的过程之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在语境中巩固生字“线”和“止”,再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提示说话时可用上“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
(三)称象结果
1.对比学习看看曹操的不同反应,说说哪个方法好
(1)在文中找出曹操面对不同方法的反应,读一读,注意朗读语气还可以分角色演一演当时的情景
①曹操听了直摇头
②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预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直”“微笑”来体会曹操的态度理解“直”时,可让学生试着把“直”换成其他词语,想象曹操不停摇头的神情,可见他非常不赞同官员们的想法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出曹操对官员们办法的不满意,对曹冲办法的欣赏和赞同
(2)把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对比来看,说说自己的看法示例曹冲的办法要好得多一是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毫发无损这足以说明曹冲才智过人
2.提问哪句话表明曹冲的办法有用?(最后一句话)“果然”有什么效果?(证明曹冲的办法切实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更突出了曹冲的聪明)结合全文,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拓展延伸,思维创新
1.当堂做实验,验证曹冲的办法(机动,有条件的可以做)一名学生说称象步骤,另一名学生现场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课前先准备好装水的盆、小木船、玩具象、小石块、秤、笔等,让一名学生根据曹冲的办法来说怎么做,另一名学生根据说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步骤
①将玩具象放在水中的小木船上一
②沿着水面在小木船上画线一
③拿出玩具象,往小木船上装小石块让小木船下沉到画线处一
④取出小石块,用秤称其重量
2.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在古时候有限的条件下,你们还有更好的称象方法吗?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思考新方法,也可以完善曹冲的方法过渡曹冲才七岁就这么聪明,你们也跟他年纪差不多,大家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既简便又不伤害大象预设
(1)创新的方法
①课件展示学生们玩的游戏(滑滑梯、荡秋千、玩跷跷板等),引导学生想一想,能否因此受到启发
②可以用“跷跷板”的方法称象找一块巨大的木板或石板,做一个类似跷跷板的工具,一边让大象站上去,在另一边放上石头,等跷跷板完全平衡时就可以称石头的重量了(其他学生可质疑大象重量太大,如何找那么坚固而大的木板或石板?另外,如何保证大象能乖乖地站在木板或石板上?)
(2)改进的方法
①想一想曹冲称象的过程中哪个步骤可以改进?
②讨论交流,设计多种改进方法,如将石头换成人,这样不用搬石头,可节省人力(其他学生可质疑称石头的秤比较好找,但能称人的重量的秤不好找,这是不是又制造了一个麻烦?)
3.学生交流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小结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勤思考,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板书会观察爱动脑)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L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内容小结七岁的曹冲竟然想出了许多大人都想不出来的好主意,可真聪明啊!其实,曹冲的聪明,在于他平时留心观察、善于动脑生活中,我们遇到难题时,是不是偶尔也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那些火花啊,可不是凭空产生的,非得我们勤加思考不可希望大家都能像曹冲一样,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今天的知识大家都掌握了吗?让我们一起读一首小诗,巩固一些字词,回顾一下方法吧!身体像堵墙,腿像四根柱站在大象前,官员来议论到底有多重?砍树做秤杆谁能提得动?七岁曹冲解先赶象上船,画上吃水线再赶象上岸,用船来做秤装石到线止,称石知象重照着说法做,果然知重量学习小曹冲,勤想又敢说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板书设计砍大树、「以船代秤造大秤[官员PK曹冲〈谁提得起,〔以石代象课后反思《曹冲称象》是一篇老课文了,学过文章的学生都会身深深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