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观点;
2、学习联系实际理解文本的方法;
3、争做勇担责任的快乐人课时一课时
一、课题释疑理内容导入昨天老师有让大家预习一篇课文是?(《最苦与最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最苦与最乐》
1、课文标题有什么特点?(并列短语、两个词语之间意思相反……)
2、这样的标题好吗?(引人注目、能够引起读者对内容的思考……)
3、改个标题行不行?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我们将这个题目改为“乐从苦中来”,行不行?(文章并不是写苦与乐的关系的)那就改成“苦与乐”,可以吧?(也不行,改后的题目太宽泛了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苦与乐的典型情况,也就是“最苦”和“最乐”的事)
4、作者认为最苦与最乐的事到底是什么呢?明确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最乐的事是尽了责任你怎么知道的呢?文中能找到证据吗?明确
1、第1段写到“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第4段写到“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5、看来最苦与最乐的事都与什么有关系(责任)(板书未尽一一责任一一摄苦;尽了一责任一一最乐)
6、调换题目顺序行不行?看来题目不能改了,改了与文章内容不太相符那将题目调换顺序为“最乐与最苦”,总可以吧?(不能改,因为文章的顺序是先写最苦,后写最乐)除了顺序外,还有其他原因吗?(先苦后甜,先写苦,再写乐,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这种“最苦”,一般人不容易体会,放在前面写引人注意)
7、梳理文章结构俗话说,快乐易写,痛苦难描,所以作者将“最苦”先写,重点写那文章到底哪些地方写“最苦”,哪些地方写“最乐”呢?明确第1一3段写最苦,第4段写最乐第
5、6两段是在写什么呢?明确5—6段进一步论述人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不能逃避这与课题有关系吗?(深化中心,道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文本解读触心灵通过对文题的解读,我们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但是这不算读懂了课文真正读懂课文还得走进作者的思想,走进作者的情感,从文中读出自己的影子来怎么读出自己的影子来呢?比如老师读第6段的“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这句话,就想到我今天上这节课,这么多老师来听课,给了我压力,我就有了一种责任要是我推掉这节课,身体可能会轻松些,但是我就会担心别人会有不好的评价,这种良心的不安,我可能就会背负一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但要是今天的课老师们和同学们都觉得还不错,我想我也会快乐好长时间所谓读出自己的影子,就是把自己放到文中,和作者感情共鸣,和作者思想碰撞,就是边读书边想文中所说的有没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准某一处细细品味,看是否能读出自己的影子,待会我们一起来分享(生活动后讨论交流,再分享展示,教师适当做点评)参考“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儿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答应人做一件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通过交流,我想大家应该形成了共识,大家一起说说,最苦的事是一一生(众)未尽责任最乐的事是一一生(众)尽了责任过渡作者梁启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大道理说得入情入理,让我们感同身受,他作为近代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也身肩重任
三、你说我说明责任(出示梁启超PPT)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责任究竟有些什么呢?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等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他们把这种等待化为了一种责任;晚上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服务当成了一种责任;周末早上,他们又把洗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了吗参考:责任是一笔不苟地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责任是每节课上回应着老师的指导积极地思考,责任还是每一次考试考出满意的分数责任是早晨离开家时给父母一个平安的承诺,责任是每天回到家里给父母一个感激的微笑,责任还是懂得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过渡不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责任,让我们一起来看
四、升华主题结束语(PPT展示)正是他们的尽责才保证了家庭的安宁,才维护了国家的和平,才构建了社会的和谐让我们像他们一样,勇敢地承担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让我们在尽责的同时感受人生的最乐吧!(灵活性设计:《为了谁》MTV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