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业诵读默写板书设计《己亥杂诗》-一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课后反思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时,我采用的古诗教学方法是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想象意境,感悟诗情课前我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整首诗,我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设计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我还是以这一个“悲”,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如”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时,学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所以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因为陆游的爱国,他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对儿子千叮万嘱,我们的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叮嘱中,一次又一次的抒发陆游爱国感慨的朗读中结束教学本课后,我也发现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过于简单,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其次,学生对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思想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书中的诗句,还有当时的历史事件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延伸时,我虽多方引导,但学生联系实际、自身谈现在学习这首诗的意义时,部分学生的回答不能令人满意如能联系当前国家形势谈出爱国主义对与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中心就会得到再一次升华还有,我对多媒体教学的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畅进行已亥杂诗教学反思我首先表扬了预习做得较好的学生,敷衍了事的也让组长当即扣了10分接下来我宣布今天我们将请两个小组全过程展示学习古诗的过程,从介绍诗人、作诗背景到读诗、解读诗的含义,再到体会是表达的思想感情、多音字的组词板书等环节都要有条不紊地体现出来其他组则认真倾听,可以给予补充展示的好小组每人加10分,认真听的小组每人加5分;反之则扣分下面先给你们几分钟准备,做分工合作的协调”任务明确后,各小组立即开始了积极地准备我也是下位巡视,只见每组的组长都在分工分任务,谁读谁讲都很那么一回事对个别组我进行了指导最后,我请举手人数最多的小组展示其实每个组都想展示呢我不得不说明以后请没有展示的组展示结果是这节课只展示了一个组,整个环节全都到位之后请其他组补充纠正同学们关注了〃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读音在大家有争议的之后,我给了结论,读第一声还有就是对第一行诗“秦时明月汉时关”的理解,我也给了说明,是说”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并且引导学生想象这些是没有变的,但变了的是什么是人对这批战士战死了,又换了另一批战士所以说万里长征人为还”呀!还有就是对不教的理解是不让,不允许的意思题临安邸课后反思教学反思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一个难点一首古诗只有几十个字,而且又多了一层语言障碍、时代隔膜,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理解透诗中的意境确实很难怎样让古诗教学更有效?经历了本次“雨花杯赛课,笔者对古诗教学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下面就《题临安邸》一诗教学谈一谈
一、凭借注释,理解诗意《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提到,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在于考察学生能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怎样落实这一课标要求?教学《题临安邸》时,笔者根据课标精神,结合六年级学生对古诗文理解有一定基础的特点在课初就提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然后,借助老师给的注释(因为事先不能和学生有任何接触,所以不便要求学生带工具书),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以举手问老师」以此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习惯和能力从课堂效果来看,六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借助注释正确理解古诗大意”
二、补充资料,引起共鸣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古诗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字词的字面理解上,还应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古诗中蕴涵的深刻情感,想象到古诗的丰富画面但是,由于古诗的内容高度凝炼,情感含蓄深邃,加上年代久远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学生接触古诗文不多,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怎样进行突破?教学《题临安邸》一诗,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课前搜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背景资料(由于不能事先布置学生预习,所以由老师代为搜集,经过整合,然后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背景资料,感知古诗的写作背景,为感受古诗的深刻内涵奠定基础
2.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交流背景资料,感受当时社会金兵横行,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悲惨现实,结合南宋爰国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所反映的场景,配以音乐的渲染和老师激情的介绍,让学生充分感受在金人占领区生活的宋朝人民,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的凄凉,和他们无日不在盼望南宋王朝收复失地,拯救百姓的迫切正在学生移情于北方百姓那无助的悲凉之时,随即引导学生质疑南宋王朝的统治者们到底在干什么?此时,再来品读《题临安邸》,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三、抓住诗眼”,品读情感古典诗词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往往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凝于作品中的一字、一词或一句之中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我们抓住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往往是诗词之眼——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促使学生沿着这个方向作更深、更广的思考、联想,从而深刻体会诗词中蕴涵的情感内涵《题临安邸》这首诗中,一个醉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可谓精妙无比教学《题临安邸》时,笔者紧密围绕醉,以南宋王朝的统治者们到底在干什么?为线索,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南宋王朝统治者们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自上而下、醉生梦死的淫靡生活场景;通过交流感受南宋朝廷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腐败无能、昏庸无耻;品读通过感受诗歌蕴涵的油然而生的悲愤之情和诗人一颗忧国忧民的爰国之心课堂上,学生想象丰富,感受深刻,诵读更是慷慨激昂一个醉字,让学生走进了诗歌的内涵,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四、反复吟诵,读中感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手段,依靠充分诵读,能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以至心领神会,通达悟的境界总之,古诗文是一种芬芳的精神食粮,古诗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如何高效进行古诗文教学,还有很多待于我努力学习和探索3分钟后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1、自学质疑自由读古诗
2、合作释疑小组内互读,正音
3、展示评价指名读诗句,正音,相机评价引导
4、巩固深化齐读诗句
