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考点一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和影响»«
4.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史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发现问题:依据史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解读】史料强调了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提示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道家等学派的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董仲舒新一儒学的影响…史料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田昌
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发现问题:历史学者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史料论证、唯物史观)【解读】史料论述了董仲舒新儒学的历史影响,即所谓的“神学化”“宗教化”“教主化”提示从本质上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但从维护封建统治角度看,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统
一一、多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二、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先秦儒学汉代新儒学理论基础仁天人感应思想来源儒家儒、道、法、阴阳五行等家与统治者关系批判时政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学派地位诸子学派之一政治显学、独尊地位思想内容谈论现实问题谈论神学发展趋势充实发展,日渐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追求真理
2.联系
(1)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
(2)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考点二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探究」―儒学地位的提高―史料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祭孔的由来》发现问题:史料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并说明其原因(史料实证)【解读】史料中汉朝皇帝祭孔的礼仪越来越重,说明了孔子及儒学地位的逐渐提高提示现象孔子及儒学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原因:董仲舒更新儒学体系,建立“新儒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中央设太学,传播新儒学2探究2―儒学的教化作用―史料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
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发现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唯物史观)【解读】史料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两方面阐述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影响提示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对汉代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政治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又寸民族精神是维护统
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精神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对学术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文化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对主流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思想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