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16《诫子书》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诸葛亮)及成语“舌战群儒”,学生自行讲解成语的内容引出人物一一诸葛亮
2.让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诸葛亮的了解,说说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评价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预设草船借箭、空城计、赤壁之战……预设神机妙算、聪明、忠心耿耿……教师过渡同学们对诸葛亮都有所了解,那我们在一起来再来看看他的一些基本信息
3.介绍诸葛亮(出示ppt)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代表作是《出师表》《诫子书》等
4.教师讲解,引出课题这样一位优秀的人物,必定会被后人所铭记陆游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不仅是文人笔下的忠臣形象,他更是后人眼中智慧的化身不仅如此,他还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影响着后人,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诫子书》(教师板书课题诫子书)
5.让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预设“诫子书”就是告诫、劝诫儿子的书信提示“诫”是告诫、劝诫,“子”是“儿子”的意思,“书”就是“书信二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并过渡诸葛亮是在54岁逝世的,他在逝世之前写了一段话给他年幼的儿子诸葛瞻,而这段话就成了诸葛家族的祖训,也成为指导历代莘莘学子修身养性的名篇那这一篇告诫儿子的书信中到底写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掌握节奏
1.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课文请同学起来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得完全正确,咱们就一起给他竖一个大拇指,如果有不足之处,可以举手帮助他纠正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夫、淫、遂”的读音过渡读得非常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准确,给你点个赞!但是咱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不仅要读通顺,也要注意节奏的把握接下来请孩子们在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节奏划分
2.全班交流节奏划分(教师相机提示划分节奏应结合文章意思)
3.教师播放朗读语音或视频,出示正确的节奏划分,学生边听边对照着检查自己的节奏划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学生再次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有节奏
三、再读课文,了解意思教师过渡这段话是诸葛亮在逝世前留给儿子的话语,成为了诸葛家族的祖训,也是后代学子修身养德的名篇那那段话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
1.教师给出补充的词语意思,学生小组合作翻译文章内容(提示学生要学会批注,并复习翻译方法六字口诀、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
2.教师指导重点难字词的意思,学生一句一句抢答句子意思提示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要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静心思考就没办法达成远大目标学习需要静心,有才华就需要学习,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无法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的飞逝而增长,意志随同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最后只能凋零枯落,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陋室,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3.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说翻译,学生找原文
4.活动探究,理解课文(可伴随古筝优雅的乐声)学生找出与以下几个字含有相同意思和字形的成语,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淡泊志日去)提示要先明确这几个字词的意思,再找出意思相同的成语淡泊内心平淡,不慕荣利淡泊明志、淡泊名利志志向志同道合、众志成城、励精图治、胸怀大志、宏图大志、志存高远日岁月日月如梭去消失春去秋来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预设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过渡在这句话中,作者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培养自己的品德,而要修身养德首先自己要静心,因此本文是抓住哪一个字来告诫儿子呢?
2.本文抓住一个什么字来告诫儿子呢?提示静过渡那这一句话诸葛亮已经告诫儿子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那么,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有才华,也就是“成才”那作者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呢?我们一起读一下后面的一句
3.本文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1)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目的)是什么?提示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五、课后小结,作业布置
1.课后小结考察对文章的掌握提示学生关上书,教师出示没有标点符号文段,分男女生朗读,每组人读一个逗号
2.课后作业,换位思考熟读背诵课文,并思考如果你是父母,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会对•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总结我们要通过换位思考来感受诸葛亮对儿子满满的爱子之心,也通过换位思考来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培育和期望
六、板书16诫子书淡泊静成才Y立志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