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望月有感*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郭弟妹时难年荒世、也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浮梁大兄的长兄白幼文,贞元
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下邦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羁旅漂泊流浪寥落荒芜零落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乡心思亲恋乡之心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卜・邦的弟弟妹妹们看战乱灾荒祖先产业荡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乡各西东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逃亡途中骨肉同胞流落离散顾影自怜好象离群的旅雁,行踪不定酷似无根的秋蓬同看明月,分散的亲人都会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情感深受战乱之苦,对兄弟姐妹的怀念章台夜思•*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注释章台印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五弦弦乐器,这里指乐声清瑟,即凄清的瑟声遥夜长夜连下两句是说,凄清的瑟声,在长夜发出哀怨的音调;而伴随这哀怨乐曲的,又是秋夜悲鸣的风雨声楚角楚地吹的号角其声悲凉下落下这句是说,残月从章台落下去了,即天快亮了芳草这里指春光已云暮已经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云助词,有“又”义这句是借春光的消歌喻指自己年华已逝殊竟,尚未来还没来乡书指家书,家信不可寄是说无法寄雁又南回因雁是候鸟,秋天从此南来,春天又飞往北方古时有雁足寄书的传说,事书《汉书・传》连上两句是说,我写的家书,已无法寄回去了,因秋雁南回,无雁可托译文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情感怀人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