三、自学自导1借助书后的注释或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在书上批注,圈划,并认真思考,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2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分享你的学习收获,说说诗句的意思,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5分钟后我展示
1、自学质疑生读诗,思考
2、合作释疑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难,说诗意
3、展示评价1指名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并小结每句诗的意思2结合学生体会的感情指导朗读指名朗读,点拨读诗方法,注意指导读出
一、二句的“悲”,
三、四句的“激昂”3体验感情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哪个字?板书悲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九州同”是怎样的景象呢?教师描述画面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了城门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陆游在世时看到的九州是与此截然不同的景象他看到的九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学生想象说话小结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陆游看到的一一一个被侵略者糟蹋的满目疮痍的九州啊!多媒体出示资料介绍南宋和北宋的国土面积对比及遭受战乱的惨况4巩固深化
①学生感情诵读全诗
②小结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配乐背诵)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读这首诗,理解此诗并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异时间,地点同国家统一的愿望)
3、读这首诗最让人心痛的是那个字?(“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总结
(1)师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报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他的绝笔诗一一《示儿》,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崇敬吧(再次朗读)
(2)课堂小结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加,真挚感人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和同学交流课后搜集到的边塞诗板书设计示儿死去无知万事空,国不统一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王师北定中原日,至死不变家祭无忘告乃翁收复失地题临安邸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两首诗的意思
2、在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会认、写课后要求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5.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教学重点会认写课后要求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理解本诗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情境课文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掌握诗歌大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二、自学诗意,感受诗境
1、了解诗题
2、根据注释,利用收集的资料,自学理解诗意四人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1质疑,提出解释不清或不顺的词、句2交流,说说这两首诗的诗意3随机引入,展开想象关于《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1、你知道汴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吗
2、指名朗读《题临安邸》
3、“暖风熏得游人醉”,你能看到那游人中有哪些人吗?你能看到他们在干些什么吗
三、诵读想象,体悟诗情
1、充分地、饱含深情地朗读两首诗,想象你在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
2、交流将两首诗所勾勒的画面相互交织起来,形成对比教师随机点拨,将情感引向深入(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一一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一一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一一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①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被南宋统治者们抛弃的人民)
②南宋王朝的当权贵族们在小小的临安城中住了一年又一年,年年月月西湖上游船不断、歌舞不绝;沦陷区的老百姓在侵略者的铁骑之下苦苦挣扎了一年又一年,分分秒秒几乎将眼泪流干他们还挣扎着,是因为他们的心底还有一丝期盼,期盼有朝一日能望见南宋军队的旗帜在南边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
③补充陆游《示儿》过渡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④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
四、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示儿》、《题临安邸》比较《示儿》《题临安邸》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两首诗都有盼望南宋重振雄风,收复失地,恢复大好河山的期待,立意相同,但表达的方式不同不同1《示儿》是以“悲”写情,诗人在临终时还在关心着国家的统一,希望儿子在家祭的时候把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2《题临安邸》以“怒”写情,通过对统治者沉迷于骄奢淫逸的生活,无所作加讽刺,表达渴望国家统一的感情
2.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歌?和同学们分享交流课堂小结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古诗,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在讽刺的语言中,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激愤之情板书题临安邸权贵醉生梦死林升忧国忧民己亥杂诗教学目标
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4.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5.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的板书己亥杂诗
2.题解(出示课件18)“己亥”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9)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幻,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出示课件20)
1.自由读诗
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21)
2.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后,大家共同研究
3.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4.汇报交流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出示课件22)
1.指导诵读
2.赏析第
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写出了都是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3.赏析第
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示课件23)⑴“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清朝的死板、单
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⑵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着未来(出示课件24)
4.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出示课件25)
5.感悟写作方法“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四、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还有很多首,下面我们来看看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