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B课程编号13044918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B》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B学分2学时32(课内实验(践)随堂)建议修读学期第3-7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跨文化交际B》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的公共选修课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基础理论,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更多关注相关国家的文化,特别是通过与本族文化的对比,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以及交际的准确性,帮助他们避免交际失误,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课程目标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更体现于较全面地了解相关国家文化知识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国际前沿动态通常认为语言运用能力特指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忽视了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要求,特别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
6、
7、
8、
9、
10、
11、12)课程任务本课程以语言学习为前提,强调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对交际与语言,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的学习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反思语言学习过程,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课堂活动和案例学习,达到跨文化之间有效交流的目的,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模式和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所用学时教学重点难点实验备注学时上机课程内容要求☆△学时(周次)安排学时An Introductionto thecourse c
0.5第一周☆第一周Three KeyTerms A
1.5Case studyB
1.
50.5第二周△☆第三周Daily VerbalCommunicationI B
1.
50.5☆第四周Daily VerbalCommunication IIB
1.
50.5△Verbal CommunicationCasestudy C
1.
50.5第五周△Cultural Reflectionson Proverbs,Taboos☆第六周A
1.
50.5ExerciseDifferences inCultural ThoughtPatterns,A☆第七周A
1.
50.5Cultural PuzzlesExercise△☆第八周Nonverbal CommunicationB
1.
50.5Time Language,Space Language,Body第九周A
1.
50.5Language,Paralanguage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A☆△
1.
50.5第十周Cultural Variationsin NegotiationStyles B☆A
1.
50.5第十一周Cultural Variationsin ConductingBusiness and☆第十二周B
1.
50.5in SelectingNegotiatorsCultural Variationsin Decision-making☆第十三周B
1.
50.5ConclusionHumor Interpretationin Intercultural☆第十四周A
1.
50.5EncountersConverting Enthymemeinto Syllogism☆第十五周A
1.
50.5Locating AnalogousCultural ContextsReviewB A2第十六周(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总课时为32学时,建议课内实践(案例分析和点评)随堂进行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以个案分析为先导,知识讲解为主导,以增强学生基本技能,在具体案例分析中体会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教学方法跨文化交际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文化内涵”(case)study-culture differencesunderlyingculture values.具体步骤
1.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跨文化交际实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交际角色,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交际的有效性以及改进方案具体情景能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2.归纳文化差异基于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结合每个章节的重点总结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充分注意典型案例的选用,要求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3.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深层的心理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显性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别是由于隐性的文化元素差异而导致的案例分的基础上,让学生阐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课程还进行课内presentation,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寓教于乐
(二)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率,使用PPT模式的教案,强调教师原创性的教学演示,带给学生全新的学术信息
2.Role-play和presentation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考核重点与教学内容一致,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学生的成绩评定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估方式,评估项目与指标主要包括教师课堂记录以及学生平时表现情况和期末考试具体比例如下形成性评估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等因素)终结性评估期末考试(70%)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胡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2.《跨文化交际学基础》,Guo-Ming Chen,William J.Starosta,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3.《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4.《跨文化交际教程》,刘凤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毕继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6.《语言与文化》,邓炎昌、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
7.《跨文化交际学》,贾玉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8.《跨文化传统》,王宏印,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9.《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10.《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毕继万,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本教学大纲的编写依据的是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讨论稿)、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美国跨文化交际培训理论,并结合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工程教育认证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