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兼葭》【教材分析】《兼葭》整首诗以四言为主,多用押韵,重章叠句,反复咏唱,一步步把诗人的惆怅,凄婉、深沉的相思之情推向高潮案例中,我以歌曲《在水一方》和芦苇画面激情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展示出学习目标,让学生回顾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再通过解题,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赏析全诗,这四个方面分别是诗歌的音韵美、意象美、情感美和理趣美最后,在课堂检测和施航的《兼葭》歌曲中,再次让学生体味整首诗的“美”,从而达到背默的目的,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教学内容小结,布置作业,最终实现课后巩固【学情分析】疫情之下,想要保证教学质量,不仅要把知识点传授好,更要把学生管理好而线上教学,学生在上课时,到底有没有认真上课,老师无法进行有效管理或许,不自律的学生即使是看着视频,但是面对网上更具诱惑力的游戏、电影,他们也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所以警醒家长,非常时期已经开学,请跟进管理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表达习惯和理解方式都不一样,线上教学,教师无法保障自己讲解的知识能够被学生
1.注重了朗诵诗歌教学就应该是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繁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习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
2.用优美的歌曲《在水一方》设置情境,课堂气氛好,在线上课堂努力做到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体会到诗的隽水淳厚的意味
3.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4.教学方法上采用自读法、朗读法、探究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综合方式,效果不错存在的问题时间安排上有点前松后紧,在“品味诗的理趣美”和“课堂检测的环节中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不够,有点走马观花、灌输的嫌疑另外在PTT的制作中,开头的导入部分,应以影片的形式把歌曲和画面结合起来,自动循环放映,那样效果会更好,以后还要改进百分百地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课堂提问、课下作业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以此来改进教学方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好的教学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学生只看到老师扁平、单调的电子影像,只能机械地接受电脑里老师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要准确地读出诗文节奏,并理解有关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能概括出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在赏析诵默中体悟诗文中的形象和语言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能力
1.学习特征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2.学习习惯自律学生能主动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自主学习能力弱者,与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有关
3.课前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读,对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结合文下注解以及有关工具书初步落实好,再在通读中体味诗的内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接受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经》的有关文化常识,识记并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和用法;感受诗的美,提高对诗的赏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吟诵一涵咏一体会一点拨一引导一拓展”,感受诗意,积累品读诗歌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美好、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重点难点】
1.重点1了解《诗经》收集《诗经》的有关材料并识记有关知识点,《诗经的历史地位,摘录诗歌的起止范围,篇数,体制内容,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等有关文化常识,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六义”或“六诗”2赏析诗的“美”一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理趣美反复朗读中,从诗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三个方面逐一地进行引导体悟,加上PPT中自始至终的画面提示和音乐熏染,让学生在浓浓的气氛中愉快学习,在探究中达到对诗歌“美”的掌握
2.难点讲授赏诗的一般方法,在引导鼓励中,在图文并茂的PPT中激发学生对诗的感知兴趣和求知欲,再通过课外的拓展训练,学以致用,实现赏析能力的不断提高
3.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播放舒缓优美的歌曲《在水一方》视频和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指出《诗经》在中国诗坛的地位)导语刚才我们听了《在水一方》,婉转悠扬的歌声把我们带进了兼葭苍花、佳人在岸的优美意境,每当我们吟唱起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时,我们便荡气回肠,缠意绵绵;每当我们诵读起这些优美朴实的诗句时,我们便被这原始的、不经雕琢的生命和情感所震撼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诗经•兼葭》这颗古老而璀璨的明珠吧
1.说出这首歌曲的灵感从哪里来?
2.说出这首诗的出处(利用钉钉“分享窗口”功能,播放歌曲《在水一方》,集听、看、思于一体,它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章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使学生对诗意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再以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这样的导入,会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从而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解题,了解《诗经》
1.复习检查上节课所学《诗经》的有关内容,为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作铺垫
2.一两名学生回答自己对《诗经》有关内容的掌握及诗题的含义,其他学生补充
3.以PPT形式展示《诗经》的有关知识点及“兼葭”一词的含义,达到强化识记的目的
三、品读诗的音韵美
1.检查字音(一学生读需要积累的词语并解说)
2.这首诗歌在形式、字数、停顿和押韵上的特点明确诗的“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了解“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3.点名三位同学每人读一节,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4.播放名家的朗读,师生齐读、品读诗的意境美
1.积累词语的意思,让学生释译,初步感知诗的意境
2.提出问题并板书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3.请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幅淡雅的画老师再展示出为这幅画配的优美文字,并要求学生齐读
4.培养学生用情感朗读课文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五、品味诗的感情美
1.运用朗读手段分析诗歌中追求者、伊人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情感美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从中找出有关问题的语句,品味人物形象,入情入境
2.老师提问学会情感朗读课文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习惯1伊人在哪儿给追求者的感觉如何?2追求者在哪?追求者是怎样追寻伊人的?3伊人、追求者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4诗人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3.老师小结整首诗歌给人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那种凄婉而深沉的相思之情
六、品味诗的理趣美
1.追求者炽热追寻的“伊人”仅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吗?还能不能有其它的理解“伊人”到底是谁,而一千个伊人心中就会有一千个伊人一一是她是他?是知音?是恋人是贤者?是隐士?是理想、功业、品质,前途等,不一而足可见,《兼葭》不仅是一首爱情恋曲,更是一阙追求者的歌
2.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探究结果让学生的批判性反思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七、课堂检测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多少篇?《诗经》“六义”指的是什么?
2.《兼葭》中开篇点明季节的诗句是什么?
3.《兼葭》写清秋萧瑟景象(环境)的语句是什么?
4.《兼葭》中表现男子对所爱之人不畏艰难险阻的追求诗句是什么
5.《兼葭》中借交代对象与地点表现相望所爱之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情思的诗句是什么?
6.《兼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含执着炽烈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什么?(老师针对讲的内容,设计出问题,让学生作答学生独立思考,在诗中找出答案并齐声读出答案)
八、唱诵默写老师以歌曲的形式唱出诗内容,并请一位“幕后老师”再唱,把学生再次带入优美的意境中,为后面的背诵默写做准备,学生听唱、跟唱,并诵读默写全诗
九、教学小结(总结梳理本节课内容,进一步强调《诗经》的特点及对诗歌的一般赏析方法)全诗共三节,以四言为主,描写与抒情结合,以ang和i为韵,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重章叠句,反复咏叹,把主人公渴慕,惆怅和凄婉的情绪推向高潮,表现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及、深沉的相思之情
十、课外拓展(进一步加深对《兼葭》的理解,通过课下查找资料进一步明确《兼葭》的艺术地位使学生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将本节所学到的知识,方法以及情感上的体验及时地整理,归纳和运用)
1.诵读默写《兼葭》体悟诗歌内容,落实课堂内容播放音乐,在图文并茂中再次走进诗歌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自己受到诗歌魅力的重染
2.发挥想象和联想,改写《兼葭》,体味诗的魅力
3.赏析《诗经•木瓜》要求拟写一个题目并赋予赏析性的文字(通过赏析《本瓜》和改写《兼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巩固教学内容示范改写内容;让学生读对《木瓜》的赏析文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理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教学反思】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中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