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法理学教学大纲2课程编号12014003课程名称法理学2JURISPRUDENCE学分
3.5学时56课内实验践0上机0课外实践0建议修读学期3开课单位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法学系先修课程法理学1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在我校16级法学专业本科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法理学属于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作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法理学是法律科学的基石,是法学的基础理论、一般理论和方法论,统领着法学的教学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进而为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学理论素养和现代法的精神课程任务和目标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深刻认识法律的本质、特征、结构、要素、功能、作用与目的,并了解法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通过解析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理解法治治国方略的现代意义;通过对古今中外法律文化的初步认识,了解中国法律文化的独特性,进一步认识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和讨论以及课后的复习巩固,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法学理论和知识,形成法律职业思维方式,从而成为合格的法律专业人才本课程对应《法学专业本科指导性培养方案》支撑的“毕业要求是第
4、
5、
8、9项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数为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56学时,实验教学为0学时具体内容及学时安排等如下表所示教学难点学时实验上机重点课程内容备注要求A安排学时学时☆第三编法的起源与发展1600第十三章法的历史B☆讲授教学重点难点学时实验上机课程内容备注要求(☆)(A)安排学时学时第十四章法律演进A☆A讲授、讨论第十五章全球化与法律发展C讲授、讨论第四编法的运行1600第十六章法的制定B☆讲授、讨论第十七章法的实施B☆讲授、讨论第十八章法律职业C讲授、讨论第十九章法律方法A☆A讲授、讨论第五编法的价值1200第二十章法的价值概述B☆A讲授、讨论第二十一章法的基本价值B讲授、讨论第二十二章法与人权B讲授、讨论第六编法与社会1200第二十三章法与政治B讲授、自学第二十四章法与经济B讲授、自学第二十五章法与文化B讲授、自学第二十六章法治与社会建设B讲授、自学(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相结合以教师讲授为基础,适当采用学生研讨的方式,既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法学理论和知识,又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学研究的能力
(2)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结合在讲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尽可能引用相关的法律案例和社会事件来诠释抽象的法学理论
(3)规范教学与个性教学相结合要求教学内容必须与教材大致统
一、规范,但授课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体现自己的教学特点和个性
(4)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并适当板书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20%,平时成绩考核采用考勤或者课堂提问等方式;期终成绩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期终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80%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教材
2、主要参考书目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2张文显著《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3张文显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翁文刚、卢东陵主编《法理学论点要览》,法律出版社2001版5公丕祥主编《法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三版6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四版7朱景文主编《法理学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周永坤著《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第四版9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四版10卓泽渊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1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1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12[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2卷》,封丽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版13[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14[美正•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1、本大纲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2012、教育部高教司《关于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说明》2012年12月18日、《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法学专业本科指导性培养方案》版,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的
2、本大纲编写后作为教师授课、考试命题的依据。