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观沧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准确朗读并默写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德育目标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诵读;引导学牛.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课所选的诗歌,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学习《观沧海》,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情,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前面我们学习了四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后一首《观沧海》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1.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曹操(155一—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糠慨悲壮见称汉献帝建安十二年
(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初读课文⑴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自由朗读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①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4.品味分析诗歌
5.合作探窕A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B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C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活动设计】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有教师点拨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一一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一一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文.
四、布置作业
1.课堂练习(见课件)
2.背诵并默写诗歌《观沧海》
3.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
(二)
五、板书设计时间秋现沧海地点碣石山曹操(水澹澹洪波辣峙)山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U仿佛在海中运行出没远眺近加!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