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因为情感方面的需求那么,这到底所描述的是怎样一种情感?作者认为或放写到了最后,才感觉到有一种情感来推动他自己,他在发泄那些被掩埋已久的愤怒,那种充斥着毁谤的中国的家庭和社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这一流行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赞同的但是,《雷雨》有对封建资产阶级家庭罪恶的暴露以及对封建的反对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方面第一,通过周朴园家长制专制统治,将罪恶的成本展现;第二,通过周朴园对侍萍的始乱终弃,将侍萍这个女人的不幸一生展现的淋漓尽致《北京人》则是描写曾家腐朽、没落,展现出埋葬旧生活,向新生活前进的主题主题和《雷雨》高度相近但是,这两部戏的主题还有非常明确的区别最区别的一点就是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表现的角度不同《雷雨》从表面上看,写了一个周公馆,主要是揭示《雷雨》写了堕落,以此来引出一群被迫害者的觉醒、反抗,更进一步的揭示周公馆及其所代表的阶级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灭亡《北京人》则是通过实+虚的手法结合,写了现在及过支北京人而得到表现的现在的北京人为实写单从主题思想来分析,这两部戏有相似点但也有不同之处,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曹禺的一步步突破,并也能体会到他对现实的认识也越来越具象化
(二)人物形象对比这两部戏打造了中色人物形象总体而言,剧中对于人物形象打造还是非常成功的曹禺在说到自己创作经济时也说过作为戏剧创作家,我更倾向于人物我认为,写戏就是在写人,用心去刻画人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有心,曹禺才写了这些堪称伟大的艺术经典《雷雨》中所有的悲剧来源一一周朴园,他是一个父亲、丈夫,更是主人,他冷酷、专横,要求家里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妻子、工人、仆人等都要臣服于他;同时,他也是一个伪善者,他一直保留着那个长年关着窗的屋子,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并且还依然记得她的生日可是,就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却变得严厉起来“你来干什么?”但是,他也不想这样,他在对着侍萍的感情,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真的,最后逼子认母的情节中,也有一定的真实性在曹禺笔下周朴园就是这样有着极为复杂性格、矛盾、痛苦的封建家长而在《北京人》中,愫方的形象也是曹禺倾心所打造的愫方,一个旧时代下的优秀女性她到处忍让、她悲伤且沉默着她爱上了曾文清这样的无用之人,面对种种没有希望的境遇,她也一直是顺从且忍让的,这也反映出她所承担的传统思想以及道德方面的重担,但这也是她人植物园力量和丰富人怀美的一种体现最后,她和瑞贞的出走展现出愫方性格的时代亮色,也是在这一刻,她和旧制度彻底告别
(三)戏剧冲突对比《雷雨》构思极为独特,其主线在于繁漪与周萍的戏剧冲突,在这主线下,有两条主要情节绕索一起反映深刻社会的斗争、矛盾第一,周朴园、繁漪之间的矛盾,反映封建势力的禁锢压迫和资产阶级对爱情、家庭的民主自由要求的斗争;第二,鲁侍萍、四风等同周朴园的矛盾这一矛盾反反应的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不幸的人民同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和《雷雨》戏剧冲突相比,《北京人》所展现的是另外一种样子如果说我们还可以看到繁漪和陈白露多多少少处在戏剧矛盾的贯穿线索中,《北京人》则是以曾公馆经济破落和封建阶级的精神统治破、新一代冲破牢笼三条线索,一直构成的冲突,而冲突则直接指向的是曾老太爷
(四)艺术手法比较关于《雷雨》的结构艺术,曹禺曾在《日出•跋》中说,“我很讨厌它的结构,我觉得有些太像戏了”其实,《雷雨》的戏剧结构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既然写戏,就要像戏,戏味越足越好在《雷雨》中,作者所用的结构,”是戏剧的‘锁闭式结构”,它时间集中,全部故事发生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它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它的登场人物经过极严格的选择,共八人戏在现在的危机中开头,并以现在的情节为主,把过去的情节用回顾方式渐渐透露出来,大力推动剧情快速向着高潮的方向发展这样情节紧致、集中,人物性格更有尝试,可达到极为不错的艺术效果《北京人》所追求的是一种契诃夫风格,是平淡的人生铺叙成为剧中的主要特点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作家的纠结的声音,其深刻的主题是从情节以及场景中透露出来的与《雷雨》的紧张热烈,激荡忧愤,好像有一场暴风雨即将爆发有所不同,再对两部剧的语言进行分析,其在语言上共同点是富有心灵动作性和抒情性,极具个性《雷雨》中,每一个人的似乎都怀有常常的仇宿愿,更具有语言进攻性,并且人物语言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潜台词,例如周朴园对侍萍说“鲁贵这个人不老实”,实则上是想表达“鲁贵知道这件事吗?”但在《北京人》中,人的语言极为简单,有委婉深长的抒情诗意同时,在对愫方、曾文清形象的塑造上,曹禺语言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他常常只有一至两个词或简单的话,甚至是几个语气词就可表达出人物的复杂情感以及心在的心理活动
三、结语作为一个接受过前辈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的青年,他同时也是一个接受严谨规范并且有着良好深厚国学教育的传统知识分析,显然,这令曹禺先生感到了一种分裂,从他在《北京人》中对于古老家庭的复杂情绪中可看到那种唾弃鄙视,又留恋渴望,既感到了家庭对他的窒息,又回味着家庭的温馨,欲恨不能,欲爱不得的感情《北京人》旧式家庭构成了巨大的符号,包含着旧文化的命运,个人在混合着多生因素下,如历史、文化等,在命运前都极为渺小、无力曹禺先生把这个人在文明分裂出的悲剧总结成文化的转变,并归于为旧文化对于人的生命与意志的扼杀,而同时,也体现出对这种文化的一丝不舍之情参考文献
[1]孙庆升.曹禺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106—
106.
[2]辛宪锡.曹禺的戏剧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63—
63.
[3]田本相,胡叔和.曹禺研究资料(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1.1086—
1087.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419—
419.⑸童姗,童伟民.个人话语与时代话语的消长一一论曹禺的创作道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
(5)112—
117.
[6]田本相,刘一军.苦闷的灵魂——曹禺访谈录[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⑺曹禺漕禺经典作品选日出北京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